善化路20号6号楼海军老干部退休后仍情系军队

2015-04-09 13:5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居民孙仰智、乌仲康正在展示舰艇模型。



  

善化路20号6号楼外观。



  善化路20号6号楼里住着一群“老海军”,退休前,他们都是师级干部;退休后,浓浓的海军情又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平日里,他们都互相帮扶,有事先替别人考虑,相处甚是融洽。“我们能有缘在一起安度晚年,我特别珍惜这份情。”4月1日上午,住在301户的孙仰智对记者说。

  新鲜事

  楼上住的都是海军和家属

  “我是1954年4月调到青岛的,当时是作为第一批成员组建驱逐舰大队。”今年84岁、老家江苏淮安的孙仰智回忆,“现在我家里还珍藏着当时的103号舰艇模型呢!”

  6号楼的居民都对海军怀有深厚的感情。“我每天下午都会到五中心(青岛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五管理服务中心)的阅览室看报,《人民海军报》《解放军报》《参考消息》是我每天必看的,我也会特别留心一些有关海军、舰艇的新闻。”今年83岁、老家浙江宁波的乌仲康说,“这几年国家的海洋事业发展得突飞猛进,2014年海军的驱逐舰就增加了好几条。”

  3月31日,看到中国海军护卫舰潍坊舰赴也门接华侨的新闻时,乌仲康激动地跑到孙仰智家里与他探讨,乌仲康告诉记者:“我特别激动,这是咱们国家的护卫舰第一次航行这么远的距离,以前只能跑到西太平洋,感觉国家真的扬眉吐气了。”“是啊,这也是海军建设史上的第一次,充分说明国家海军的强大,走向了深蓝,走向了大洋,我作为一名老海军感觉很自豪。”孙仰智说。

  宽心事

  天花板漏水,邻里互相体谅

  6号楼里的居民平日里相处和谐,在外人看来就如同一家人。说到家人,在一块住久了就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但最终总会和好如初,关系比之前更加紧密。2单元302的居民戚道华一家和402的居民周燕迪一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2007年的一天,3楼戚道华家的卫生间顶棚突然出现漏水的情况,“当时我们就自然而然地以为是楼上老周家的地板漏水了,结果两家人一起查看也没发现什么问题。”戚道华回忆道,当时她和老伴着急去深圳,就提醒周燕迪一家尽量不要在地板上洒水,他们会在家里放个水桶,等回家之后再修,“真的没想到我们回来之后,老周的老伴碰到我就跟我开玩笑说‘我的手洗衣服洗得疼死了’。”原来,戚道华夫妇外出后,周燕迪在家洗衣服都是用手搓洗,洗完后的水也是一桶一桶地倒进了马桶里,生怕造成楼下漏水,周燕迪临去南京前还嘱咐老伴:“你洗衣服别用洗衣机了,别让楼下漏水。”

  戚道华夫妇回来之后,周燕迪的大儿子便马上拿着工具到戚道华家修起了顶棚,“结果打开顶棚一看,根本不是老周的地板漏水,而是我们家天花板中有根管子的接口松了,这才导致了漏水。”戚道华愧疚地说,“我们还误会了老周,真挺不好意思的。”在一旁的周燕迪则安抚说:“没事,误会解开了就好,你看咱们的关系不是比之前更好嘛!”

  周燕迪感慨道,在一个群体中,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出现误会更是正常。“但我们邻里都有颗宽容的心,互相体谅、互相关心。现在,我们真的就是兄弟姐妹,大家在一起相处更加融洽,感情变得更加深厚。”

  暖心事

  怕影响邻居就挨个电话通知

  “说起我们这个6号楼啊,大家都是离退休干部,近二十年来,邻里之间相处靠的就是互相珍惜、尊重,还有相互之间的帮扶与包容。”孙仰智这样说着,大家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他继续说:“3月中旬,家住402的周燕迪修热水器,需要用电钻钻孔,她就挨个给每个住户打电话,提前说明这个情况,让大家都有个准备。这就是相互尊重的一个表现。”一旁的周燕迪听闻此言不好意思地笑道:“哎呀,这算什么大事。我就是觉得吧,住在这里的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有的心脏不好,如果不提前打个招呼,一下子有电钻声,可能会烦躁,所以我就给大家都打电话通知一下,让大伙有个心理准备。”6号楼的居民都觉得邻里相处这么多年,相互有个帮衬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虽然都是点滴小事,但是正是一件件小事最暖人心。

  “一点没错,以前我家老陈在的时候,老孙家装修的时候就是他给工人规定好工作时间,我家老陈心脏不好,但是人家家里装修是大事啊,可是整个装修下来,我们一点没觉得受打扰。”原来戚道华的老伴在世的时候心脏不好,家住对门的孙仰智要装修,他每天都严格规定工人的工作时间,就是怕影响她老伴的休息,“当对门邻居这么多年,他们总是处处照顾,真是和亲人一样,相处得很融洽。”戚道华说。

  温馨事

  美食互分享,邻居挂心上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头。”华罗庚的这句名言,常被孙仰智挂在嘴边,这也正是6号楼里居民互相帮助、相互帮扶的真实写照。74岁的周燕迪连续3年犯有短暂性脑供血不足,每到8月份便周期性发作,全身不能动。邻居无意中得知这一情况后,就不断有人上门慰问,孙仰智的老伴张淑琴还时常向她推荐效果好的保健品。“大家对我都格外关心,吃了邻居推荐的保健品之后现在身体状况确实好了很多,挺感动的。”周燕迪说。正像张淑琴所说:“自己健康是公德,传授健康是美德。”在邻居们心中,大家早已是一家人,相扶相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2014年,楼里家家户户安上了“爱心铃”,只要你有事,拉一下铃,就能立马连接到邻居家中。“我老伴去年生病住院,邻居们都挂在心上,因为我家的‘爱心铃’连通的是隔壁孙政委(孙仰智)一家,他还经常告诉我,有事拉铃就行,他家里一直都有人,随时能赶到。”戚道华感动地说,“孙政委的老伴知道我爱吃小豆腐,还专门做给我吃。每次家里做了包子、苞米饼子都会给我送来尝尝,感觉心里特别温暖。”时间长了,谁家做了好吃的总会给邻居们送去尝尝鲜,一起感受大家庭的团结与温馨。

  背景资料

  北海舰队师职楼

  善化路20号6号楼建于1992年,是北海舰队离退休师职干部分的福利房,居民在1996年陆续入住。6号楼一共有两个单元,每个单元高5层,一梯两户,一共有20户居民。楼内居民都是北海舰队离退休师职干部及其家属,所以大家都称6号楼为“师职楼”。楼内居民邻里关系融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链接]

  我们的楼座我们的故事

  楼座,是街道社区的一个基本单元,也是工作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楼座,见证着社会发展,也记录着沧桑岁月;楼座里,有普通的居民,也有感人的故事……你对社区哪些楼座比较感兴趣?你所在的楼座有没有故事?本报推出的《楼座》专栏,将探访每一个有特色,有故事的楼座,也欢迎居民朋友与我们讲述有关楼座里的那些人和事。联系电话:1380897407 0,QQ:578657135,邮箱zhuhainews@126.com。

  文/图 见习记者 于琳 记者 李晨 刘佳琪 刘婷婷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