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建筑垃圾再利用项目运行 推广缺政策支持

2015-04-14 08:00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每年可处理110万吨建筑废弃物,产生120万立方米再生混凝土,减少80% 的扬尘排放……近日,崂山首家建筑垃圾再利用项目运行。相比于以往填海和填埋等处理方式,显然对于环保有着诸多好处。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推广的过程中,存在没有政策支持的尴尬。

  “在建造高楼大厦的过程中,1万平方米的建筑物就会产生500吨到600吨左右的建筑垃圾,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建筑垃圾就会占地,如果处理方式不恰当,又容易导致环境污染。”4月13日,崂山区广联发混凝土有限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说。作为崂山区首家建筑废弃物再利用项目,该项目已经在崂山区发展改革局备案,近日将投入运行。

  查阅相关资料,城市信报/信网记者发现,2009年市南区、市北区(包括原四方区)、崂山区、城阳区产生的建筑废弃物超过1000万立方米。“目前,大部分的建筑垃圾是由地方建筑材料管理处来负责初次处理。而在此之前,处理方式主要还是填埋,填海无疑对居民的用水、海洋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在陆地填埋,那么埋1000万吨的建筑废料就要占地1万多亩,也不是一种环保的方式。”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我们国家建筑垃圾利用率不到15%,而在美国已达到100%。”城市信报/信网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每年可处理110万吨建筑废弃物,循环生产120万立方米再生混凝土,年生产再生种植土11万吨,减少80%的扬尘排放。

  4月13日下午,城市信报/信网记者来到了该混凝土有限公司,只见一堆堆的建筑废料放在车间旁,推土机正在往工作车间运。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建筑垃圾都来自钢筋混凝土废料、砖瓦,再就是石渣或者石块。全部都已经是废弃物了,如果不加以再处理,基本上没有什么用。进了厂里的建筑废弃物总共要经过两次粉碎,第一次粉碎后的废弃物直径大于5毫米,第二次粉碎后,废弃物的直径小于5毫米,然后放到这个口里。”

  机器转动后,破碎机张开了“大嘴”,工作人员开始“喂垃圾”。工作人员告诉城市信报/信网记者,为了减少扬尘的扩散,整个粉碎的过程都是封闭的。粉碎成渣之后,传送带直接送到搅拌机,搅拌十几分钟之后就可以进行包装,生产的整个过程不足1小时。“这个再利用项目的亮点除了能够变废为宝之外,就是粉碎过程的全封闭了,这一套除尘器就价值30万元,通过封闭和除尘,可以减少80%的扬尘扩散,可以说基本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环境的气体。”

  建筑废弃物经过这样的处理,中间添加水泥,直接制成可再生混凝土,用途和目前大部分建筑工地上使用的商业混凝土一样。“建房造屋一定要使用混凝土,特别是一些高楼大厦。生产的再生混凝土不仅功能和商业混凝土一样,而且价格持平,甚至更低一些,现在最担心收购不到足够的建筑废弃物。”

  咋不全面推广 缺少政策支持

  崂山区环保分局工作人员告诉城市信报/信网记者,作为全区首家建筑废弃物再利用的项目,如果在全区进行推广,那么对于全区减少扬尘排放,改善环境质量都大有益处 。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推广难?

  记者联系了崂山区城市管理执法局下的建筑垃圾处理单位了解到,目前,在建筑垃圾产生之后,是由施工单位负责处理,由施工单位将建筑垃圾运送到指定的填埋地点。一般是运送到山区进行山体恢复。

  虽然填埋和山体恢复对于环境来说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是“目前处理建筑垃圾,只能按照规定进行,如果指定那家公司,不仅没有法律政策的支持,其中也涉及到费用等问题,所以目前无法要求施工方到那家公司进行处理。目前为止,相关部门也只能呼吁施工方能够到这样的企业进行建筑垃圾的处理。”

  文/图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张鹏 实习生 莫权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