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破解"谁来种地"课题

2015-04-27 10:5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截至2014年,平度市农民合作社总数达到2309家、家庭农场3115家、经营规模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3500家,全市土地规模化经营达到7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6.9%。2014年,平度市利用农广校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平台,创新培育方式,共培育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法人、家庭农场主等7050人。2015年,平度市将继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那么,“谁来种地”的课题能否破解?记者带您聚焦平度新老农民。

  新农民队伍不断壮大

  春争日,夏争时,与往年不同的是,农田里的春耕人正越来越多地从老农民转变为更自信、更年轻的新农民,在东阁街道卢家村,村民于江河是个老农民,一辈子围着土地转。但他说自己也是新农民。于江河懂得烤烟技术,一开始租了村民的100余亩农田耕种,眼瞅着赚钱了,又租了近200亩的山地,成为村里第一种植大户。“怎么看我都是新农民了。”他说。

  作为一名技术型的农民,于江河属于新农民队伍中的本土能人。在农村,本土能人大多拥有一技之长,或者在乡镇、村委会任过职,接受信息快、能力强、有眼光、会挣钱。随着扶持政策不断向农业倾斜以及种地形势逐渐变好,本土能人纷纷加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行列,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主力军,并在各自领域大显身手。与于江河相似的种植大户官本光种植黄烟三年了,并开始黄烟育种,现在他承包的山头有400余亩地。官本光是河东马戈庄村的村书记,该村文书李涛也承包了100余亩土地,种植葡萄、土豆等,2011年成立青岛众惠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共有土地800余亩。

  “新农民”返乡带大伙儿致富

  新农民的另一类型是返乡能人。返乡能人大多经过商、办过厂,他们在政策影响和效益驱动下返乡,搞规模化种养或者农产品加工。由于懂市场、会经营、有胆量,回乡能人带来了新的经营理念和技术手段。崔召村40岁的种植大户杨乃健,曾经办工厂,2013年回村看到很多土地租不出去,决定不再外出,承包了30亩土地,建起6个设施大棚,专心做农民,种植香菇。杨乃健告诉记者,“现在种地有前途,今年打算再承包30亩地。”尹家村的贾新伟也一样,2007年放弃在东北的发展被村书记请回家乡来种地,如今他的农场规模虽然仅有12亩地,但养蘑菇产值高,忙得不亦乐乎。

  “像这样的人才或回到农村带着大伙致富,或者创新种植经营模式,是非常难得的,据了解,目前在农业方面有所作为,做得不错的,大多在35~45岁之间。”平度市农业局经管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如今,由于看到了农业发展的形势,国家政策的支持,不少从农村走出来、掌握信息全面的大学生也纷纷来咨询承包土地、注册家庭农场等,旧店镇下李园村的一名90后大学生将在父亲的支持下创业,打算在近郊租地,搞蔬菜、苗木种植。今后,耕地也将落入这部分人手里,对于一些没有资金的年轻人,可以先少承包土地,采用新模式,稳定下来。

  新老并存将有长期过程

  新农民队伍不断壮大,意味着老农民逐渐退出舞台。不过,老农民的退出情况迥然有别。今年42岁的王中平,家里有6~7亩耕地。过去他外出打工,爱人在家种地。2012年,他在平度市区买了房,主动把地租出去,夫妻都在平度上班。像王中平一样年纪还不很大的农民,一直是职业打工族,不过,多数进城安家的可能性很小,可回村种地的意愿和能力也没有,因此主动把地租出去,一来有份收入,二来为晚年留条后路。

  除了职业打工族,兼业农民大多也主动将承包地流转出去。他们平时外出打打工,农忙时回家忙几天。河东马戈庄村的李茂朋在新疆打工,家里有7亩地,平时由爱人和老人种,忙时他请假回来帮忙。但随着时间推移,选择流转土地的人越来越多。仁兆镇十甲村33岁的王绪冈,家里有4亩地,由于老人在家带孩子,夫妻二人都在镇上上班,没时间管理土地。2014年他把地租给了亲戚,每亩租金1000余元。在他们村,年轻人在家种地的不多,村民的农田差不多都租出去了。

  另一些主动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有的举家进城,有的年老随子女生活,有的条件改善已不需种地,还有的不愿种地。不过,整体上有劳动能力、思想保守、年龄在50~60岁之间留守耕地的老农民依然是多数,由于农机的普遍使用、农技服务的扩展、职业雇工的增多,农民们种地不再需要勤爬苦做,变得更加轻松。据了解,自2011年起,平度市流转土地占比呈上升趋势,能占到承包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多,尽管如此,“自耕农”还是大头。

  “自耕农”情况各不相同。一些种植经济作物、经济效益较好的乡镇,种地收入较高,农民愿意守着自己的土地。大泽山镇种植葡萄效益好,农户绝大多数愿意自己种地。仁兆镇作为蔬菜重镇,村民多种植蒜薹、大葱、圆葱等能带来可观收入的辣性蔬菜,明村镇种植西瓜效益不错,尽管瓜农大多50岁以上,他们还是乐此不疲。即便在崔家集、蓼兰镇等粮食主产区,自种农户也不在少数。蓼兰镇种植50亩小麦的王中光告诉记者,想租地的大户很多,但愿意自种的村民更多。此外,有的农户缺少技术,除了打零工,就靠种地增加收入;有的农户靠承包地供给全家粮食蔬菜;有的农户把种地当做了一种生活方式,种上地心里才踏实。

  种地效益好,“农二代”接班

  在南村镇瓦子丘村,48岁的刘美霞是该村最大的农场主,领办的蔬菜专业合作社流转了近500亩土地,村民都跟着她搞蔬菜种植,由于加入了平度菜篮子工程,合作社的无公害蔬菜专供平度中小学。刘美霞的儿子于坤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就跟着她种地,如今对电脑、蔬菜化验器材样样在行。“于坤打算去青岛农大学习合作社的管理以及蔬菜种植技术,儿媳妇也是大学生,为了回来帮忙,在大学专门学了营养师,拿了三级营养师的证书。”刘美霞说,“现在全家人一起搞农业,再过几年可以完全交班了。”

  在平度,像刘美霞这样的搭档已很普遍。多数专业大户都选择了让儿女“承父业”,一些大户甚至专门让孩子先去学习现代营销、管理课程。大泽山镇种植葡萄的高氏庄园名气不小,庄主高竹亭的儿子、儿媳妇一直经营着自家酒厂,女儿、女婿在葡萄庄园帮忙,前不久,儿媳妇王红还去北京学习了总裁冠军营销课程,为成为“牛商”做铺垫。在新型职业农民中,以能人为主的老面孔占有重要位置,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化解着今后“谁来种地”的难题,而一批有志青年特别是“农二代”的回归,将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

  事实上,决定“农二代”是否接班的因素有很多,但首要因素是种地效益。一些普通农户说,“农二代”跳出“农门”,逃出农村,种地赚不到钱是最主要原因。但一个规模种植户,即使以200亩的规模计算,扣除承包费、人工费等,一年纯收入至少7~8万元。“这样的‘农门’,年轻人都愿意回来。”东阁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朱先江说,“常规作物,只要有规模就能出效益。”平度市农广校校长王永立也表示,“农业不存在有没有人干的问题,只有挣钱不挣钱的问题,效益好,硕士、博士都会来。”

  种地效益不仅吸引了“农二代”,也吸引了更多新人加入。青岛百草园养生茶业有限公司老板付海丽2010年毕业于青岛德桥日本语学院,大学毕业后有机会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她喜欢挑战自己,“刚毕业的时候就想到过创业,但缺少资金,对发展品牌农产品没有经验。”付海丽告诉记者,后来得知平度市人社局在马家沟芹菜示范基地设立了“青岛市大学生农业创业园”,入驻创业园可以享受两年的场地补贴,场地的租赁费也不用交,她就申请并注册了公司。“有了农业创业园提供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我的心里就有了依靠,两年以后再迁出农业创业园时,我也有本钱扩大规模了。”付海丽表示。文/图 记者 张雪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