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筑成"生命线"滇缅公路 华侨归国当运输工

2015-05-29 06:0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90岁老兵杨永玉老人向记者捧出他视若珍宝的各种勋章。老人有几根手指伸不直,那是当年他朝日本人扔手榴弹后退不及时被炸伤的。



  

如今的滇缅公路路段。



  

叶晓东在纪念碑前向记者介绍南洋华侨机工的故事。



  

94岁的远征军赵德海(金昌)老人。



  抗日战争期间修筑的滇缅公路,是1940年6月滇越铁路被封锁、中断后,我国出海的唯一国际通道。它承担着抗战军用物资和经贸货物出口的繁重任务,被称为抗战期间祖国西南边疆的“大动脉”。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本报记者近日从昆明市西郊的起点出发,在云南境内沿着当年的滇缅公路进行探访,重新体会这条用血肉筑成的抗战生命线的温度。

  老弱妇孺修成生命线

  滇缅公路,是为了抢运中国政府在国外购买的以及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于1938年开始紧急修建的。它从中国昆明通往缅甸腊戍,再与那里的中央铁路连接,直接贯通缅甸首都仰光。当年,保护滇缅公路这条运输大动脉是中国远征军与日军交战的最终战略目的,在这条1100多公里长的公路周边战场上,先后有40多万中、英、美等国军人阵亡,而死难的中缅平民则有近百万之众。

  云南省许多博物馆都有滇缅公路的史料记载:1937年底,滇缅公路沿线近30个县的劳工约20万人被征集来建设这条公路,由于青壮年大部分都应征入伍,这些筑路大军中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分别有汉、彝、傣、景颇等多个民族组成。当时,他们没有先进的工程设备,就用大石碾等传统工具人拉肩扛,在专家们的指导下支撑着公路一路铺向前。1938年8月底,经过20多万人的艰苦努力,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的滇缅公路终于通车。随着日军进占越南致使滇越铁路中断,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成为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运输通道,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在二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大理市政协政史研究学者吴棠先生讲述了当时滇缅公路的艰难行车过程。以下关到宝山路段为例,货车正常行程要两天时间,头天歇宿永平。下关到永平122公里,行车时速只有每小时25至30公里。车过漾濞桥开始爬坡,山路弯弯曲曲如登天梯,中间歇气、加水,驾驶员累得大汗淋漓。

  云南许多地方山高路险,蜿蜒山间的路基有的只有四五米宽。迫于运输战争物资的压力,道路的汽车流量非常大,往往是排成一队前行,如果对面来车需要交会,筑路工和技术员则想尽了办法:在高山路窄的地段,在靠山的路上每隔几百米处就挖出一个“车窝”。所谓的车窝就是在山体上凿出一个空当,当发现有对头车驶来时赶紧鸣号,一方倒车驶进“车窝”,待对面车辆开走后才开出来继续前行。

  连行车都如此艰难,当初修建这条公路的难处更加可想而知。

  华侨归国争当运输工

  由于抗战时我国机动车驾驶员非常少,当时在滇缅公路开车的驾驶员几乎都是归国支持抗战的华侨。这些南洋华侨多数会开车,他们在腊戍可以领一部车开回国内,参加抗战军用物资的运输行列,这批爱国华侨就是“南洋机工队”。

  在云南省与缅甸、中印(史迪威)公路交会点畹町桥对面不远处的山上,矗立着高耸入云的丰碑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全身塑像也朝向滇缅公路方向。南洋华侨机工纪念馆馆长叶晓东先生的父亲,就是当年第九批回国参加抗日的一名华侨机工,奔波在滇缅公路上运输抗日物资,由于惠通桥炸毁后被阻挡在日本占领区,最终被日本军人抓住并活埋牺牲,那年叶晓东才出生三个月。

  “在南洋华侨机工纪念馆的纪念墙上,镌刻着3000多名华侨机工的名字,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生动感人的故事。”叶晓东先生指着纪念墙上一个名叫李月美的名字告诉记者,她是当年从新加坡回国参加抗战的华侨机工里面,唯一的女扮男装驾驶员,被誉为“当代花木兰”。

  有关滇缅公路的故事很多,故事中可歌可泣的形象也很多。只是多数都已不为公众所熟悉,仅仅在西南边陲一带依稀流传着。

  以发生在滇缅公路一带的松山血战为例,多次到松山考察的中国远征军研究学者戈叔亚介绍说,尽管目前有很多那场战争的亲历者,但留下的资料却微乎其微,对很多年轻人来说,这段历史就和它的发生地一样遥远和边缘。相反,松山战役幸存下来的10余名日本老兵,回国后发表了回忆录、战记、日记,有关于松山战役的书籍就有数十种。

  重走滇缅公路,铭记这段不应淡出的历史,这是戈叔亚对许多西南边陲到访者的心愿,也是本报记者此行的目的。

  94岁远征军老兵隐姓埋名定居边陲

  在滇缅公路沿途行走采访中,经常能遇到一些当年参加抗战的军人,这些耄耋老兵至今对战场上与日军的厮杀记忆犹新。

  松山,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腊勐乡。1944年6月至9月,为了打通滇缅公路,中日两国军队在这座大山里厮杀了近百天。中国远征军以伤亡7763人的代价,全歼据守的1300名日军。这次胜利意义非比寻常—— 这是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收复失地。

  在保山板桥镇福禄地村,94岁高龄的金昌老人颤抖着提到松山血战牺牲的战友时,突然落泪——“那些新兵死得太惨了,当时我就哭了……”

  老人原名赵德海,祖籍湖南,十六岁入伍。1944年6月,参加惨烈的松山战役,看到大量经验不足的新兵倒在冲锋的路上,赵德海头一次在战场上落泪、痛哭。“没有人不害怕,但大家依旧冲锋。”老人说,随着战事向西推进,他随着部队一路前行,芒市、畹町,直到在缅甸身负重伤被运送回国救治。

  伤好后,赵德海与其他几位战友回到曾经长期驻扎的福禄地村,他们对这个滇缅路边的小村有了依恋。解放后,由于不希望更多人知道他曾经在国军服役的历史,老人改名为金昌,隐姓埋名低调生活着。

  但是,每一个中国远征军都将那段历史铭记于心,也对自己曾报效国家、浴血沙场深感无上光荣。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在保山市龙陵县龙新乡大硝河村遇到的90岁老兵杨永玉,一生清贫简朴度日,但当他拿出一堆近年一些民间关爱组织发给他的各种勋章时,老人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意,仿佛手里捧着的是一大堆金子。

  文/图 特派记者 刘延珉(本报云南5月28日电)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相关专题: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滇缅公路 华侨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