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要终结地方法规单打独斗

2015-05-31 09:5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贺成

  6月1日,有“史上最严”控烟条例之称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将开始执行。最近几年,除北京外,为了加快控烟进程,为公众创造无烟环境,全国已经有十几个城市通过立法形式明确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控烟法规如何避免沦为一纸空文成为专家和公众关注的焦点。(5月30日《京华时报》)

  实际上,早在2014年11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就公布了《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作为第一部禁止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部分室外区域吸烟的全国性法规,这个送审稿不仅引起公众广泛关注,更意味着国家控烟立法已经提速,法规出台后,将覆盖全国控烟盲区。《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以高压态势一鸣惊人,其实不过是国务院法制办《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响应或者接力,严格意义上还算不上国家层面的法规。

  这些年,地方层面的控烟立法非常积极和主动,全国各地几乎都出台了控烟法规和制度。据统计,除北京之外,上海、天津、哈尔滨、杭州、广州、银川、鞍山、青岛、兰州、深圳、长春等大中城市实施了城市公共场所控烟条例。然而,从实际效果看,还是不尽如人意。这样的尴尬,暴露出地方法规单打独斗之短。因为是地方法规,缺乏国家法规作为监督处罚依据,具体执行以地方相关部门为主体,势必容易受到熟人关系、特权意识等因素干扰。比如,有公务员坦言,有的领导在自己办公室吸烟,谁又能说不让他们吸烟?

  换言之,如果早日结束控烟地方法规单打独斗,让执法人员执行的是国家层面的法规,像当前反腐败那样,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让权力不敢任性,让领导办公室也不是“控烟死角”,领导不仅不再是特权的代表,而是自觉不吸烟的代表。形成以政府为主体的推动格局,营造起“不吸烟从我做起”的平等氛围,让监督在公众之中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再辅以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审查许可、大幅提高烟草税等源头管控,何愁达不到预期效果。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控烟 地方法规 贺成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