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路的商圈与记忆:老字号、街边摊、里院

2015-06-23 09:3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街里,是老青岛人最为向往的地方,也是他们送给市中心的雅号。而街里的概念,除了中山路,还包括四方路一带。用用青岛地名、以及青岛周边的山东县市命名的道路,聚集着当年最为繁华的商铺,也给不少老青岛留下了深刻记忆。这里是中西两种文明碰撞的前沿沿阵地,更是集购物、娱乐、美食、休闲等一体的胜地,区别于中山路高档店铺的高冷姿态,这里到处散发着浓浓的市井气息,是几代青岛人心目中美美好生活的象征。逛“街里”曾是一种时髦,带孩子逛“街里”,那是大人对孩子的一种奖励。作为青岛人集体记忆的最核心载体,这里是老街,是菜市市,更是鲜活的生活剧场,它们记录着青岛市井生活和商业的变迁,留下名人走过的足迹。只是,时至今日,居住条件的落后让青岛人纷纷搬离,老楼墙体体的破败与凋零令人唏嘘……

  地标:里院、水龙池子、大茅房  

  1897年,德国人在青岛的土地上“划了一个圈”,称为华人区,因着大鲍岛村的原因,也叫大鲍岛区,四方路、芝罘路、黄岛路、潍县路一带就包含在里面。“这块区域是青岛文化商业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人尊严的象征,是青岛人寻找本地精神支柱的根据地”,青岛文史专家、《大鲍岛》一书编撰成员李明说。

  在形成“中国城”之初,这里的马路还都是石块路、土路,雨水冲刷之后,道路泥泞破败,建筑也是稀稀拉拉。形成对比的是一路之隔的中山路南端发展迅速,德式建筑拔地而起,高档的洋铺子用嘲笑奚落的目光注视着生活在底层的中国人。然而,不久之后,日耳曼人就见证了中国人力量的强大。

  青岛商会、三大会馆纷纷成立,逊清遗老也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方式展现了他们丰厚的财力,投资兴起,商号林立,当地的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这一带的马路不算宽敞,但较早地铺上了柏油,双轨车轮石路和道路街角的半径为6米的圆弧形建筑,是交通工具变化的象征。一座座里院也在陆续兴建,外表看似与西方传统街市相似,但内里却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围合成院落,形成生活空间。

  记者走进几所老里院参观,如今里院已经褪色,曾经的辉煌不再,居民也由当初多数的青岛人变为外地人的聚居地。最为知名的广兴里坐落在海泊路、高密路、易州路、博山路形成的口字上,是座商住两用的建筑,曾经生意好人气旺,最多时达到160户近500口人。历经100多年的风雨沧桑,也已经是老态龙钟,形容枯槁了,老住户越来越少。

  住在中国城,对老青岛百姓来说,最大的变化便是生活方式的转变,家里有了电灯,马路上有了路灯,用水也已经脱离了水井打水等原始的方式,改为公共用水。在黄岛路与四方路、芝罘路交界处有一块三角地,老青岛叫它“水龙池子”,有一排水龙头,在自来水不方便的时期,成为了当地商铺和居民的重要根据地,老百姓争相过来打水、洗衣、洗菜,张家长李家短也在这里发酵,孕育出浓郁的市井风味。后来,自来水入户,这里便成为了马路市场,逢年过节更成为套圈、打棋谱等游艺项目,以及拉洋片、唱琴书等文艺演出的集中地。这里也曾是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小时候最喜欢的地方,“我最爱听相声,没钱站着听,还有耍猴演小戏的”。

  另外,对冲水公厕还不太“感冒”的中国人也接受了位于四方路的“大茅房”,青岛诗人、《青岛符号》作者王音便曾专门撰文《恶之华:四方路大茅房》,讲述了茅房的变迁,“我最早是上世纪80年代来四方路一带的,后来又来过多次,对这个大茅房印象深刻是因为这里和台东路邮局一样,成为了人们碰头约会的地标”,王音在陪同记者重走老街里时告诉记者,“当年男女一起逛街,男的往往不愿意走,便在大茅房旁边抽烟,跟对象约定在这里集合”。据悉,甚至有商店在报纸上做大幅广告,上面不写门牌,而写成“四方路大茅房对面”。

  然而,市中心的转移让辉煌的四方路市场失去了原来的地位,虽然商铺同样林立,马路市场也摆满了街道两旁,不复昔日繁华,“在这里我已经找不到任何记忆”,王音说,他还记得小时候大姐夫给1元钱“巨款”去逛街时的兴奋,那么,当年的四方路一带到底有多繁华?

   商圈:老字号与街边摊的兴衰  

  让德国人始料未及的是,当德国投资进入瓶颈之时,大鲍岛华人区的发展突飞猛进,这里的繁荣和热闹让他们艳羡不已。

  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四方路一带商铺鳞次栉比,近日,记者从青岛市档案馆存的各种商会会员登记册中找到了商铺的信息:名称、主业、地点、人数、经理名字等,根据店铺的资产额从50元到上万元不等,有的是财大气粗的老字号,有的则是家庭作坊的小本买卖,它们互相穿插其中,和马路上的摊贩一起,书写着穿越四方路百年的商道密码。

  这片商业重地当年划分明确,和天津路的客栈一条街、济南路和莘县路的土产一条街齐名,海泊路是鞋业一条街,30余家南北不同风格的店铺,经营者有本地人、山东人,也有南方人,这些鞋店从做鞋、成品、销售一条龙,量脚定做,送鞋上门,而且可以赊销,年节结算,顾客多为富贵人家。

  四方路商铺品种多样,可谓百货街,而到了年节则变身为传统的年货一条街,鲁海告诉记者,四方路周边的年货“从‘腊八’开市一直到农历三十上午,每年学校考完期末考试,我和同学们兴奋地大叫放假啦,然后一身轻松地跑到四方路玩”,有时候他还得陪着母亲来提年货,如章丘大葱等,“芝罘路是菜市,四方路有一段是锅碗摊,有一段是布衣市,易州路是水果市,博山路是年画、春联市、潍县路上是文具摊和书摊……”

  热闹的市场上叫卖声不断,曾经惹得附近的小学抗议,据1947年12月《青光报社》刊载的文章《三千小学生读书受菜饭叫嚣影响》称,济宁路私立培基小学校长姜泰亭、四方路三江小学校长赵海良、芝罘路岭南小学校长黄一文联名抗议四方路一带的摊贩,政府决定交给摊商管理会办理。

  虽然同样有众多商铺和露天摊位,但黄岛路曾经还有一项特殊的生意。记者在王音的带领下,穿过热闹的市场,踏进了一个大院,“这里就是著名的平康五路”,王音的话让记者一惊,平康五路是当年著名的妓院。黄岛路上有一等妓院天香楼,二等妓院平康五里,三等妓院乐康里和宝兴里。当年妓院的税收是国民党政府的一大税源,那些不愿意被税收剥削的妓女则成为站街女,她们集中的院落被称为野鸡院。这个大院的建筑很有特色,是摄影家钟爱之地。“这里的青岛土著居民已经没多少了,大都是外来打工者”,王音说。院里栏杆上搭着各色衣服被褥,市民站在门口可以望见几乎所有的邻居,他们你一句我一句闲聊着,殊不知,几十年前,这里是灯红酒绿的生活场所,也演绎着逼良为娼的悲剧。

  一切都在青岛解放后发生了变化,市场的公平和残酷让很多商铺或发迹或倒闭,新商家取代旧铺子似乎很自然。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四方路商业地带的重新崛起,沧桑的广兴里也再一次被形形色色的饭馆小店、林林总总的商店商行所包围。靓妹酷哥开着宝马专程来吃马家拉面,成群结队的学生到生意火爆的秦晋小吃吃碗刀削面,食客每天把‘佳佳’快餐店挤得水泄不通,辣妹们时常在几家服饰店里转来转去……”王音如此形容。

  只是后来的市井气已经不能和上世纪30年代之前的商贾相提并论,在李明看来,当年华人精英的离开使这里已不再辉煌,“从上世纪30年代中期,这些精英人才就陆续迁往齐东路和八大关一带,甚至离开了青岛”。四方路一带的购物、餐饮、洗浴、娱乐的中心慢慢失去了光华。

  烙印:人物春秋与历史风云   李明所说的精英人才指的是青岛商会首任会长、齐燕会馆发起人之一傅炳昭、东莱银行董事长刘子山、逊清遗老赵尔巽等人。他们财力雄厚,在四方路一带不仅拥有名望,而且拥有大量房产,如赵尔巽拥有高密路、天津路、海泊路上的大片房产,是这个华人聚集区首屈一指的大人物。由于大鲍岛区有齐燕会馆、广东会馆、三江会馆三大会馆,因而停留过的大人物不计其数,如三江会馆会长丁敬臣、青岛总商会会长宋雨亭等。“1912年,孙中山还曾在广东会馆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李明说。

  著名商人在这里上演着一幕幕商界传奇,一些名人也用自己的方式留下他们的踪迹。平度路上曾经有刘子山1924年建设的京剧大戏院青岛新舞台,后来叫大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葛飞]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四方 老字号 街里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

商讯

公告>

楼市动态

更多

频道推荐

山东 | 青岛

互动

社区 |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