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创业路上,需要的不仅仅是成功的偶像,更需要借鉴一些失败的经验。每个创业者都是在创业路上摔摔打打走过来的,7月5日下午,在“车库咖啡”的创业故事分享会上,岛城创客王培亚、薛铮分享了他们创业中曾经的失败故事。
开电商8个月赔了80万
老家泰安的王培亚是一名80后,高中时他曾经是年级文科的前三,由于高三下学期患上鼻窦炎导致成绩下滑,无缘名牌大学。但他没有被高考失利击倒,大学期间社团、电台,都有他的身影。毕业后,他凭借大学期间练就的资本,成功入职“美的”这个大企业,并逐渐成为这家企业的电商经理。
有了一定经验之后,王培亚选择独自在电商领域创业,但是第一次创业很快就败北,公司运营了8个月就损失了80万,元气大伤。这让他对创业有了深刻的认识:成立公司后,就不是再像做小买卖一样,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考虑。2014年,王培亚回到青岛,他不断参加一些创业比赛来锻炼自己,并积攒了一些人脉。生鲜食品由于配送困难等原因,不被电商企业看好,但是王培亚却看到商机,通过众筹创业模式做起生鲜电商创业项目。不过,这次创业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王培亚通过不断摸索,现在项目已经越来越成熟。
盲目扩大规模不堪重负
大学毕业已经十年的薛铮,他的创业故事有很多也值得与大学生一起分享。第一次创业他和合作伙伴看好了生鲜电商项目。当时他们三人在市南区的大尧三路开了一个线下的门头,一开始做的时候,由于菜品价格贵无人问津,慢慢地他们三个年轻人放下身价跑到菜市场做推销,刚刚有点起色时,其中一个合作伙伴因家庭原因,他退出了这个项目。
不过,这个项目他继续做了下去,后来得到了1000万元的融资,项目迅速起色曾经被媒体广泛报道。只是和很多企业一样,企业一旦壮大之后就想扩大规模,但是企业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也增大了生鲜配送的物流成本,加之当时投资者对企业的撤资,企业在短暂辉煌之后迅速沉寂。之后的薛铮又曾在生鲜电商领域开始第二次创业,但这次创业也是无疾而终。不过,薛铮在创业中没有气馁,他已经开始再次创业。他在市北区红酒一条街上有一家酒类直供店,是1919酒类商城的线下体验店。不足300平方米的空间,陈列着2000多种酒水,开业五个月,营业额就达到300多万元。
创业需要不服输的基因
岛城创业大学生中,很多都有着失败的经历,青岛大学的周一(化名),2013年曾经尝试做一个APP“高校助手”,当时已经找团队开发出了软件,但是在推广时发现,发现软件一开始的市场定位就有问题,大学生对这款APP的兴趣并不大,最后周一只能放弃。杜洪慧是2014届青岛市大学生创业精英BEST计划冠军。杜洪慧毕业之后先是在外贸行业创业,由于找不到市场销路等原因,第一次创业失败。有了失败的经验,现在,杜洪慧经营的青岛新视界网络有限公司向移动支付领域发展,成功签约腾讯成为财付通华北区域唯一服务商。上周末,与维客集团成功开展了手Q支付满减活动。
“100个创业者99个会败倒在路上,何况作为大学生创业者,那为什么还要创业,因为我们要改变现状,我们年轻人身上有一种不甘于平淡的创业基因。”王培亚表示,创业的失败从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财富,败而不馁的人才是真正的创业者,因为他身上的创业基因最强大。
记者 张同顺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