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在青推行奴化教育 麻痹"顺民"神经(图)

2015-07-24 14:21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日本神社”、“忠魂碑”、鼓吹中日亲善、有良心的中文报纸被迫停刊……日本占领青岛期间,通过教育、文化宣传对中国人进行奴役,还通过创办学校、监管中小学,试图长久控制中国人的思想,使中国人成为服从其统治的“顺民”。即便是在日本人创办的 “军校”里,中国学生学着一样的武士道,但仍被日本人骂为“亡国奴”。抗战胜利后,“青岛神社”被青岛人捣毁;解放后,“忠魂碑”成为中山公园里的铺路石……

  宣教机构

  宣抚班:鼓吹“中日亲善”

  宣抚班是日本陆海军的一个直属机构,1938年日军侵占青岛时建立。根据青岛市档案馆的馆藏历史资料记载,这个班的所谓“宣抚”人员叫“宣抚官”,穿日式军服、大马靴,袖章上是白底红字 “宣抚”。这些人绝大部分是从伪满学校培养出来的精通日语的中国人,他们到处开会讲演,对人民进行奴化教育,如同现在的“传销”一般。他们在各处举行展览会,展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以来 “中日亲善”的照片,宣扬他们侵略战争的 “战绩”。他们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任务,就是到处注意搜捕 “反满抗日”的人,经常随随便便把无辜者投入伪警局或宪兵队。

  令人气愤的是,他们通知,过去国民政府所发的任何证件都无效,都要到宣抚班换领印有红黄蓝白黑五色“国旗”的新证件,只有这种新证件,才能在各种场合有效使用。如果拒绝换领,一旦被查,不但没收原件而且还要受到严厉处罚。当时市民既不愿去换,又怕以后查出来惹祸,于是把一些大、中学生毕业证书封固后掩藏起来。对其他奖状一类证件,觉得用处不大的,就干脆烧掉,免除后患。

  宣抚班另外一个和市民打交道的工作,就是发放“旅行证”。在沦陷之初,不论乘火车、汽车、轮船离青外出,都要到黄县路1号申请办理“旅行证”。申请人要写明姓名、年龄、籍贯、职业、住址、事由、去处等,经他们批准后发证,凭证购票乘车,可以说具备了 “良民证”的一些功能。而办证的过程中,他们就可从中向市民敲诈勒索。办证时他们会提出一些别的问题来故意刁难,如问属相、问宗教信仰,一时回答不出,就拒绝发证。1939年,宣抚班并入新成立的“新民会”,乘船证明改由伪警察特务科发放。到那里去办证,就像上阎王殿一样,一些市民为避免是非,只好托人求情,请客送礼。

  新民会:强迫市民“献铜”

  据当时的《新民报》刊载,青岛新民会的主要工作是:发扬新民精神以表现所谓“王道”;实行“反共”、复兴固有文化道德,主张和平建国;振兴产业、改善民生;善邻友好,建设东亚新秩序。而实际上,新民会是统治中国人民,攫取民间利益的官方组织,除了宣传教育外,在日军最后的挣扎中,起到四处搜刮财物的作用。

  新民会积极配合日伪进行欺骗宣传,统治中国人民。如历次“治安强化运动”,他们都在广播中、报纸上大谈“剿共”的重要意义。因为日本制造武器弹药需要铜,新民会就通知市民“献铜”,每户至少一斤。担任伪市长的姚作宾甚至把自己的铜床拿出来,一般住户则被逼得到处搜寻,门把、箱屉活页,凡是铜质的东西,都卸下来交出去,不够就要到破烂市高价收买。

  日本祭祀

  贮水山修建“青岛神社”

  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时就开始在贮水山修建“青岛神社”,在中山公园修建“忠魂碑”,为在本土以外死亡的日本军人 “招魂”。1938年日本再次占领青岛后,青岛神社和忠魂碑再度兴旺,到日本无条件投降,前后存在长达30年之久。正是因为这段历史,老青岛人习惯把贮水山称为大庙山,据说这是日本在海外建的最大的一个神社。

  为了探寻这段历史,记者专程采访了文史专家、有青岛历史“活字典”之称的鲁海老先生,他回忆说,日本第一次入侵青岛时,将大量日本人移居到青岛,还将60余条主要街道名称改为日本地名,建立青岛神社,是为了纪念在战争中阵亡的日本军人,但却从各方面侵害了中国人的利益。每年10月7日,他们还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和庙会,中国人对此都是冷眼相看。

  “青岛神社的布局同日本国内的神社一样,内部构造和外部设施比较复杂,其实,那个时候并没有限制中国人上山,但是根本就没有中国人愿意去,实在是一段屈辱史。”鲁海说,为了防止“不恭”的事件发生,日本人还特意在牌坊旁边立了一块“车马止”的牌子,提醒进出大庙山的行人注意:不能骑马乘车入内。

  青岛人捣毁日本神社

  在修建青岛神社的同时,日本人还在旭公园(今中山公园)为占领青岛的阵亡官兵建了一座“忠魂碑”,与之遥相呼应。忠魂碑在公园东北山腰处,通体用大块花岗石垒成,高7丈8尺5寸,护以石栅,前面敞开,碑前有3层石阶,各14级。这座碑其实是一座石塔,碑中间有一孔石龛,以供参拜上香之用。与青岛神社不同的是,到这里来参拜的不仅有日本人,还经常强拉中国的中小学生来行礼默哀。不难看出,这座碑是青岛神社的附属设施和分会场,两处实为一体。

  1922年,中日两国政府就收回青岛进行谈判时,日本代表要求保留的11处日本居留民团财产中,青岛神社和忠魂碑就占了两处。1938年日本再次占领青岛,青岛神社和忠魂碑再度兴旺,到日本无条件投降,前后存在长达30年之久。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拟将日本神社作为“忠烈祠”,纪念抗日牺牲的将士。但久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奴役的青岛人,群起捣毁了日本神社。后来,青岛神社内的建筑物陆续被拆除,两侧的樱花树也被伐除,改种雪松。另外,国民政府没有拆除忠魂碑,竟将碑体上的“魂”抹去,改为“烈”字,“忠魂碑”就变成了“忠烈碑”,里面放上国民党在抗战中阵亡将士的灵位。此举受到青岛人民的质疑和反对。直到1949年青岛解放后,忠魂碑终于被拆除,而那些建碑用的上好石料,被用来铺设下山的台阶和公园内的山路,方便游人行走。

  

相关阅读

奴化教育 顺民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