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名本科生等参加历史科学大会 展示青年风采

2015-08-29 07:1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8月27日上午,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大二学生考舸在一场题为“记忆中的海洋”的圆桌会议上,用流利的英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让在场的中外学者拍手叫好。“这是我第一次站在国际舞台上做报告,场面如此正式,让我非常激动。”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本届历史科学大会上,像考舸一样的学生绝非个例。此外,大会还专门设置了研究生墙报交流环节,让青年学者在专家面前接受评议,展示自己的成果。

  导师鼓励她上台

  27日上午,来自国内外的历史研究学者就“记忆中的海洋”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来自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的Michael North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孙立新教授作为召集人,首先发布了研究成果《作为记忆场域的海洋》。

  当天,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修斌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贾珺作为评议人,对报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随后,一名年轻人走向讲台,开始用流利的英文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场的学者中年轻学者屈指可数,这位年轻人上台让在场的学者很感兴趣,等到发言完毕,学者们都为她鼓掌。

  会议结束后,记者采访了这位年轻人考舸,她今年只有20岁,是北京师范大学一名大二学生。“贾珺是我的导师,我是在他的鼓励下上台的。”考舸告诉记者,在当天的会议上,贾珺老师用英文介绍了她,并且请她上台发言。“我得知学生可以参与的时候比较晚,所以没有提交论文,只是申请注册来参加会议。”考舸告诉记者,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做正式的报告,她还是有些紧张的。“我之前也做了充足的准备,包括练习用英文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考舸说。

  首设研究生墙报展

  和考舸一样幸运的年轻人还有很多。记者了解到,本次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共有470名在校生注册,其中本科生120人,全部为中国学生;研究生350人,中国学生318人,外国学生32人。“最终到会的人数为201人,其中,本科生有46人,研究生155人。在155名研究生中,中国学生140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本届大会举办期间特别安排了“研究生墙报交流”环节,给年轻学者一个展示成果的舞台。山东大学的韩朝建老师是本次展览的组织者之一,他告诉记者,展览者有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共52人,其中国内研究生39人,国外研究生13人。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8月27日晚间会议中设置了青年墙报研讨会,题目是“全球联络:下一代”。据韩朝建介绍,2014年11月,张荣校长在一次关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筹备工作会上建议组委员设立专门的学生墙报展,并对优秀墙报给予奖励,以鼓励更多年轻学生参与大会。这一建议得到国际历史学会和中国史学会的赞同。因此,本届大会设立了研究生墙报展。

  记者了解到,部分国外的研究生同时参与了普通墙报展与晚间会议的展览。去掉重复者,总计有57位作者,共58篇墙报参展并参与评论。据悉,27日晚间的展览设有评论员,在所有的展览中,评选了10位优秀学子给予奖励。

  今年23岁的高军非常幸运地参加了本次的墙报展览。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份他即将进入山东大学考古系读研,符合研究生墙报参与者的筛选条件。在山大读本科期间,他曾经去荷兰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交流学习,写过一篇题为《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铁质铠甲的比较研究初探》的论文。这次墙报展览,他就是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论文修改了很多遍,墙报也修改了很多遍。”高军说,墙报可以说是论文摘要的扩大版,包含序言、结论、参考文献等内容,还需要图文并茂,让人一目了然。“以前从来都没有接触过墙报,指导老师给了很多的帮助。”

  高军说,墙报的展览和评论是大会固定设置的项目,但以往从来没有研究生的作品得到评论,“有专家学者就我的墙报进行了提问,也给了一些好的建议,这让我非常激动。”作为一名学生,高军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也非常用心地进行了准备,“让我很受启发,非常感谢给我这样的机会。”本报记者 郝园园

  国际历史学会副主席皮姆•邓波尔:

  喜欢儒家思想

  汉字非常漂亮


  半岛都市报8月28日讯(记者 郝园园)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接近尾声,不少专家学者表达了对这次会议的感受。28日,国际历史学会副主席皮姆•邓波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对颁奖晚会后的表演印象深刻,“里面有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介绍,这能够让外宾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个很好的了解”。同时,皮姆•邓波尔坦言,整个会议的接待和各项服务都非常贴心。

  “表演中有非常好的鼓乐,还有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介绍。以孔子为出发点,介绍了他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关系。”皮姆•邓波尔说,他很喜欢孔子的思想,对孔子最大的认识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参加的所有会议中,皮姆•邓波尔对《国家认同和世界遗产》这个议题印象深刻。“这个是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管理的议题,一位中国学者谈到了五台山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也讲到了其中一些问题。”皮姆•邓波尔说,实际上世界也共同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如何让游客看到文化遗产,又尽量避免遗产不遭到破坏,是值得讨论的。”

  皮姆•邓波尔是荷兰人,曾经在2007年来到中国一次,对中国的汉字非常感兴趣。“文字是任何文化里都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觉得汉字非常漂亮。”他说,会议期间有书法展览会,他还特意去参观了。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学生 国际舞台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