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山路36号非常特殊,一是因为门口悬挂了三个名人故居牌子,实属罕见,二是因为这里曾经居住过多位知名教授,天下遍桃李,师者尽流芳,他们为青岛的教育事业留下浓重的一笔。
探访鱼山路之前,笔者不知不觉先来到了黄县路上。青岛老城区的路美,美在曲与瘦,少有笔直宽阔,并非通衢大道。黄县路便是如此,它淹没在德式建筑中,甚是不起眼,老舍的到来则让这条小路散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好客的老舍在这里接待过车夫,因而完成了鸿篇巨制《骆驼祥子》,也是骆驼祥子博物馆的由来。顺着故居往里走,往右拐弯,走一段路程,便到了黄县路7号杨振声故居,他们在这里落脚当然和附近的大学不无关系。一座校园聚集了国内名流,也留下了喝茶谈诗、煮酒论文的佳话。这并非重点,重点是杨振声故居门前有一个单侧石桥,据悉是德占时期德国人在此修建的,北侧已被拆除,只留下了南侧部分,如今算来已有百年历史。
在房屋林立的小路之上,为何有一座小桥呢?
这就引出了青岛的一条河流——青岛河。小河如今已经消失在青岛版图之上,只留下了一段沟渠任凭吊,相信大多年轻的青岛人并不知道青岛河的模样,我们只能从老照片中窥探一二。据悉,青岛河曾经是一条季节性河流,青岛山草木葳蕤,当时在山的西麓有一股常年不断的山水沿着一道遍布林木的沟壑顺山势而下。这股山水在沿途又承接了信号山、福山、小鱼山的部分来水,汇成了一条小河,在拐了几个弯后,最终经过“老衙门”门前流入大海,全长不到5里。小河两岸风光迤逦,景色宜人,后来,在房屋建设过程中,河流逐渐被填平,只留下了黄县路与黄县支路交界处的一小段。
时光倒流,我们把视线转向一百年前,日德战争之后,日本厚颜无耻地取得了青岛的占领权,随即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上修建日式建筑,以供渗入青岛的侨民居住。同时,为了巩固统治,他们在青岛修建了日本东洋拓殖株式会社,日本中学,日本商业学校,日本寻常小学等各种机构、学校。
机构建成,那么职工居住地点便作为配套设施开始兴建。虽然,现在人们已经把青岛河遗忘,但当时的日本人却看中了这里的环境,由五座小楼组成的大院便应运而生:小巧的绿色屋顶,红色的木窗,米黄色墙面与赭红色装饰线条搭配协调,精致典雅。但是,这里到底是东洋拓殖株式会社的职工宿舍楼,还是日本中学抑或日本商业学校的教职工公寓?目前说法尚未统一而档案中相关记载少之又少,因而,大院兴建时间也就难以确定。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座大院在山大复校以后,作为山东大学第一公舍,曾是山大教授的落脚点。门口,三个醒目的名人故居牌子,让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童第周,陆侃如、冯沅君夫妇,束星北,这四位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与寓居青岛的“候鸟”名人不同,他们都在青岛居住了10年以上,为青岛的教育事业沥尽心血。其实,除了挂牌的这几个人,还有他们: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戏剧家丁西林,山大外文系教授方未艾,方未艾的朋友萧军还曾带着儿子萧鸣于1951年来到青岛,住在方未艾的家中。
当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青岛山大周围来往无白丁,穿梭在鱼山路、大学路上的每一位教授,都在国内赫赫有名。这归功于山大校长赵太侔。1946年山大复校,赵太侔四处奔波,向美军要校舍,写信诚意聘请教授,并将鱼山路36号和合江路1号作为山大的第一公舍和第二公舍,让这些教授栖身在风景秀美的别墅中。其实鱼山路36号大院的大门最初开在大学路5号,由于青岛河的缘故,如果进门需要跨过一座小桥,上几级台阶,不甚方便,所以才在鱼山路上开了院门,沿坡而上,便是山大校门。其他门口逐渐被墙面围拢,在周边游人如织的噪杂中,形成独有的静谧。
如今,院子里住的大都是中国海洋大学的教职工,他们继续着老山大教授孜孜不倦的教学风范,传承师道,培育栋梁…… 张文艳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