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晚,拜泉路22号楼的居民回家时发现找不到门了。整个单元门被如山的杂物封得严严实实。原来,住在该楼的一位83岁老人拾荒成瘾,杂物堆满了整间屋子,进屋都得一路攀爬。8日下午,在家人、社区、街道反复劝说下,老人终于同意清理杂物。初步统计,老人屋内所有的杂物总重超20吨,小区物业找来20人队伍协助清理,预计将于10日上午完成。
晚上回家,门“不见了”
8日晚10时许,市民王先生向本报反映了这一“奇观”。据王先生称,当时他正准备回家,结果在拜泉路上发现22号楼“没了”。“我们这边晚上照明不大好,这个22号楼正好在3个楼座最中间,我从院门口拐进来一看,3个楼变成了2个楼,中间一个门直接被废品堆封死了。”
记者当晚来到该单元楼看到,居民楼北侧单元门前堆了一座数米高的废品山,废品山从零楼一直堆积到2楼窗户处,通往单元门的过道上也全部堆满废品,破衣烂衫、锅碗瓢盆应有尽有。所幸,该楼南侧还有一个出入口,居民仍可以进出。
老人攒废品成“习惯”
一位居民见记者拍照,掩着口鼻向记者抱怨,称这些废品全是从该楼一户老人家里清理出来的。据该居民介绍,老人80多岁了,拾荒成瘾,每天早上出门捡拾杂物废品,然后堆放在家里。长年累积下来,老人家里堆的满满当当,外人根本就进不去。
据海伦路街道办事处城管科杨科长介绍,这位老人一直嗜好捡拾废品堆放家中,废品堆积如山,室内难以下脚,气味四散难闻,严重影响了楼上邻居们的正常生活。近年来,街道城管科、社区及物业公司针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多次上门耐心地做老人思想工作,期间也取得了徐大爷的理解,配合街道进行过多次清理,但因其习惯难改,收藏废品现象一度出现反弹。
20人队伍一天清了一半
据介绍,“创卫”复审迎检以来,海伦路街道的工作人员又多次上门与徐大爷及其儿子进行了反复交流沟通。8日上午,经过多方面多次耐心劝说,老人终于同意清理杂物。然而当保洁人员开工后才发现,老人收集的杂物数量之多远超他们想象。为了尽快清理,工作人员将杂物从走廊窗户扔到楼下,小半天功夫,楼下废品已经堆成了山,将单元门牢牢封死。
9日上午,据直接负责清理工作的小区物业负责人于经理介绍,他们组织了一个约20人的清理队伍,从8日中午开始集中清理,目前清理出的杂物近10吨重,这只是其中的一半。本报记者 景毅
■专家
可能是器质性精神障碍表现
“老人精神不大好,他们家里人也很头疼,这么多年邻居我们也很了解,老人精神头好的时候,我们劝他他也听,但第二天还是会往家里捡东西。”一位邻居说,希望这次清理工作能保持的时间长一些。
据老人的老伴透露,老人精神方面确实不太好,偶尔还会出门以后不回家,多亏孩子们都很孝顺,发现异常后赶紧找,没让老伴出过什么危险。对此,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孟祥军分析,老人的行为应该是一种器质性精神障碍或者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表现。 本报记者 景毅
十多年来拾荒成瘾,之前还清理过两次
杂物成山距房顶仅一尺
没法走动只能靠爬
9日上午,记者来到老人家中,此时老人正在卧室里收拾东西,老伴则在厨房给他准备早饭。记者看到,尽管楼下的废品已经堆成了山,但老人屋里仍有大量杂物,客厅、卧室甚至连厨房里都堆放着杂物,屋内气味相当难闻。
据了解,老人姓徐,今年83岁了。徐大爷有些耳背,听不清记者的询问,应了两声后回到卧室继续收拾东西。“这个还要吗,这个留着吧?”老人每往外清理一件东西都征求一下老伴的意见,老伴则一直摆手,示意他统统不要了。
据徐大爷老伴张大娘介绍,老人自十多年前因为种种原因有了往家里捡东西的习惯,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出门,看到什么都往家里捡,时间长了,家里被这些杂物填的满满当当,家里人因为这件事没少劝他,儿子还专门花钱找人清理过两次,但每次清理完没过多久,他又一点点攒起来了。据海伦路社区居委会赵主任介绍,老人家里杂物最多时,杂物堆距离房顶只有一尺的空间,老人在屋里走动都得一路攀爬越过这些杂物堆。 文/本报记者 景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