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带潮假期消费 市民用手机玩转十一

2015-10-03 07:0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出游不找旅行社了,逛街购物不掏钱包了,连吃饭排队都能用软件解决了——听起来是不是很新鲜?其实,这正是“互联网+”模式下,岛城市民的黄金周新潮过法。十一假期,本报记者调查发现,伴奏着手机智能化,市民的假期消费从结构、方式到渠道,早已今非昔比,除了网络购物之外,又有很多新潮的消费方式逐渐时髦起来。

  出游,年轻人偏爱OTA

  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让无数人都有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梦想。过去一提外出旅游,首先要找的是旅行社,然而时过境迁,如今大批年轻的游客更喜欢选择OTA模式。

  OTA指的是在线旅行社,“OTA完全是自助式的,是以‘我’的意愿出去玩,这比跟旅行社自由多了。”岛城市民徐颖刚跟老公去了塞班,她告诉记者,出行之前也曾去旅行社打探过价格和路线,五天时间,平均一个人7000元,“我当时想起了途牛的广告,就下载了比比价格,跟旅行社同样的产品,价格在四五千元,便宜啊!”

  说起这场OTA出游体验,徐颖赞不绝口,“首先没有强制购物,而购物可是旅行社必不可少的项目。另外,时间和路线上自由度高,享受的导游服务也不比旅行社差。

  “手机智能化以后,OTA模式吸附了大批年轻旅游爱好者。”从事OTA模式酒店环节的单经理分析,与传统旅行社相比,OTA成本低,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在一个平台上,从机票、酒店、景点甚至到当地打车、租车、回程后的攻略分享等全搞定,对消费者来说,出游没有顾虑,还社交化;对商家来说,上下游衔接发展,各得其所。”

  逛街,电子支付受宠

  往年黄金周,岛城各商圈销量最好的是换季服装、秋冬床品、家用电器、生鲜果蔬,如今,市民更愿意通过网络购物获得这些商品,假期逛街,更多的是感官体验式消费,比如看电影、喝咖啡,以及智能家电、亲子娱乐等项目。

  2日,记者在香港中路多处购物中心看到,餐饮娱乐区的消费远比服装百货区要活跃,市民支付方式也变了。“出门基本不用带钱包,一律电子支付。”市民禚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2日当天的消费记录——上午10时出门,滴滴打车,微信支付;中午跟朋友吃饭,用糯米团购了餐券,跟饭店面对面手机支付;下午看电影,淘宝电影提前选座订票,支付宝支付;中途买了一杯咖啡,扫描咖啡店的二维码,微信支付。

  “只要保证手机有电、有网络,就不用带钱包,一来不用担心被偷钱包,二来省钱了还超有成就感。”在校大学生田帅说。

  各种APP爽了“懒人”

  路上都是车,景点都是人,许多市民特地避开了假期的“堵”,选择在家里度过轻松的黄金周。千万不要觉得这样会很无聊,“懒人”们早就提前下好了各种好玩的APP,不出游照样玩转黄金周。

  “这是叫外卖的,下单后饭就直接送到家了;这是叫快递的,懒得动弹,就下单收寄快递;这是排队的,想吃好吃的又拍排长队,就用这个软件排号……”当市民唐小姐将手机里的各种软件向记者一一展示时,记者不得不感叹,“太会玩了!”

  最奇特的,是一款名叫“美味不用等”的排队软件。“很多饭馆都要排长队,等一两个小时都有可能,用软件预约抽号,它会时时告诉你前面还有几个号,觉得差不多快到自己的时候再出门,就省得干等了。” 本报记者 王媛

  思考 觅商机,传统商业应转型

  自从马云将一种叫“淘宝”的东西摆在国人面前,传统商业手中捧得的一碗厚粥就彻底被打翻了,电商冲击,已经成了大商场伤心颓势的一致理由。实际上,消费方式越是不断出新,传统商业就越该寻觅新的商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岛城部分传统商场,已经开始大胆尝试电子支付、二维码扫描等新模式。李沧商圈一家老商场,开通了电子钱包,连买块猪肉都能电子支付。但也仍有一些商场,依然守着传统消费模式,搞促销、拼打折,显然,单纯的价格让利已经很难勾起消费者的欲望了。本报记者 王媛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互联网+ 假期消费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