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带领村民兴修水利36年 今年派上大用场

2015-11-02 07:4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村民顾芹正浇灌小麦。



  今年青岛的旱情非常严重,然而在莱西市,却有一个村子几乎没受到影响。日前,记者采访了解到,这多亏了村党支部书记邹世利,今年68岁的他已经担任了42年村支书,从1979年开始就带着村民修建水利工程,目前村里有四个水塘、两处拦水坝,充分利用水资源,改善了耕地浇水的条件,在今年普遍干旱的情况下硬是没让庄稼“闹水荒”。

  “多亏支书有远见”

  说到今年的旱情,垛山前村的村民们连连感慨:“今年旱情确实比去年严重,一直不下雨,河塘里也都干了,听说很多村缺水都很严重。相比之下,我们村里的情况就要好多了!”

  在垛山前村村西,村民顾芹正掐着水管子浇灌已经绿油油的小麦,她说:“俺地茬倒得早,国庆节时就把小麦种上了,现在一看地里有点干,赶快浇上遍水,就等着丰收了。”

  看到村民们幸福地忙碌着,今年68岁的村支部书记邹世利乐呵呵地说:“现在很多地方在抗旱,为秋种水源犯愁,但俺村的水源相对比较充足,全村今年秋种小麦差不多能到150亩,灌溉都没有问题。”

  为啥别村忙抗旱,这个村却忙浇灌?村民邹成海神秘地一笑,“这可多亏了俺们支书有远见!村里从1979年就开始修建水塘,后来又建了拦水坝,平时注意贮存水源,等到干旱的时候就不用临时抱佛脚啦!”

  建塘坝,旱时有水用

  “哈哈,这算啥有远见,都是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的道理。”邹世利头发已经花白,他谦虚地笑着摆摆手,告诉记者这都是“经验之谈”。

  他介绍,垛山前村位于马连庄镇驻地西北,北与招远市接壤,是大沽河上游一个非常偏僻的小山村,用邹世利的话来形容就是“穷乡僻壤”,“当时村里有120来口人,一共280亩耕地。因为村庄地处丘陵地带,水多时快把地淹了,用时却又无水浇,地里种粮全靠天吃饭,遇上旱天,还得去邻村亲友家借粮吃。”邹世利感叹道。1973年,26岁的他当兵复员回村,成了该村的党支部书记,邹世利决心改变这种现状。

  1979年,村里的第一个大型平塘开挖,邹世利用义务工的方式带领村民搞建设,历经一个半月的时间,一个长80米、宽50米,深4米多的塘坝顺利完工,当年就满足了80多亩耕地的灌溉需要,粮食亩产增加三成。

  1988年夏天,村集体出资1万多元开挖第二个平塘,那年也真巧,麦子刚收完,要播种玉米的时候,正逢大旱。村集体按一亩地10元钱的价格让工程队帮忙抽水,浇到村民干涸的土地里。周边80多亩地都不误农时地种上了玉米,并喜获丰收。直到现在,垛山前村已经建成四个大水塘、两处拦水坝,完全满足了全村耕地灌溉用水。

  今年普遍干旱,从4月份到7月份,自来水水塔一直没水,甚至连多年蓄水的平塘都干了,邹世利就带着村民找水源、从平塘往下挖机井,村集体出资2万多元,集中人力,用了两天半的时间,清除塘坝的淤泥后又往下深挖了长10米、宽4米、深3米的机井。为防止上游的泥土雨季往下冲集,淤塞塘坝,村里还同时浆砌了长15米、深7米的石坝。这才保证了平塘能继续蓄水,居民们每天从平塘里拉水回家,用于日常生活。

  文/图 记者 朱薪雨 通讯员 李焕青 张惠波

  百人小山村实现多个“第一次”

  莱西市马连庄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垛山前村靠村集体承包地的年收入不足3万元,还赶不上一些村民一年的收入,但是这些年,村里先后投资水利建设近50万元,没伸手向上级要一分钱,而且村民的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

  记者了解到,垛山前村1982年成为全镇第一个通电照明的村子;1984年第一次实现了家家户户买上电视机,村集体给每家补贴30%购机款;后来,又赶在别村前头,村集体拿出2万多元给予补贴,让家家户户通了电话;1997年又最早在全镇实现了全村通上自来水……小小的垛山前村,全村目前只有38户,96口人,人数还不足百人,却实现了莱西农村发展的多个第一次。

  “俺村这个当家人把钱用在刀刃上,能把集体的日子当自家日子过。”村党支部委员任国浩翘着大拇指说。不少村民都感叹,“书记快七十岁了,还干得这么带劲,但我们真希望书记别老,能再干上三十年!”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村支书 兴修水利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