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等十部门联合发文 向农村垃圾宣战

2015-11-14 15:26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 经国务院同意,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十部门13日联合发文向农村垃圾宣战,这是我国中央政府层面第一个专门针对农村垃圾的文件,打响了五中全会之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攻坚之役。

  农村垃圾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今年初“农村垃圾治理”首次写入中央1号文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提出,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据住建部测算,目前,我国农村约有6.5亿常住人口,仅生活垃圾如果按每人每日产生0.5公斤计算,一年可产生约1.1亿吨垃圾,但其中有0.7亿吨未作任何处理。地方重视程度不够、治理方法简单粗放,基层财政负担重等因素导致这一问题迟迟难解决。

  住建部已在全国启动农村生活垃圾5年专项治理。而根据十部门意见,未来的治理行动将不仅仅针对农村生活垃圾,还涉及农业生产垃圾、建筑垃圾和农村工业垃圾等。十部门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全国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畜禽粪便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农村地区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达到95%。

  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行垃圾源头减量、全面治理生活垃圾、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资源化利用、规范处置农村工业固体废物、清理陈年垃圾—— 住建部村镇司副司长王旭东说,文件部署的六大治理举措是一次向农村垃圾的“全面宣战”。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农村垃圾治理是我国乡村建设的老大难,也是世界性难题,尤其近年来大量出现的废旧塑料包、农膜、秸秆等因处理不当污染环境,甚至威胁到“菜篮子”和“米袋子”的安全。目前,农村垃圾中最大头的生活垃圾一年便有1.1亿吨,“垃圾围村”能否突围,记者深入采访追踪。

  谁来清理 保洁员上岗能否改陋习

  广西南宁市那陈镇那坛坡村农民李加礼如今有了新头衔—— 村里首位保洁员。村民把自家垃圾简单分类归集后,他负责二次分类,将有害有毒垃圾分开堆放,累积一定量后转运至乡、县垃圾回收站统一处理。原先城里常见的保洁员,如今逐渐出现在各地农村,这正是十部门开出的治理农村垃圾首剂药方—— 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尽快建立稳定的村庄保洁队伍,并通过村规民约、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等方式,明确村民保洁义务。

  “农村垃圾清理难,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不重视,农民不关心’。村民公共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淡漠,参与垃圾治理的积极性不高。”住建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晶昊说。“垃圾倒街口、污水随手泼、秸秆满地堆”—— 在一些农村,不文明的生活陋习仍随处可见,沟洼角落粪便淤积,垃圾围村堵河,成为乡村建设的一大痛处。住建部村镇司副司长王旭东说,垃圾清理是一项村级公益性事业,必须发动村民广泛参与,既要做好村民“各扫门前雪”,也要建立制度把原先随处扔的垃圾管起来。

  如何治理 上亿吨农村垃圾咋消化

  与城市垃圾处理相比,农村垃圾治理状况堪忧。据住建部统计,截至2013年末,全国58.8万个行政村中,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和非无害化处理的仅占37%,全国村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只有11%。同期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为95%,其中无害化处理率达89%。

  记者调研发现,由于相关设施严重不足,垃圾治理方法简单粗放,成为农村垃圾堆积的重要原因。一些低质塑料、废旧农膜等进行简易填埋后产生严重渗漏,简单焚烧的导致二噁英等污染物大量排放。

  要因地制宜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 十部门提出了就地减量、就近处理的模式。王旭东说,各地可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分类减量方法,如可回收垃圾由农户自行变卖,建筑垃圾单独清运,厨余垃圾可用于喂养牲畜等等。“关键要简便易行,村民能接受,不宜照搬照抄城市垃圾的分类方法,搞得太复杂。”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徐海云建议,中国农村千差万别,不能“一刀切”推行一个模式。如四川、广西等地,适合推行源头分类减量、适度集中处理模式。而山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县域面积不大的平原地区,则适合城乡一体化模式,可将城市环卫服务,包括环卫设施、技术和管理模式延伸到镇和村,对农村生活垃圾实行统收统运,集中到县进行最终处理。

  刘晶昊测算,目前我国全部人口按一天产生一百万吨垃圾计算,其中50吨出自城市,20吨出自县城,剩下30万吨出自农村。“在很多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已超负荷运行的情况下,农村垃圾的涌入是对我国垃圾处理能力新的挑战,因此需要结合指导意见统筹施策,并坚决禁止城市向农村转移堆砌垃圾,造成新的污染。”

  谁来埋单 如何防止治理“一阵风”

  农村垃圾治理绕不开“钱”的话题。村里的保洁队伍、垃圾收集站,镇上的垃圾转运站,县里的垃圾处理场……哪一样在农村都是从零起步,费用巨大。“经费严重匮乏是很多地方治理农村垃圾迟迟不见行动的重要原因,同样钱的问题也关系着这场行动能否长久下去,会不会成为‘一阵风’?”徐海云说。

  意见中,最受关注的就是明确了治理费用从哪里来。王旭东介绍,主要渠道是各级政府投资,保障设施设备建设和运行费用,并担负兜底职责。中央财政会加大支持力度,省、市两级财政给予积极支持,治理费用将纳入财政预算。另一个渠道是鼓励村集体出资和村民缴费,主要解决村庄保洁费用,包括垃圾分类减量、收集以及运输至本村集中堆放点的费用。

  还有一个渠道是鼓励引入社会资本。十部门支持地方积极探索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探索PPP(公私合营)模式,无疑将为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敞开大门。据新华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王泯苏]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住建部 垃圾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