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高密路40号的学苑书店是老城区一个重要的文化地标。二十多年时间里,学苑书店迎来送往,留下了很多青岛爱书人的足迹。如今,老城区面临改造,学苑书店的去向是很多人牵挂的问题。这些日子,常有人来书店里探访、拍照,在在它消失之前留下影像,作为纪念。或许学苑书店将要消失,但人们会记住它。青岛历史上有过许多老书店,作为文化的承载者,,它们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播撒知识,传播思想。不管是作为普通百姓的生计之道,还是爱书之人的精神寄托,这些书店的历史无不不生动鲜活。在漫长的时光流转里,它们或许已经消失不见,故事与传奇却扎根于人们的记忆,成为不愿被遗忘的文化印记。
兴起:从成文堂到中华书局 史料记载,青岛地区在清代已有书肆、书局,集出版、发行、印刷于一体,成文堂书局是其中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一家。创建人刘寿楠于清道光年间从招远县来到当时的胶州,奔走于水陆码头和城乡之间,挑担叫卖图书、笔墨。后来颇有些盈利,开了家书局,叫“成文堂”。成文堂不但自办木版印刷,还修建了藏书楼,购进许多版本好的图书,从中挑选进行翻印,包括四书五经类线状古书和启蒙读物《千家诗》《论语》《幼学琼林》《青云集》等。除发售自印图书,还经营上海、济南等地出版的图书,并兼售文房四宝。成文堂发展很快,相继在青岛、即墨、天津、丹东等十几个城市成立了分号。青岛成文堂成立于1913年,开始设在天津路26号,后迁至高密路84号。到上世纪30年代在青岛有三个门店,成文堂书局(原天津路13号)、成文堂肇记(原高密路40号)、成文堂泉记(原高密路12号)。半个多世纪之后,也是在高密路,在青岛颇具人气的学苑书店穿过历史的间隔,于无意中继承了成文堂的衣钵。
1898年至1922年,也就是德国侵占和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青岛有5家书局,除了成文堂书局,还有德国人经营的天主堂印书局,主要经销宗教类读物,其余三家是日本人开设的嘉户书店、博文堂、文英堂,经营书籍、杂志。到了上世纪30年代,青岛书局逐渐增至二十几家,影响较大的包括中华书局青岛分局、青岛书店、世界书局青岛分局、荒岛书店、商务印书馆青岛分馆等。
创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的中华书局青岛分局是这一时期青岛规模最大、图书最全的书局。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华、世界、商务、开明合称四大书店,除开明外,其他三家均在青岛设有分店。中华书局最初建于中山路、胶州路路口,仅一间门面,后在即墨路建店,是一座“口”字型二层楼。书局经理是平度人刘希三(后改名刘锡九),他的大女儿、今年89岁的刘振华回忆到,“房子很大,进去像个大礼堂一样”,中间是天井,后楼楼上是经理室、会计室,楼下及西厢是书库,临即墨路是门市部。这座建筑不仅在青岛书店里首屈一指,在各商店中也是规模很大的。
商务印书馆青岛分馆也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颇负盛名的书店,也主营教科书、工具书。1939年在上海总管决定下,与全国各重点城市分馆统一更名为敦源书店。
辉煌:是书店,也是联络地点和文化沙龙 除了出版和经营图书,一些重要书店也曾作为重要的书信联络点和思想文化传播阵地。著名书法家叶恭绰,民国初期曾任交通总长、铁道部长等职,他上世纪30年代脱离政坛购屋于安徽路,曾在报纸上刊广告、列润笔,如“对联四尺,八元,堂幅四尺,十元,扇面每件6元……”收件地点即在中华书局。
当年,萧军萧红来青岛后与荒岛书店负责人孙乐文相识。孙乐文去上海进货时见过鲁迅先生,回来后他建议二萧给鲁迅先生写信,青岛的地址写的就是荒岛书店。根据1984年《青岛日报》记载,荒岛书店成立于1933年,由宁推之、孙乐文、张智忠三人创办,位于东方市场北门旁、广西路4号的临街小房中。书店经营现代文学图书及左联文化图书与杂志,曾发行过《铁流》《国家与革命》等马列经典著作和革命文艺作品。同时期由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创建的青岛书店,发行《呐喊》《向导》等进步书刊,以及由王统照主编的青岛第一个文学月刊《青潮》。这两个书店是在青岛传播革命思想的重要宣传阵地,尤其是荒岛书店,曾是中共地下党的一处联络点,后成为“左联”的活动地点。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孙乐文、张智忠先后离开青岛,书店无人经营,遂停业。如今,旧址已经淹没在广西路众商铺中,鲜有人知晓。
现在的书店演变成了文艺腔调“书吧”,咖啡飘香,音乐环绕。人们在书店里不仅可以买书,也可以看书。当年的荒岛书店也是如此,店里放置了几张凳子供读者使用,戏剧电影艺术家黄宗江当时在青岛读中学,经常在休息日到荒岛书店买书、看书,还在书店里认识了萧军。创建于1938年的敬修书局,也在店内设了桌子、椅子,并备有茶水。书局原本开在安徽路、平度路、芝罘路路口的那座楼上,这座楼从安徽路上看是三层,从芝罘路上看是四楼,敬修书局在一楼,相当于一个半地下室。这座楼如今变成了青岛市心理健康教育基地,粉刷成浅蓝色,些许墙皮褪色、剥落。抗战胜利后,敬修书局迁至平原路,改名复兴书局。平原路一带聚居着很多文化名人,包括时任山东大学教授的学者黄公渚、文学家王统照等。时间久了,敬修书局成为一个文化聚会的地方,很多教授、学者常来此饮茶、读书。据书局创办人孙敬修的儿子孙玉琨回忆,来得最多的是黄公渚。“他住在观海二路5号,每天回家都要经过书店,进来像图书馆一样找书,坐在那里看,有时候还会带回家”。
消逝:公私合营,大批老书店远去 到了上世纪40年代,书店属性复杂。在私营书店之外,还有1938年至1942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开办的书店,也有正中书局、中国文化服务社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青岛时期开办的书店,以及中共在抗战胜利后于青岛建立的红色书店友联书店。
抗战胜利后,很多书店复业,也有不少新书店涌现出来,祥记行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家。祥记行位于中山路中国电影院对面,原是一家经营华洋杂货的商贸行,后于1945年底在门市部开了家书店。祥记行店面只有狭长的一间,一侧售图书,一侧售期刊,主营文艺书刊。据青岛文史专家鲁海介绍,青岛与出版中心上海水陆空都交通,上海出版的书刊很快就能在祥记行买到。新中国成立后,图书业实行公私合营改造,祥记行改为古籍书店,主要经营现代刊印的古籍。
几十年的书业兴替中,很多老书店因经营不善等问题关停,也有些老书店是在公私合营的浪潮中被改造、吞并,改头换面或消失不见。
走在老城街道上,寻觅这些书店的旧址,也是对历史的一种观照。它们曾为爱书之人提供了栖息之所,汇聚了无数文人雅士,在青岛的历史与文化中留下珍贵的印记。老书店消失了,会有新书店涌现,就像今天的学苑书店,在遥远的未来,或许也将被后人传说。
文/记者 付晓晓 实习生 李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