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春天的地铁——双山村的历史钩沉(图)

2015-12-15 07:0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格梅有一句名言:“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那就是母亲的面孔和乡村的面貌。”母亲的爱是刻骨铭心的,她的面孔雕刻进每一个人的心里,相信人们都不会轻易忘记。但乡村的面貌呢?

  12月16日,地铁3号线北段开通,青岛步入快车道。然而,飞快的现代化建设使得固有的传统与历史日渐消弭,有关的历史文化符号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慢褪色。不难想象,明日之后,地铁里便会熙熙攘攘,匆匆忙忙,各类人群汇集于此,被运往各个站点,他们不做停留,四散而去,融入高大的钢筋水泥建筑之中,殊不知,在这些站点背后,曾经书写着老青岛人的命运浮沉和历史变迁。

  人都有一种追本溯源、追寻生存感的本能。追着站点,我们慢慢打捞,期冀能够从陈年往事、流年岁月中找回断裂的记忆,城市正在变迁,记忆还需保鲜。

  乘着地铁,第一站,我们从双山村开始。

  四面山岭环抱,北山有两座山峰,故名双山村。村东、村南溪水长流,村后有台柳路贯通台东镇和柳树台,是进出青岛的咽喉之地。洪深在《青岛闻见录》中回忆上世纪初的台柳路:“自岛至劳山(今崂山)柳树台,数十里间,皆为广途。每当星期休息,汽车往来,道旁槐树,清香扑鼻,真快游也。”在这条路上,也有许多老青岛人的深切回忆,“当年骑自行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饥肠辘辘,在双山村吃了此生最好吃的馒头”,83岁的鲁海老先生忆起当年甚至落下泪水,“为乡愁,也为满头的白发,断肠人在天涯”。

  台柳路和宁乡路路口,双山村的标志性建筑水塔正在复原,差不多的高度,同样的红砖,只是,老建筑身上的弹痕和炮孔已然消失。1921年,它是白俄罗斯母女为开葡萄酒厂建造的水塔,很快因为经济拮据成了半拉子工程,之后它成了日本二战时期的碉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迎接过难民,也当过仓库。

  “广东公墓站到了”,这一声音出自青岛老3路公交车,它把一批又一批双山村民送往台东,并在夜幕降临之时,把他们送回。广东公墓由广东公馆富商们集资兴建,500余名广东同乡曾安葬于此。因为里面草丛茂密,蛐蛐较多,曾吸引了不少双山村和周边村落的胆大少年。

  “山哥”“海妹”斗蟹子精的传说,让双山村的得名增添了传奇色彩,也让古时双山成了恋人婚前海誓山盟浪漫之地。

  依照旧迹追寻,已经看不到双山村往日的痕迹,建设中的新都心一派繁忙。原来的主角双山也在高楼大厦面前变得暗淡起来,“正如没有人记得盛放钻戒盒子的样式一样,这座山只能无奈地衬托着人们眼中全新的美好”。保儿村前的大槐树静静观望来往车辆,曾经槐树林立的村落只剩下孤独的遗存。大山看守所曾经令罪犯望而生畏,公墓和殡仪馆也目睹了人们的生死离别,如今也逐渐消失。

  在河西街道工作人员于津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河西文史馆,在这里我们找到了留存下来的老照片和老物件,昔日孩童们“打懒老婆”“吃棉花糖”“翻花绳”的笑颜把人们拉回了旧日时光,农家门楼、推碾、石磨、牌坊、老井,到处都散发着浓郁的乡村气息,邻里之间的嘘寒问暖,老宅子里的欢声笑语,给人以感动、温暖,又何尝不是羡慕?它们留存了地方民众的历史记忆,代表了六百年古老村落的文化沉淀;它们展示着“村庄独特的文化魅力,留下历史的影子,留下心灵的记忆”。

  时光匆匆,沧桑的年轮刻画出了时光的轮廓。如今的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数高大笔挺的高楼替代了低矮陈旧的平房,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替代了坑坑洼洼的泥泞街巷……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里豪迈预言!

  站在干净现代的新小区里,我感受到了这句话里的真谛,只是冬天的记忆不应轻易消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切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张文艳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地铁 双山村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