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录像"迈出透明公考关键一步

2015-12-19 10:2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宛诗平

  对公务员面试进行“全程录像”,迈出了“透明公考”的关键一步,使公众拥有了质询权。不过,只有公众可以查看录像资料,所提的合理意见对招考结果有实际影响力时,“面试全程录像”的“透明”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日前印发《公务员录用面试组织管理办法(试行)》,《办法》明确,面试室应当配备录像或录音设备,对面试过程全程记录。

  众所周知,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笔试、面试等环节。笔试环节是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可操作”的空间很小,公众质疑也较少。而面试之所以广受诟病,是由于面试团队通常由考官组成,主观性强,加之公众参与少,过程不透明,一些人便动起了歪脑筋,千方百计托人情、找关系。近年来,媒体报道的“萝卜招聘”、“内定招考”等事件,暴露出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过程中,仍然存在暗箱操作等广受社会诟病的严重问题。

  “公开、公平、公正”是公务员招录考试的生命线。此次国家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出台办法,明确规定要对公务员面试进行“全程录像”,可谓人事招考制度的一次重大突破,迈出了“透明公考”的关键一步。一方面,“面试全程录像”使考生表现随时有据可查,质疑者也可提出申请,谁优谁劣有录像为证,可使入选者堂堂正正,落榜者心服口服;另一方面,“面试全程录像”使考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受到无形监督,如此就倒逼考官必须公平对待每一位考生,丝毫不敢有半点徇私舞弊的行为,评分打分当然会更加客观公正。更为重要的是,“面试全程录像”让“暗箱操作”随时有罪证在案,此举给那些托熟人、找关系者传递了一个明确的警示信号。

  当然,尽管“面试全程录像”使公考向“公开、公平、公正”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公考公正的终点。因为从扩大公众监督权角度讲,虽然“面试全程录像”使公众拥有了质询权,但并不等于拥有了知情权和监督权。当公众对面试结果存疑的时候,该怎么提出质疑,如何申请查看录像资料,招考部门如何吸收公众的合理建议,有没有纠错补救办法等,都需要建立一种便民长效机制。只有公众可以自由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且相对集中、合理的意见对招考结果有实际影响力时,“面试全程录像”的“透明”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否则,只能是形式大于实效,“面试全程录像”就可能变为一场“秀”。

  公务员考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从笔试、面试到政审再到体验,最后到履职,这都是一个过程。所以长远来看,“透明公考”还不能止于面试环节,现实中在政审、体检环节被刷下来的面试成功者不在少数,在这些过程中该如何透明、公正,也是相关部门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关新闻详见本报今日A23版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王泯苏]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录像 公考 宛诗平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