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辛庄村"第一书记"帮村民致富 用草莓"铺路"

2016-01-03 10:12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每年的春夏季节是草莓大量上市的时候,现在虽是隆冬时节,但在黄岛大场镇南辛庄村的保温大棚里,一排排铺展开来的绿色叶蔓却怎么也掩不住点点粉红,一个个正在走向成熟的草莓正探头探脑地张望着。看着这满园的勃勃生机,草莓种植户赵旭华乐了,而站在他身后的“第一书记”杨志强更是掩不住欣喜,这是他着手为这个省级贫困村新建的草莓产业园产出的第一茬草莓,长势如此良好,村民们的收入往上增也就有了希望……

  近年来,我市创新扶贫开发路径,因村因户因人制宜,分类施策,精准滴灌,对症下药,推进“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就是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举措。2012年以来,我市已实施了两轮“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从市直机关中累计选派四批次336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 “第一书记”,由部门对口帮扶178个村,累计争取帮扶资金近3.5亿元,引进发展项目353个,促进村集体增收近1.2亿元。

  拆掉散户大棚 建草莓产业园

  南辛庄村位于黄岛区大场镇政府驻地西南3.5公里处,全村共100户298人,常住81户160人,耕地625亩,为省级贫困村。2015年6月底,青岛市人社局干部杨志强派驻到该村任“第一书记”,对口帮扶。

  6月驻村后,由村支书陪着杨志强挨家挨户走访,并联系了10家医疗机构进村义诊,又通过宣传农村淘宝,入户和150个村民进行了对接。通过这些活动,他和村民打成了一片。走访中他发现,部分村民生活较为困难,村集体没有任何集体收入。但南辛庄村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该村自1999年开始种植草莓,截至目前,有近半村民参与种植。“可以说,抓住了草莓,就抓住了南辛庄村的绝大多数和主要矛盾;抓住了草莓,就抓住了南辛庄村的扶贫之道和发展之路。”杨志强在工作日记中这么写道。

  原先村里各家各户的草莓大棚比较分散,这不利于全村进行集中开发。为此,杨志强通过与村镇沟通,将村里分散的大棚拆掉,新建起草莓产业园。目前,草莓产业园一期面积200余亩,其中已有大棚80多个,新建大棚24个。严格推行绿色、无公害生产,坚持一滴农药都不用,生产“甜水养、沙土长、鸡蛋大、入口化”的草莓,并进一步推行农产品质量二维码追溯体制。在已成立的青岛兴荣草莓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发挥龙头企业思路新、技术强、对市场反应灵敏的优势,对草莓产业起带头、示范作用,努力形成“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发展体系。

  “杨书记来了后,帮着我设计了‘从荣草莓’的宣传口号‘从没吃过这么好的草莓,荣幸!’,感觉上了好大一个档次,出去卖草莓时叫得特别响。”草莓种植户徐从荣笑着说。据悉,“从荣草莓”已被市农委批准为市优质农产品品牌,而且是全市所有优质农产品品牌当中唯一的草莓品牌。

  一家一家入户 推广农村电商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最终都是为了将草莓卖个好价钱,否则一切都是白搭。为此,杨志强在村里积极实施“互联网+南辛庄村”战略,不仅利用村淘、微店等平台,以B2C(商家对顾客)模式网上销售草莓,而且注意提高品牌意识,积极培育、宣传优质农产品品牌,有效解决草莓“卖不好”的问题。目前,电商示范村已被市商务局批准,正在建设农村淘宝和益农信息社。

  记者近日走进南辛庄时,杨志强正和“农村淘宝合伙人”赵媛走进一个农户家,邀请其加入电商平台,积极上网销售草莓。据了解,农村淘宝合伙人是阿里千县万村计划的一项举措,“村淘合伙人”不是简单的农村代购,还要协助村民实现网上代卖、缴费、本地生活等服务。“现在留在村里的以老年人居多,他们对新鲜事物接触少,电商在外面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在村里几乎是空白。但越是空白,越意味着市场可挖掘。”赵媛说,她在镇上做微商,在做了多年淘宝小店后有意扩大自己的经营,所以加入到阿里的‘农村淘宝合伙人’计划,但在入户过程中,还是挺有难度的。“我就跟着小赵一户一户去走访,有时在田间大棚,有时在房前屋后,耐心讲解电商为何物,怎么能给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年纪大了,不会操作电脑不要紧,找小赵就全解决了。关键是思路要打开,让村民们明白卖草莓不是只有一条路。”杨志强说。

  眼看着草莓已到成熟季,杨志强没敢闲着,除了推广农村电商,还与其他85名青岛市直机关选派驻村的“第一书记”一道,结合所在39个镇的农产品及旅游产品特色,于元旦三天假期在栈桥广场举办 “青岛市首届‘第一书记’推荐农产品暨旅游展”,搭建直通特色镇村的农产品展销平台,真正实现农户、市民零距离对接。

  申请旅游特色村发展草莓深加工

  “目前,我们村申请‘市旅游特色村’已被市旅游局验收,并被区旅游局唯一推荐为 ‘省级旅游扶贫村’,明年3月至5月还将举办第一届草莓采摘旅游季。”杨志强笑着说,此外,为了留住游客,村里配套发展农家宴、民宿等旅游项目,争取让游客吃了草莓,还能进一步“吃住玩游购娱”。

  下一步,还将发展草莓酱、草莓汁、草莓酒等等深加工,努力形成完整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草莓产业链。通过一二三产业,争取将草莓种植户的大棚年收益翻番。通过第三产业,将独居老人、农作物种植户等纳入草莓产业链,以农作物种植户为主发展农家宴,以独居老人为主发展民宿。利用社会保障、慈善救助等,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户进行兜底扶贫。目前,已收到环保哥民间慈善基金救助1000元,市狮子会慈善基金救助1000元,红十字会微尘医疗基金救助4000元,市人社局救助7200元的粮油衣被。长远考虑,鼓励草莓消费者捐款特困户,通过每购买一定数量的草莓就捐出一定比例金额,来设立草莓慈善基金。为了壮大比较薄弱的集体经济,已给村集体建设了3—6个草莓大棚,再将其承包出去,收取租金。同时,合作社将统一销售草莓,中间提成。

  我市“十二五”累计实现10万贫困人口脱贫

  记者从市扶贫办获悉,2014年建档立卡以来,全市纳入精准识别的贫困人口有14719人实现脱贫,2015年预计有2万人脱贫。“十二五”以来,使4.5万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累计实现10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经济薄弱)村基本达到“五通十有”(通路、通电、通自来水、通广播电视、通信息;有旱涝保收田、致富项目、办公房、卫生室服务、卫生保洁制度、学前教育、文化活动室、健身场所、良好生态环境、就业保障措施),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在扶贫过程中,我市坚持 “输血”“造血”并重,减缓相对贫困和消除绝对贫困并重,区域脱贫和人群脱贫并重,积极探索符合青岛实际的扶贫开发路子。扶贫开发关键在于精准。创新扶贫开发路径,因村因户因人制宜,分类施策,精准滴灌,对症下药。围绕解决“扶持谁”问题,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全部建卡立档、录入信息系统,做到村村有视频、户户有照片,不仅看数据,更要看变化。围绕解决“怎么扶”问题,精准实施脱贫举措,对经济薄弱镇,重点给予财政转移支付和资金帮扶,提升镇驻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对贫困(经济薄弱)村,重点培育现代种养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加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重点加强技能培训和金融支持,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重点实施兜底帮扶和医疗救助,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对贫困家庭学生,重点实施“雨露计划”和干部党员结对帮扶。“十二五”全市共实施贫困(经济薄弱)村项目923个、经济薄弱镇项目15个、贫困户产业开发项目1.5万个,将1.7万多名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做到了精准滴灌、精准治疗。

  强化结对帮扶,推进“第一书记”驻村帮扶,2012年以来,实施了两轮“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从市直机关中累计选派四批次336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 “第一书记”,由部门对口帮扶178个村,累计争取帮扶资金近3.5亿元,引进发展项目353个,促进村集体增收近1.2亿元。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五年。下一步,我市将按照率先脱贫和“六个精准”的要求,到2016年市定标准下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18年经济薄弱镇村和贫困村全部摘帽,实现“人人有保障、户户有改善、村村有发展、镇镇有跨越”,确保在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进程中不落一村、不漏一户,同步实现更高水平精准脱贫和更高水平全面小康。

[编辑: 林永丽]

相关阅读

第一书记 致富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