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年味:德占时期年是中外民众共同的节日

2016-01-12 09:5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辞旧迎新,阖家团圆,“过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与西方的宗教节日不同,“年”是农耕文明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岁时节日,据说起源于虞舜即位时,带领部下祭拜天地,它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传统。在历史的更迭浮沉里,“年”随着时间的流变演化出不同的意味,平民百姓也在大的时代变迁里尝尽不同的年滋味。每个除夕,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迎接新年的如约到来,有酸甜,有苦辣。

  德占时期,“年”是中外民众共同的节日

  1897年11月始,大清王朝正在内忧外困的夹击下走向消亡的末路,德占青岛。之后的十几年里,青岛这座新兴城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千上万的德国侨民和欧美侨民远渡重洋来到青岛,让开埠后的青岛充满了异国文化的碰撞。以往,百姓们织网打鱼乘风出海的平凡日子在一年一年地过着,进了腊月门更得喜庆起来忙活起来,要么挑四九的日子沿着海边一路向东,到热闹的浮山所逛庙会置办年货,要么挑二七的日子赶赶脚力向北而去,到繁盛的李村赶大集卖点儿土产。

  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中国的除夕夜或许给了这些殖民者一种圣诞节的错觉,只不过,圣诞树变成了鞭炮,火鸡变成了饺子。入乡随俗,“年”也成了这些中外民众共同的节日。那时的青岛已经建成了今天的中山路商业街,只不过德占时,南段在欧人区里,叫斐迭利街,北段在华人区里,叫山东街。华商云集的山东街,成为那个时代购置年货的必到之处。1907年腊月,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华乐大戏院好戏连台,名角荟萃,与除夕灯光遥相辉映。

  那时,青岛的年总是很热闹的,尤其是庙会。庙会期间百戏杂陈、摊贩林立,人头攒动,正值春正,姑娘们都展示着自己的新衣,一派喜气洋洋。曾任青岛中华商公局董事的胡存约曾在《海云堂随记》中记录了1896年和1897年天后宫庙会的情景:“庙会中香火最盛,四乡村镇民妇人等来者众多”;“每届新正,口上商民人等群集天后庙,焚香祝祷,年复一年,代代如此,已成积俗。自元旦至元宵,日日人群络绎,杂耍、小场、大书、兆姑(茂腔)、梆柳(柳腔)、秧歌,江湖把式无所不有……”

  清帝退位之后,曾任外务部尚书的邹嘉来出京来青岛。北洋政府教育部派汪宝森来青岛接替蒋楷任德华大学总督查,他是邹嘉来的亲戚,初来青岛就住在邹嘉来的家里。新年来到,汪宝森问邹嘉来:“这是头一次在这里过年,不知年景如何?”邹嘉来说:“除夕热闹和别的大地方也不差什么、只有龙灯是特别的,在旁的地方是再过几天才能有。去年正月,从初一到十九一直很热闹,高跷、狮子、五虎棍、龙灯应有尽有,今年人口更多了,想必会更热闹吧!”由此可见当时青岛过年之盛况。

  民国时期,“春节”之名因历法之争产生

  1912年,中华民国宣布改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在民间推行遇阻。为了“改正朔”、求“世界大同”,政府必须适应世界潮流,采用并推行阳历,庆贺阳历新年;但考虑到民众习惯势力的强大和民俗文化的深厚,又不能骤然废弃阴历。1914年1月,时任内务部总长的朱启钤为顺从民意,提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经袁世凯批准,规定了阳历年首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由此命名。采用阳历而不废阴历,必然会形成历法问题上“二元社会”格局:社会上层(机关、学校、团体及报馆)主要用阳历,下层民众(商家、一般市民及广大农民)则主要用阴历。

  1913年1月1日,是民国成立后第一个元旦。南北统一、政府北迁,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格外重视阳历新年,并举行了一系列庆贺活动。但民众对于阴历与阳历的观念存在着巨大差异,出现了“民国新年”与“国民新年”的分立,“新新年”与“旧新年”的区分:以官厅、机关、学校为主要庆贺者的阳历新年,被称为“民国之新年”,即“新新年”;以一般社会民众为庆贺者的阴历新年,被视为“国民之新年”,即“旧新年”。

  曾于1936年担任青岛《民报》编辑的作家孟超是阳历新年的拥护者。他曾写在一篇名为《辞灶》的文章中写道:“明天是旧历腊月廿三,它在旧风俗上是灶王爷上天之一日也。今人世间改用阳历已多年。我不知到天上的玉皇大帝究竟维新没有”。在另一篇文章《拥护阳历年》中,他又写道:“这个年头儿,最时髦的名词是‘拥护’和‘打倒’,自天子以至庶人。如果你还不懂得‘拥护’与‘打倒’,其落后也似乎比运动会上万米赛跑不挂名还惭愧得多”。可见,孟超的立场是破除旧俗,过“新新年”这或许是当时很多社会上层人士的想法。

  但是,虽然当时的民国政府曾试图以行政命令推行阳历新年,甚至尝试将贺年、祭祖、贴春联等活动移到阳历元旦,但是民间强烈的传统意识,还是将这些习俗保留在了春节。在民国政府看来,政府并非不许百姓过年,只是要他们照阳历去过,也并非不许民众娱乐,并非是要废除过年的一切礼俗风气,仅仅要改一个日期罢了。可是在民众看来,“不能改日期,改了便不是那个味儿。”因为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日期,而是附属于这个日期上的一套民俗文化和生活习惯。因此,直至今日,人们通常所说的“年”通常仍是指阴历新年。

  不管和平还是战乱,富裕还是困顿,都不会失约,白纸黑字刻在日历表上,同时也或浅白或浓烈地刻在人们的记忆里。尤其是那些特殊的年份,往往承载着特殊的意义。

  记者 付晓晓 实习生 孙晓阳  李晓宇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年味 德占时期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