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下庄社区舞龙民俗文化深厚 盼年轻人加入

2016-01-21 07:5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孙家下庄舞龙队在社区里远近闻名。(受访者提供)



  半岛都市报1月20日讯(记者 刘恺琦) 春节将至,孙家下庄舞龙队又开始招新纳贤,准备操练起来。提起这支舞龙队,可谓是远近闻名,它有着150多年的历史,历来是崂山区新春文艺汇演的大拿,还入选了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在孙家下庄社区,64岁的舞龙队骨干于化洋向记者讲述了这支舞龙队的前世今生。

  伴随着喜庆的锣鼓,两条20多米长的巨龙闪转腾挪,盘旋穿梭,“蛟龙出海、腾飞云霄”,表演得活灵活现。为祈求风调雨顺,孙家下庄祖祖辈辈都把龙视为祥瑞之物,从清朝咸丰年间开始,就有春节走街串巷舞龙的传统。据了解,孙家下庄的舞龙队至今有150余年的历史了。“这是老辈流传下来,每年春节正月里,就热热闹闹地舞起来。”于化洋告诉记者,经过近年来不断挖掘,在2008年,孙家下庄舞龙入选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孙家下庄舞龙不仅套路编排构思巧妙,风格别致,而且道具做工讲究。据了解,舞龙也叫舞龙灯,老艺人们是将蜡烛放在龙身里,工艺特别,可以保证蜡烛不会掉落,也不会在舞动中熄灭。“原来我们自己制龙,做起来非常费劲,扎龙骨,上颜色,仅一个龙头就重达45斤,要三个人轮流舞。现在都是花钱去购买成品龙,这种龙做得很漂亮,材料轻巧,一般都是竹子的。”于化洋介绍。

  在舞龙的套路里,演员们要想表演到位还要讲究配合,培养默契。于化洋解释,在表演时,每条龙要变化“大舞花”、“小舞花”、“串龙”、“滚龙”等很多花样。“现在我们表演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以内,把这些编排的花样串联起来。”

  现在,孙家下庄舞龙队又开始准备排练新春时节的表演了。“进了腊月门,我们就开始准备招人排练了。”于化洋透露,由于本社区的年轻人从小就对舞龙耳濡目染,所以学起来也格外得快。

  “舞龙既是体力活,也是功夫活。既要有好的体力,还需要一点功夫在里面。”于化洋解释,现在年轻人都出去上班、上学了,不好凑在一起,排练的时间越来越少。再加上年轻人吃不了苦,要在社区里选出几十个体力过硬的棒小伙儿还真不容易。于化洋还补充说,随着舞龙的人数减少,每条龙的表演人数从11人也减少到了现在的9人,原来是两班人轮流舞一条龙,现在只能这一班人舞到底。

  记者了解到,近年舞龙队的排练、服装等费用主要由社区支出,每年需要的金额也不是小数。“虽然社区也会有一部分误工费的补贴,但现在年轻人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少了,每年招人参加的时候也需要各方的动员。”于化洋表示,尽管存在一些客观困难,但还希望能将舞龙这一民俗代代传承发扬。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孙家下庄 舞龙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