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出禁令"晒娃"可判刑 国内"晒娃狂"怎么看?

2016-03-05 09:1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网上关于该不该晒娃的讨论。



  ■法国新规

  父母若未经子女同意,擅自公开他们的私人生活,即属违法,最高可罚款4.5万欧元及监禁1年;若小孩成年后因此控告父母,父母更可能要支付巨额赔偿。

  ■现象

  国内晒娃风气正浓


  “一岁整,小家伙会走路了”、“看看俺家勤劳的小帅哥”,自从三年前儿子出生,代雪莹几乎每天都会在微信朋友圈里更新关于儿子的动态,她感觉自己正成为儿子的附属品,喜怒哀乐皆随他动。

  当然,她也会及时关注朋友圈里大家的反馈。欣慰的是孩子恰好继承了她和丈夫的优点,白净的圆脸、大大的眼睛,尤其是一张小嘴伶俐乖巧,甚至赢得了不少“粉丝”。

  算起来,代雪莹算是朋友圈里最早开始晒娃的,2013年微信愈火,许多其他社交平台上的用户纷纷转移阵地,以至于出现了著名的朋友圈三宝:旅游、晒娃、吃得好。

  “想通过这种方式记录孩子的成长吧,就像我现在翻小时候的照片仍然感触颇深。将来拿给孩子看,他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每一个阶段是怎样的”。在代雪莹的朋友圈里,90%以上的宝妈、宝爸都有晒娃儿的习惯,每天都晒的不在少数。现在兴起了小视频,打开朋友圈,各家小朋友的笑声、哭声、朗诵声,声声入耳。

  朋友圈也是家长的交流阵地,“上次孩子手上起水泡,我拍了照片发到朋友圈,立马有朋友回应并给出了治疗方法,很管用”。在代雪莹的朋友圈里,分类多样,服装篇、育儿篇、游戏篇,“都是看了别人的朋友圈受到的启发”。

  对于晒娃,有人说出了不同的体会。“我不太擅长表达,想把这份爱写在朋友圈里,等他长大了会懂的”、“那些身处远方的亲人没办法经常看到宝宝,通过朋友圈这种快捷的方式分享给亲人们”、“传到网上也算是资源的节约吧,而且可以永久保存”。

  ■隐忧

  晒娃小心引来“狼”


  “久了会上瘾的”,晒娃三年后,代雪莹有了这种体会。“有时朋友圈里甚至有火药味”,为了追求点赞率和称赞带来的快感,有人绞尽脑汁想段子、有人每天发孩子艺术照、有的选用“高大上”或“骨风清奇”的语言进行包装,相互比拼,整个成了展示孩子的大秀场。

  尤其近两年来,各类儿童综艺节目风生水起,明星们晒娃赢得了点击率和曝光率,很多平民小孩也借助微博等平台火了一把,“这一切都让原来的晒娃变得不那么单纯了”。

  由于孩子年纪太小,父母晒照多不会询问他们的想法,往往出于一己之愿。47岁的老景老来得子,自己取名“晒宝狂魔”,儿子360度无死角地分享给大家,每人可以清楚了解到“孩子今天吃了几个饺子”。不过令老景感到疑惑的是,小时候孩子“镜头感特强,就喜欢拍照”,可年纪大了反而不愿意配合了。

  然而,近年来社交网络发展迅猛,信息和图片的发布很容易让不法分子在网上寻找并锁定目标,警方担心家长上传的儿童照片或落入不法分子及利用照片作身份盗窃的罪犯手上。这也正是法国发布禁令的原因。

  早在去年10月份,葡萄牙埃武拉地方法院也曾要求一对夫妇不得在社交网络上披露其12岁女儿的照片或者能够确认她身份的信息。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案例发生,福州一名人贩从朋友圈中打印了孩子的照片并得到了幼儿园地址,企图冒充孩子舅舅拐走孩子,幸而被保安识破。

  除了安全问题,孩子的隐私权同样值得尊重。有网络法专家认为,小孩懂事后,会希望父母尊重他们的隐私,或许不希望生活照被无故“晒”在网上,家长有责任顾及子女的感受,子女并不是父母的所属物品,他们也有自己的权利,包括对自己照片的使用。

  在美国,如果有父母给孩子拍下裸照可能会摊上大麻烦,需要根据社区标准,即社区整体文化保守程度来判定拍裸照是否属于猥亵,如果发到网上那事态就更严重了。美国民众之所以不赞同把孩子裸照发到社交网站上,还在于他们认为这种做法不仅让恋童癖者有机可乘,也可能给孩子长大后带来心理阴影。

  ■讨论

  父母晒娃该不该罚?

  法国“禁止擅自晒娃”的规定


  “你在我心中是最美,每一个微笑都让我沉醉”,这是孩子在每一位父母心中的模样。或为分享初为父母的喜悦,或是见证孩子的成长,或想让爱留下痕迹,越来越多的家长习惯把自己孩子的日常挂到社交平台上。

  国内朋友圈晒娃风气正浓。3月3日,法国却新出了这么一则规定:父母若未经子女同意,擅自公开他们的私人生活,即属违法,最高可罚款4.5万欧元及监禁1年;若小孩成年后因此控告父母,父母更可能要支付巨额赔偿。法规背后,不无隐忧,也给“晒娃狂魔们”提出了更多的思考。

  一出,立即引发了大众的讨论,随后记者在几个朋友群里进行调查统计,发现支持该规定的不在少数,但多数人还是觉得该法规过分苛责。

  郭雯(化名)毕业不久,却被朋友圈中的“晒娃狂魔”们弄得不胜其烦,对于禁令她表示大快人心,“神烦,生娃后个个都要晒一晒,一晒还好几张,表情动作都一样是几个意思?天天小视频想要表达啥?晒娃完全是让孩子承受家长虚荣的压力,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我们也该搞这么个规定”。

  有人对郭雯的观点表示支持,“孩子的照片只需家人传阅或发给想看的人就好了,没必要随大流。而且各种私照暴露在大众面前,孩子长大后看了情何以堪,而且现在环境复杂,这种法规可以加强对孩子的保护意识”。

  晒娃家长们多对这项法规持否定态度。比如在代雪莹看来,晒孩子属于个人自由,是一种情感的表露,不应该用法律加以干涉。“朋友圈、微博这都是公共领域,我表示对我孩子的喜爱是我的权利,没做父母的人可能很难体会”。三年前,她辞去了工作,做起了全职妈妈,在朋友圈晒孩子是她难得的与世界沟通的方式,也是对孩子爱的表达。

  和代雪莹持相同观点的父母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晒与不晒也是自己的事儿。你不喜欢可以屏蔽掉,为啥非得一竿子打死”。一个妈妈说,“如果晒娃都犯法,给自己孩子拍照都设限,那不是给爱都设槛了吗?”

  相比于意见的两极,一些朋友的观点更温和一些。“法规的初衷是好的,在中国确实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对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合情合理的,更少提及孩子的隐私权”,尽管如此,由于文化的差异以及环境的不同,“这项规定在中国怕是很难实行”。

  “国外看重独立,我们更感性吧”,一位法律专业的朋友说“就这项法规来说,如何界定私人生活?孩子多大才有表达意愿的能力?难道这之前连亲朋好友都不能看孩子的照片吗?把这一切都诉诸法律就有点过于形式化了”,他认为不同问题要区分对待,“还是要看晒娃的意图和出发点,至于对孩子的保护确实值得更多的关注和法律的规范,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好的环境而不是这种堵的方式”。

  ■警示

  晒娃也应有正确方法


  一位社会现象心理研究学者曾指出,晒娃是在公共场合自我表达的一种行为,它能够帮助你在人群中建立主动的持续的联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父母和孩子的亲密度。

  但不论是法国禁令给我们的启示,还是现实问题的警示,都提醒大家晒娃也需要有度,采访中大家纷纷建言了关于晒娃的正确方法。

  多数人对于频率不算过分密集的晒娃表示支持,“千万不要天天晒或者一天晒几次,一个星期最多二次,失去神秘感也就没有关注度了”。

  “情怀”是我们最近常常听到的一个词汇,一些人表示晒娃过程中也可以加点情怀进去。“记录一些珍贵的瞬间,生活中的小惊讶或小惊喜,能凸显孩子童真甚至是小情绪的场景,让他们长大后能惊讶于自己当年的趣事,而不仅是一成不变的动作和表情”。

  在隐私和安全问题上,是大家最为看重的,许多家长之前并没有把这些事情考虑在内。专家提示,朋友圈一定要防范陌生人,更不要显示孩子姓名、家庭住址、学校名称等任何私密信息。听了大家的讨论后,老景突然明白了儿子或许是不乐意自己的做法,“以后得多问问他的意见”。

  代雪莹最近在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网上一位父亲与他好友的对话给她的启发很大。父亲的好友见证了他的朋友圈从篮球、潮流、斑斓生活到女儿专属照片墙的变化后追问,“虽然多了色彩,那你自己的绚丽呢?”在父亲的朋友看来,父女人生重叠的那段时光中,没有谁为对方舍弃人生的宝贵,只有互相弥补交融的幻彩。

  “回头看看自己的朋友圈,似乎只剩孩子了,以前从没有想过这样对孩子好不好”,她准备天气稍暖后送儿子去幼儿园,自己重新开始工作,“和孩子一起精彩起来”。

  文/图 记者 葛欣鹏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晒娃 晒娃狂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