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强降雨天气正在南方继续肆虐,多地接连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公众在关注福建泰宁泥石流灾害救援工作的同时,也在持续聚焦今年严峻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
“新华视点”记者从国土资源部了解到,目前,全国有28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的地质灾害发生数量、造成死亡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均有较大增长。第二季度全国陆续进入汛期,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将更加严峻。
在当前历时最长的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下,今年我国气象年景总体偏差,多地地质灾害防治将迎来大考。
焦点1:地质灾害情况到底有多严重? 调查:一季度发生数量、造成死亡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均翻倍
来自国土资源部的最新数据表明,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国今年一季度地质灾害发生数量、造成死亡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增加130%、200%和170%。
受近期降雨范围广、局地降雨强等因素影响,南方已有多地陆续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据记者不完全统计,5月6日,江西省宜春市境内的明月山景区突发山洪,明月山山顶缆车附近出现山体滑坡,100多名旅客滞留;7日,浙江临安市普降大到暴雨,暴发局地山洪,清凉峰镇出现山体滑坡,截至当日17时,全市受灾7900余人,倒塌房屋106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500万元;9日,福建南平市建阳区发生两起泥石流灾害,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10日凌晨,广西苍梧县梨埠镇马进村一处山体因遭遇连日强降暴雨发生坍塌,造成民房部分受损和4人失联。
尤为牵动人心的是,8日福建泰宁县突发10万方以上大型自然灾害泥石流。泥石流冲毁了池潭水电厂扩建工程施工单位生活营地,同时冲毁了池潭水电厂厂区办公大楼。截至10日13时,泥石流灾害现场已经发现35具遇难者遗体,仍有失联人员1名。
记者近日在泰宁县救援现场看到,当地不少河流山洪汹涌,不少山体滑坡,山上的竹子、杉木等随着大量红泥土一冲而下。“持续的暴雨、巨石和泥沙淤积给现场救援带来不少难点。”在泰宁救援现场的福建国土厅地质环境处副处长刘顺桂告诉记者,包括此起灾害在内,今年以来,福建省已发生30余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泥石流、滑坡事件,地质灾害发生数量上升明显。
焦点2:是什么导致了如此严重的灾情? 调查:历时最长超强厄尔尼诺持续影响,多因素叠加加剧地灾风险
记者采访了解到,极端天气、地质条件等因素是今年以来南方等地地质灾害频发的主因。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成因复杂,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其中,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等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刘顺桂说,在遭遇多次强降雨时,江河水位较高,土壤接近饱和,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今年入汛以来,南方地区已遭遇了多轮持续强降雨袭击。“自3月21日起,南方地区接连出现13轮暴雨强降水过程,5月份就多达3轮。”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监测首席专家周兵介绍,以往每年3月至5月是江南春季连阴雨季节,4月至6月是华南前汛期,今年两个气候现象出现叠加,加剧了南方雨势。
“随着持续强降雨且落区与前期重叠,南方地区降水的重叠效应加大了灾害风险,如土壤含水量将进一步增加,部分地区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升高。”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说。
受访专家进一步分析表示,近期强降雨等极端天气的出现与厄尔尼诺现象具有较大联系。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风峻说,2014年以来的这轮厄尔尼诺现象横跨三年,已成历时最长、强度接近于1997-1998年的又一次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受此影响,今年我国降水偏多,南北方汛期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
此外,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叠加强降雨等自然因素,对地表环境产生扰动,也会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环境复杂,城镇化建设等人类工程活动不断加剧,加之气候异常、强降雨、地震等影响,地质灾害防治面临更大挑战。
焦点3:如何应对严重灾情? 调查:关注宿舍工棚选址和预警监测等问题,避免群死群伤事件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致灾因素多,有很强的突发性,破坏性强,造成后果点多面广,公共安全隐患大。
“目前,我国已完成1080个县(市、区)的地质灾害1:5万详查调查工作和15833处隐患点的勘查工作,基本查清全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情况,但我国地质条件复杂,隐患点数量不断动态变化。”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通过综合治理国内地质灾害隐患点核销了很多,但随着情况动态变化和调查排查深入,未来隐患点仍会继续增加。
上述负责人表示,部分矿山企业、施工单位还存在宿舍工棚选址不当、临灾避让意识不强、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等问题,导致矿山和在建工程等区域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在全国28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对于众多威胁集镇、学校、医院、村庄等人员密集区的隐患点,亟待采取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措施。
专家指出,除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外,预警监测等也存在一些现实难题。“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可以事先预警,但如果灾情特别突然,也很难做到及时百分百地防范。而且,有的地区还未完全纳入监测范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预警效果。”一位长期关注地质灾情的业内人士说。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