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新区获批2周年:实现海洋经济发展大跨越

2016-06-06 11:4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40万吨级的巨轮停靠在董家口港区。(资料图片)



  

明月海藻生物科技中心实验室技术人员刘露检测苹果的含糖量。



  

 啤酒节西海岸会场闭幕式灯光秀。



  两年前,国务院正式批复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国家第九个国家级新区,批复伊始,国家赋予新区“发展海洋经济”的历史使命。新区着力构建海洋特色鲜明的“616”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航运物流、船舶海工等六大特色支柱产业,培育海洋生物、蓝色金融等十大特色海洋新兴产业,打造军民结合等六大特色融合型产业,推进总投资3000多亿元的200多个海洋经济产业项目,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7.6%、全市总量的34%。

  “海藻苹果”更甜营养更丰富

  传统种植的苹果含糖量一般在11%到12%,使用巨藻做肥料种植出来的苹果,相比普通苹果,产量、甜度、硬度和微量元素都有所提高,含糖量提高到15%以上,苹果的个头也比较均一。”明月海藻生物科技中心实验室技术人员刘露一边将苹果切碎榨汁以便检测含糖量,一边告诉记者。

  在明月海藻生物科技中心,海藻除了使用,提取物还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医药、保健品、农业肥料、化妆品等。工作人员拿着一款纱布向记者介绍,“这种利用海藻提取物制作的纱布,遇水就会发生反应,变成类似果冻的质感,避免了拆纱布时造成二次创伤。”

  2015年12月,明月海藻生物科技中心获评“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青岛西海岸新区首个获批建设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实现了海藻生物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零的突破。青岛西海岸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洋经济是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发展主题,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是企业走科技创新路线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对新区涉海企业的启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推进企业转型和发展。”

  该负责人表示,“发展海洋生物产业、涉海经济靠一两个巨头是不成立的,围绕明月海藻,我们在新区也培养了一批后续的支撑产业,带动辐射一批企业走向高端、走向深远。”

  “海上啤酒节”引爆旅游经济

  伴着波涛声,吹着习习海风,与三五好友相约畅饮冰爽的啤酒……去年夏天,“海上啤酒节”引爆西海岸。2015年8月8日至8月30日,第25届的青岛国际啤酒节首次设立西海岸会场,三面环海,占地52万平方米的金沙滩啤酒广场,还成功创造“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中国最大的海上啤酒广场。啤酒节西海岸会场持续狂欢23天,来自海内外的游客豪饮近1000吨啤酒。

  啤酒节不仅仅是一个激情动感的啤酒盛会,更是一场全城联动、全民狂欢的旅游盛宴。慕名而来的游客们逛完啤酒节,又到金沙滩、银沙滩、唐岛湾都转了一圈,或是去灵珠山国家森林公园里体验漂流,或登千古名胜琅琊台,凭海临风,缅怀古人。

  据青岛西海岸新区旅游局发布的统计显示,去年8月份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30.2%,带动整个西海岸新区餐饮业营业额增长31%,酒店客房出租率达到72%。“海上啤酒节”的巨大人气和影响拉动了新区旅游及经济社会发展,“海上啤酒节”成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又一块金字招牌。

  西海岸开启中国“大船时代”

  港口有多大,城市就有多大;港口延伸到哪里,城市就辐射到哪里。青岛西海岸新区拥有前湾港和董家口港两个国际深水大港,通航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

  2015年7月4日,全球最大的40万吨矿船“远卓海”轮成功靠泊在青岛港董家口40万吨矿石码头,使董家口港区成为国内首个具备40万吨散货船直靠能力的码头。2015年12月1日,40万吨矿石船“印尼海”轮顺利作业完毕,青岛港董家口矿石码头公司以2856吨/小时的优异成绩,创出世界最新单机接卸效率,第24次创出铁矿石接卸世界纪录。

  青岛西海岸新区坚持“以港兴区”战略,把港口建成国际开放合作的桥头堡。2015年,新区两大港口货物吞吐量4.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730万标箱,分别居全球第八位和第七位。前湾保税港区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国首个汽车口岸电商平台、首个大型B2B跨境电商平台落户;董家口港已建成40万吨级世界上最大的矿石码头、30万吨级国内最大的原油码头、国内最大的400万平方米配套堆场……目前,新区正在探索组建东亚港口联盟,打造港口联通品牌,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和“一带一路”枢纽港。

  “十三五”期间,前湾港区与董家口港区将实现联动发展,实施“互联网+港口”行动计划,推进港航节能减排;加快董家口临港产业区建设,集中推进一批百亿级项目,推进前湾临港产业区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信息、海事法律等高端航运服务业,打造航运服务中心。

  “十三五”新区主打蓝色调

  蓝色是新区的特色,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是国家赋予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使命。“十三五”期间,青岛西海岸新区将加快实施海洋战略、率先蓝色跨越,深入开展“海洋+”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以海洋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海洋经济增加值比重达到33%以上。

  当前,我国最大的开放战略就是“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把青岛列为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一节点、一支点”。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青岛对外开放的窗口,重点构筑海洋经济合作平台、港口联通平台、深远海开发保障平台、资金融通平台、文化旅游互通平台“五大平台”,打造“一带一路”交会点,建设“一带一路”综合枢纽城市核心功能区。

  根据规划,新区将开创开放发展新局面,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等战略,加快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打造形成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自贸港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起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内对外双向开放体系。为适应城市发展、经济社会转型新需求,“十三五”期间,新区将大力实施人才支撑战略,深入开展“百千万”人才工程,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打造海洋人才特区。

  今年,新区把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成标志性工程,将永久性会址落户新区。第26届青岛国际啤酒节也进入筹备阶段,完善啤酒广场基础设施和场馆功能,将打造升级版的“智慧啤酒节”,目标是“国际化、智能化、市场化、大众化”,彰显“一样的啤酒节,不一样的啤酒文化”,还将建设啤酒文化博览小镇。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坚持蓝色引领,培育壮大港口物流、船舶和海工装备等优势产业群,加快建设十大海洋特色产业园,竣工投产一批蓝色经济大项目,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

  本版文/图 本报记者 刘家冕通讯员 臧富贵(署名除外)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