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高楼平地起,建筑工人最辛苦。在建筑工地上,钢筋工向来都是最普通也是最重要的工种,每天与钢筋为伴,风沙为伍,民间甚至还有“有女不嫁泥瓦匠”的说法,但恰恰是这个许多人都不愿从事的工种,中启胶建集团建筑五分公司钢筋工人宋德强却一做就是17年。这些年来,他从一名普通钢筋工做起,经过多年努力终成业内大拿,经他手加工过的钢筋可实现零误差。
17岁:
他与钢筋结缘 身躯谈不上高大,两只臂膀却孔武有力。昨日,在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办事处赵家滩社区安置楼工地,记者见到了正在简易工棚下加工钢筋的宋德强,只见一根小拇指粗的钢筋在他的手中上下翻飞,左盘右旋,灵活自如,仅十几秒钟,他手里的钢筋就完成了五次弯折,宛如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据悉,最多的时候宋德强一天需要加工两千多件这种钢筋。
“别看我现在摆弄得这么好,刚来那段时间,经我手加工过的钢筋,工友们都得二次加工。”宋德强告诉记者,1999年,由于家庭负担太大,年仅17岁的他在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寻找工作。宋德强表示,自己最初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刚刚初中毕业的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只是单纯想赚钱补贴家用,了解到村里有人在工地上做包工头后,宋德强就跟着一起进入建筑工地,没想到从此便与钢筋结缘,在这个行当一做就是17年。
宋德强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刚刚年满17岁,称得上工地最小的建筑工人,由于业务不熟练,钢筋在他的手里经常不听使唤。“本职工作做不好,‘饭碗’都有可能保不住。”宋德强说,看到自己生疏的手艺,师傅并没有对他加以责备,而是开始手把手教学,这令宋德强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和师傅一样优秀的建筑工人。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建筑行业,不吃苦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在进入公司前,宋德强从未接受过正规钢筋技术训练,本以为钢筋工作只是笨重活,但随着实践加深,他意识到摆弄钢筋也是一门技术。在胶州新立街小区和利群商厦工程学徒期间,工作之余,工友们外出逛街溜达,他就拜师求艺,自己买了《钢筋工》、《施工技术》等书籍,凭着谦虚勤奋、刻苦好学的劲头,宋德强用心记,用心看,用心练,很快掌握了操作技能,成为队里的骨干。
没过多久,师傅在消防大队接了一个多层住宅楼带框架的工程,为了历练宋德强,这次师傅让他全面负责这项工程,看不懂图纸成为他面临的最大难题。为此,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白天抓住机会向技术员、施工员咨询结构图纸及建筑施工图纸的细节,晚上下班后就抱着图纸去找师傅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宋德强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经验也愈发丰富。
20岁:
他已独当一面 “2002年我组建了自己的钢筋队伍,当时承接的第一个工程是车间工程。”对于自己团队承接的第一项工程,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宋德强至今记忆如新。宋德强表示,他从不认为承接一项大工程仅是赚钱那么简单,这更是一份责任。他认为,对于一座高楼大厦,钢筋是大厦的骨架和脊梁,一旦自己的环节出现问题,对建筑物的安全来讲是致命的。
宋德强告诉记者,自己对于钢筋下料单,加工钢筋,到成形钢筋,每道工序都要认真检查,实施 “三检”制度。“有一次因技术员的失误,差点造成重大损失,还好我在检查图集时发现了问题。”宋德强回忆说,一架24米的大梁做好,并打好混凝土后,待到吊车安装时发现尺寸不对,那意味着整个项目部把工程给干砸了,属于一场大的技术事故。这次教训令宋德强异常警醒,在今后的各大工程中,他每次都像“患有强迫症”似的,再三确认各项细节。
随着宋德强业务水平不断提升,由他承接的工程也不断增加,大多数同龄人可能刚刚在各自行业迈出第一步,宋德强却已经在公司里独当一面。
23岁:
他成业内大拿 在钢筋工人这个行业,经过多年的努力付出,业内大拿这个称号,宋德强受之无愧。记者了解到,在中启胶建集团工作期间,宋德强多次获得市级、省级乃至全国级荣誉。2005年10月,在山东省建筑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宋德强荣获“钢筋工”金奖、“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2006年,“全国建筑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浙江省萧山市举行,宋德强通过层层选拔,一路过关斩将,宋德强先后获得了青岛市第一名、山东省前五名,在全国决赛中更是一举夺得二等奖。
说起宋德强的技术,与之共事多年,并且曾经指导过其技术的姜立君赞不绝口。据姜立君透露,钢筋加工都有特定的要求,以加工一个弯钩为例,必须要求两者之间的距离是2.5倍钢筋直径,由于钢筋在弯曲之后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回弹,很多工人虽然也可以达标,但多会存在些许误差。“这方面宋德强做得非常好,凭借经验和手感,他可以做到零误差,经他手加工过的钢筋,完全不必用尺子检测。”姜立君这样说。昨日,在工地上,宋德强为记者展露了一手钢筋加工的绝技,经测量果然没有误差。
记者 衣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