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6月22日消息 今天,记者从2016第一届全国名校大学生帆船训练营暨帆船赛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16第一届全国名校大学生帆船训练营暨帆船赛将于8月15日正式启动。届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8所中国顶级高校将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加。
作为青岛深化“帆船之都”城市品牌综合优势、开发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休闲体育发展带的重要举措,2016第一届全国名校大学生帆船训练营暨帆船赛首次落户青岛,这是青岛市目前承办的层次最高、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高校帆船赛事。该活动也是2016第八届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的赛事活动之一。总体来说,本届训练营暨帆船赛主要突出三大看点:
一、帆船运动与高等教育跨界深度融合,首次携手国内顶级高校,依托名校影响力,提升帆船运动知名度。2016第一届全国名校大学生帆船训练营暨帆船赛整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8所高校的优质教育平台,为其量身打造大学生专属夏日训练营。训练营拟定于8月15日开营。参训营员将在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进行为期10天的集中训练学习。
为搞好首届帆船训练营及帆船赛,组织方专门聘请多位国内顶级帆船教练全程授课,培训以国家级帆船教练为主导,外籍教练辅助海上教学,并有一批退役专业运动员配合各个院校代表队进行训练。培训内容为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陆地教学与海上教学交替的训练方法,综合学习海上气象知识,帆船操作等内容,增加海洋国防等内容以丰富培训课程。青岛还将在市北区胶州湾畔的滨海欢乐城修建专门的训练营地,为营员在青岛的培训和生活提供品质保障。
同时,训练营将实施半军事化管理,充分保障学生安全。在为期10天的训练营中,营员们不仅学到基本帆船操作技能,还能听到海洋科普、海洋国防等相关内容的讲授。训练营结束后,也就是8月25至26日,组织方会组织举行各大院校代表队举行对抗赛,届时青岛东道主院校也将派队参与比赛。这不仅是对培训效果的检验,也是各高校间生动活泼的交流方式,对扩大“帆船之都”品牌影响力,在各高校间推广帆船运动与海洋文化都有着良好作用。
二、帆船文化与高校体育深度融合,助推“帆船运动进校园”向更深层次拓展,打造青岛特色的帆船普及品牌。为发挥青岛奥帆城市的品牌优势,培育帆船人口,近年来,青岛先后开展了“帆船运动进校园”和“欢迎来航海”两大推广普及活动。2006年启动了“帆船运动进校园”活动,建立帆船特色学校100余所,建立青少年帆船运动体育教学督学体系、青少年人才管理体系、特长生培养输送体系、训练赛事体系长效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支持、青少年广泛参与的发展格局。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中心授予青岛市“中国青少年帆船运动推广普及示范城市”称号。2010年启动“欢迎来航海”全民帆船普及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帆船俱乐部面向市民开展免费帆船体验和培训。5年来,累计30余万人参与帆船培训。两大普及载体,一点一面,推动了帆船普及由表层向深度扩展,实现了帆船运动与城市主流的有效衔接。
青岛是一座充满活力的海洋城市。中国8所顶级高校的加盟和集结,将中国青年族群的目光聚焦于帆船运动,聚焦于青岛。2016第一届全国名校大学生帆船训练营暨帆船赛的创办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方面,在地域上实现了从青岛向全国的辐射,将青岛先进的帆船普及理念推向全国。另一方面,在层次上实现了从小学到大学教育阶层的全方位拓展。高校训练营的举办,不仅在校园中推广帆船运动和航海文化,还将激发青年人对帆船运动的热情与对海洋的探索欲望。
三、推动海上休闲体育运动与教育、旅游等多产业深度融合,试水国内修学游市场,以供给侧改革思维助推体育产业率先破发力。青岛是国内近现代帆船运动的发源地之一。帆船运动在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帆船运动已有百年历史。后奥运时代,青岛先后承办了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国际帆联世界杯帆船赛、国际极限帆船系列赛等国际重大帆船赛事,创立了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OP训练营暨帆船赛、城市俱乐部帆船公开赛等自主品牌赛事。
国际帆联主席克罗齐认为,青岛是亚洲引进和帆船赛事最多的城市之一,已成为亚洲帆船运动的领军城市。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在校学生和普通市民,通过“帆船运动进校园”和“欢迎来航海”两项普及活动,亲身体验帆船运动的魅力,加入这一阳光、时尚、健康的蓝色运动风潮。
组织举办2016第一届全国名校大学生帆船训练营暨帆船赛,也为青岛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带来了新思路。帆船运动通过这种形式,将体育、教育、旅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青岛“帆船之都”城市品牌的赛事资源和帆船普及优势,青岛旅游集团“青岛经典”旅游品牌进行高效整合,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修学旅游的发展。这种修学游最大的优势在于让学生们高校学习与社会休闲两不误,实现了教育和旅游两个产业市场的相得益彰。如今,我们通过帆船运动将两者很好地衔接起来,让三者完美融合。这也是对国家体育产业改革的创新和实践。
文 徐圆
[编辑: 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