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守护人全国劳模王炳交诗集首发 弘扬工匠精神(图)

2016-07-11 17:34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网7月11日消息 一座灯塔,四十年守候,团岛灯塔守护人王炳交是一名普通的航标工,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他,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享受劳动的乐趣,并时不时创作打油诗来赞颂劳动。近日,王炳交的劳模诗集新书首发仪式在青岛电子学校举行,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出席仪式并为新书做序。

  



  本次发行的劳模诗集的作者是全国劳动模范、青岛电子学校劳模学校校长王炳交。王炳交同志是天津海事局青岛航标处团岛灯塔塔长。1976年,他从家乡日照应征入伍,服役在北海舰队航标中队团岛灯塔, 在部队服役期间被评为海军政治部雷锋式五好战士、海军技术能手,获海军万米游泳冠军。到地方工作后,先后又被评为市劳模、优秀共产党员、青岛市十佳职业道德标兵、山东省劳模,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两次荣获全国金锚奖,连续16年被省市、部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团岛灯塔地处胶州湾咽喉要道,建于1897年,由德国人建造,1919年日本占领青岛后重建。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批准团岛灯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高16米,最顶端的水晶透镜,是灯塔的光源,也是整座灯塔的“心脏”。

  灯塔上端,内宽只有2米。狭小的空间里,王炳交每天曲身爬上爬下十几趟,把灯塔的外部、玻璃透镜和顶端的铜球全都精心擦拭和检查一遍。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36年。数十年来,团岛灯塔的发光、发声、发讯率年年超过部颁标准,从未因灯塔信号原因出过一起海上事故,被评为我国的一级灯塔。在王炳交同志的精心“呵护”下,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灯塔,却连一丝灰尘和油污都没有、精美得如同一尊水晶工艺品的透镜。

  他夜以继日的坚守岗位,保证灯塔工作正常,为航行船舶提供安全保障。在团岛灯塔这个巴掌大的地方,王炳交从一个不懂事的高小毕业生,变成受人尊敬的山东省劳动模范。

  这座拥有百岁高龄的老灯塔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现在已经集声光无线电等导航设备于一身,是一座具有现代化水准的灯塔。为了让各种设备更好的工作,十几年来,王炳交进行了大小十几项革新改造,大大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经费,被评为“能工巧匠”,作为一名只有小学文化的工人,十分的难能可贵。2005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工作之余,王炳交喜欢写东西,尤其喜欢创作为工友们所喜闻乐道的打油诗,被大家称为是一位苦中作乐的“诗人”。他写的打油诗充满了乐观的情怀:“灯塔条件特别差,海雾潮来风浪大。恶劣天气经常化,小咬蚊子更可怕。困难虽然特别大,航标工人全不怕。任凭风吹和雨打,奉献青春和年华。”王炳交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航海事业。

  本次发行的诗集,正是将他十几年来所创作的打油诗结集成册。诗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并且充分体现了我国工人阶级扎根一线、刻苦钻研产业技能的优秀品质。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表示,王炳交同志通过朴实自然的文笔和对当代社会的透彻观察,将他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做了充分的展示。他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但同时又高于生活。他用自己对职业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巧妙地淡化了一些苦难与悲伤,而将所剩的光明与微笑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人们。他对社会的思考更是涵盖了多个方面。他赞美社会的美好与国家的强盛,爱国之心跃然纸上。在王炳交的眼中,社会建设需要积极的态度,人生追求更需要向上的动能,正如他所说的:“用心灵去拥抱自己的追求,我会穷毕生精力,矢志不移。”

  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王铨表示,在国家大力推行产业升级换代的新时代背景下,更加需要“劳模精神”、“振超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注入。王炳交同志作为深入到职业教育一线的青岛电子学校劳模学校的校长,用实际行动向广大师生们诠释了:无论在哪个时代,德才兼备、德技双馨的劳动者一直都是被社会尊重的人,都是人民群众心中最美的人。

  记者了解到,青岛电子学校去年5月成立劳模学校,劳模学校成立后,该校学生定期去王炳交工作的团岛灯塔学习,经常与王炳交交流劳动感想,该校学生们深受王炳交积极乐观、热情向上、不怕吃苦的劳动精神影响,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劳动。“希望广大职校学生,以王炳交同志为楷模,把握大好年华,抓住时代机遇,致敬劳模先锋,弘扬工匠精神,做出更加优异的成绩。”青岛电子学校校长崔西展说。

  文/图 游潇

   [编辑: 董芳]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