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老大食堂引来上班族 10元一顿老人也觉得贵

2016-07-28 13:52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食堂工作人员打饭





  自2009年12月起,由政府兜底、社会化运营的助老大食堂项目在岛城遍地开花,7年时间 ,236家助老大食堂建成投入使用。“顿顿不重样,老人吃得香”,一度是外界对助老大食堂的评价,这项旨在解决老年人吃饭问题的惠民举措落地之后为不少家庭解决了居家养老难题。然而,近期记者走访了市区的多家助老大食堂后发现,食堂叫好难叫座,个别食堂里的年轻食客甚至比老人还多,惠民举措有些“跑偏”。并且,部分社区遭遇了发展瓶颈,一些助老大食堂面临运营困难甚至无奈关门的窘境。

  一天送餐只两份

  作为市内第一家慈善助老大食堂,2014年市慈善总会支出90万元善款为香港花园社区助老大食堂在内的市内三区六家社区老年食堂购置厨具、餐桌、餐椅等设备设施,缓解食堂运作的经费压力,解决社区老年人就餐难的问题。为此,记者探访的第一站便来到了香港花园助老大食堂。午餐时间,记者走进香港花园社区助老大食堂,热气腾腾的菜品陈列柜摆放着6种菜品,两荤四素,供食客选择。米饭和稀饭在一旁陈列着,看上去刚刚出锅不久。然而令记者奇怪的是,明亮整洁的餐厅内十几张桌子空无一人,只有一位食堂师傅在等候食客上门。

  食客都去哪了?“现在老年大学都放假了,来吃的人比以前少了点。”食堂师傅告诉记者,目前食堂工作人员只有他自己,不光做饭,打饭也都是师傅一个人。餐厅同样也对社区及附近职员开放,不同的是,老人购买10元一份的套餐,社区及附近职员则需花费15元。

  这时,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前来取餐,食堂师傅拿出一次性环保餐盒,将两素一荤三个菜、一份米饭打包装好两份,递给了取餐的社工。“两个人是吧?”社工向师傅确认道,师傅点点头,并交代了两人的家庭地址。交谈中记者了解到,他是给社区内订餐的老人送餐。“每天都送,有时候两三份,多的时候送五六份。”

  上班族都跑来吃

  在相距不远的汕头路社区,记者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热闹场景。汕头路社区助老大食堂不仅有6张桌的普通就餐区,还有12人座的雅间,就餐环境舒适。与香港花园社区一样,汕头路社区助老大食堂也是由阳光暖情社区服务中心运营。正值午餐时间,不少附近居民都到此购买面食,甚至还排起了队,其中不乏年轻人。当天供应的面食有韭菜盒子、馅饼等,不少食客选择打包带走,鲜有人坐下吃饭。

  “我就在这附近上班,这里干净又实惠,所以经常到这来吃饭。”在就餐区,正在用餐的孙先生告诉记者。由于餐厅实行预存卡消费制度,孙先生就购买了这里的充值卡,每次充值50或100元不等的金额后,便可购买餐点。“像我这样打两个韭菜盒子,才四块钱。稀饭免费,管饱。真的很实惠。”孙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平常在外面餐厅吃饭最少得十几块,在助老食堂吃既省钱,又无需担心卫生问题。餐厅既供应10元一份的盒饭套餐,也供应价格灵活的花样面食,加上免费提供的汤粥,颇受食客的喜爱。

  差价开放给学生

  在开办最早的南山社区助老大食堂,记者体验了一番助老大食堂的服务。午饭时间到了,老人们陆陆续续前来就餐,8张小桌拼成的4张就餐桌前,老人们齐聚在一张就餐桌吃饭,有说有笑好不热闹。社区主任逄玉芳张罗着给老人们端菜端汤 ,一边告诉老人们一会会有辖区托管班的学生过来吃饭,请老人们控制好用餐时间。

  午餐是西红柿炒蛋和丸子套餐。老人们自带着餐盒,将吃不完的米饭和菜装进饭盒带走,餐盘里除了菜汤什么也没剩下。在老人们吃饭的同时,接连来了三四位老人到食堂打包饭菜回家吃。不一会儿,七八位老人们用餐完毕,餐厅又重回平静,餐厅工作人员忙把餐盘碗具收拾干净,等待着小食客的来临。12点多,二十多个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食堂。同样的套餐,老人只需6元,而社区工作人员和托管班的孩子们都是每人8元一份。

  “餐厅办了这几年,压力真的太大了,要不是看着我们社区主任人好,真不愿意在这干了。”食堂工作人员刘大姐告诉记者,“现在什么都涨价,但是老人的用餐价格我们一直保持在6元,精打细算还赔钱。”虽然一肚子苦水,但是刘大姐表示只要有老人在此用餐,食堂就要一直办下去。

  没开多久就倒闭

  晶华社区,是原四方区嘉兴路街道办下辖的社区之一,2011年9月22日,一处社区助老大食堂在这儿正式启用,面向社区内的困难、独居、“空巢”等老年人提供午餐配餐送餐服务。略显奇怪的是,过了没多长时间,这项便民的服务就停了。

  7月23日,记者进行现场探访时,食堂的大门依然紧闭着。住在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这个食堂早就关门了,“好像开了没多长时间”。据晶华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食堂之所以暂停服务,主要是因为“赔本经营”。该负责人说,社区助老大食堂开放后,前来吃饭的老年人并没有多少。因为缺乏市场需求,食堂的经营成本压力很大,最终只能暂停服务。

  采访中有居民说,老人去食堂就餐的很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饭菜不合口味。“一份午饭8块钱,感觉价格有点高,而且饭菜的花样少。”今年70岁的孙大娘说,她老伴已经去世了,子女因为忙工作,午饭就她一个人吃。“其实,建个社区食堂是好事儿,给我们老年人提供了方便。但问题是,一定要让老人们认可它。”

  1 10元一顿,有人嫌贵

  “以前有两个老伙计跟我一起来吃,最近这两年都不来了,主要是菜也不好了,不愿意来。”在市南某社区助老大食堂,正在吃饭的李老汉告诉记者。据他讲述,助老大食堂现在的菜品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和大食堂刚开业时有些许差异。“以前食堂是做好了十多个菜让你自选,摆成一排,想吃什么选什么。两素一荤加主食管饱10元钱一份 ,吃的人还挺多。”李老汉说,便宜的套餐不仅吸引到了老年人,连附近的上班族也有不少赶过来吃饭。几年来,菜品数量越来越少,花样也逐渐单一。

  “说到底,有多少老人舍得花钱出来吃的?大部分都有一家子要照顾,要么就精打细算为孩子存钱。”李老汉反问记者。据他讲述,李老汉与老伴都属于退休职工,退休金较高,儿女事业有成,无需二老挂念。“一个月的退休金光吃是吃不了,所以10块钱一顿饭我还能接受。但是换了别人就不一定了。一顿饭的费用还是有点高了。”

  谈及不去吃的原因,东山社区的一位老人也道出了心声:一方面自己还能买菜做饭,另一方面一顿10元实在是有些承受不起。随后,记者来到东山社区助老大食堂。工作人员称以前是10元,现在只收9元。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可以提供上门配餐服务,但是每顿饭要加2元的外送费。“以前每餐要10元,即使是现在的每餐9元,对我们这些普通的老年人来说,也是有点贵的,于是就没去吃。如果能像别的小区每餐8元的价格,还能接受。”东山社区一位宋奶奶说告诉记者,她以前也没听说过能够提供外送服务。

  2 运营压力大,社区吃力

  在采访中,不少社区“当家人”告诉记者,“助老大食堂可以帮助那些午饭没有着落或者存在困难的老人解决一块心病,而且,还能让老人感受到来自社区的一种温暖。但是,在实际运营中,助老大食堂又面临诸多困境。”据了解,社区助老大食堂的最大心病在于定价。青岛市开办助老大食堂以来,就餐价格在6元~10元之间不等,但恰恰是这4元之差,老人并不买账。“这几年物价持续上涨,肉菜油价格都很高,但是我们的午餐每顿只收6元钱,收支不平衡是目前最大的困难。”南山社区居委会主任逄玉芳告诉记者,从2009年开业至今,就餐价格只涨了1元钱。“不涨钱的话,收支难平衡,涨钱的话怕老人接受不了,失去了便民的意义。”在物价上涨的大环境下,成本倒挂,社区只得经常贴补食堂。

  3 工资低,留不住厨师

  叫坐率低,那么食堂工作人员的工资又如何呢?“以前我就是做厨师行业的,食堂开业就到这来工作了。也有好多同事干了一段时间就不干了,觉得挣钱少。”今年35岁的王先生是某社区助老大食堂的厨师长,谈及到社区助老大食堂工作的原因,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主要看中了社区工作下班时间较早。“在外面的商业店铺我挣得比这多得多,但是要工作到很晚,回到家就已深夜,这里下午两点就能下班了。”王先生说,每天中午一点午餐时间结束,接着食堂工作人员用餐,随后收拾一下厨房,清点好食材等便可下班,下午时间王先生可以接上幼儿园的女儿放学,并陪伴孩子玩耍。“工资低,但是有时间陪孩子,我也打算干下去。”王先生说。

  王先生的工资低并不是个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社区食堂工作人员工资目前属于低水平,有的月收入仅1200余元。即使在社会机构运营的助老大食堂,厨师的月工资也比同水平的商业店面低一些。低工资待遇使得社区助老大食堂难以留住厨师人才,缺乏人手。

  展望:政府兜底很关键

  在探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政府兜底在助老大食堂运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助老大食堂主要采取非营利性、政府主导的运作模式。以全市率先推出助老大食堂专项资金补助的李沧区为例,该区对助老大食堂的运行补助进行了详细规定:纯城市社区和村改居社区,助老大食堂通过新建、改扩建或从现有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及日间照料中心调剂使用的,按照用房面积70~90平方米、91~110平方米、111~150平方米,原则上每年分别给予1万元、2万元、3万元的场地补助;通过租赁、借用等方式取得房屋使用权的,使用期限要达到3年以上,每平方米每年给予最高260元的租赁补贴。人工、水、电、燃气,区财政每处每年给予8万元补助,困难老年人用餐、送餐补贴据实补助。

  有了专项资金补助,李沧区助老大食堂少了许多后顾之忧,甚至还能有所盈利。百通馨苑助老大食堂样便是这样一个模范。百通馨苑助老大食堂是李沧区开办较早的两家大食堂之一,自2013年12月份开业至今,每顿饭保持着一只虾的传统,两菜一汤搭配花样主食,吸引着老年人在此就餐。“这一个月相对少些了,孩子们都放假了,一些老人照顾孩子便不过来吃了。”在百通馨苑助老大食堂,社区居委会主任钟仪洁告诉记者,餐厅采取月充值模式,预想到暑假到来,许多老人便没有充值。

  “现在每天过来吃饭的能有二十来个。有的也带着孩子来吃,每顿每人一只虾,老人们都很喜欢。”说着,盛好的餐盘端了上来,一只红色的大虾赫然在餐盘之上。“俺在这吃了好几年了,菜、虾都很新鲜,政府办的,俺放心。”吃饭间,李阿姨告诉记者,8元一份的午餐好吃不贵,她每天都来吃。

  谈到区财政给予的8万元补助,钟主任介绍说:“食堂坚持每天为每位老人提供一只新鲜大虾,周五还会为7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的包子水饺等。”在社区的监督下,助老大食堂不仅保证了饭菜质量,还利用盈余资金每周五进行举办公益用餐服务。

  有专项资金扶持的李沧区,助老大食堂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方面的难题较少,甚至仍有余力落实惠及他人。而一些经营不善的助老大食堂似乎都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食堂运营成本高、补贴政策到位较慢等原因导致一些运营能力不足的社会机构采取削减成本的经营策略。而成本的削减导致在菜品选择上受限,菜品数量和质量随之下降,同时,食堂工作人员收入低,压力大,导致人才流失。这又导致了成品菜品质量下降,造成食客不满,从而使食客数量减少。食客数量减少必然带来食堂收入的降低,更加加剧运营压力,形成新一轮的恶性循环。

  文/图 城市信报记者 曹红红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