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潺潺绕,杨柳依依垂……感受蓝天、清水、人居相融一体的和谐画面,无疑是人们向往的生活。位于大沽河畔的李哥庄镇,拥有27.7公里的沽河岸线,6000多平米的水面,30多个村庄滨河而居,140多个湾塘星罗棋布,有着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
如何保护利用好水资源,让水成为小城市靓丽的名片,是李哥庄镇不断追寻的目标。近日,针对在部分村庄湾塘发现有村民倾倒垃圾的现象,李哥庄镇开展“农村湾塘集中清理月”活动,把湾塘环境保护作为农村环境整治的突破口,再次掀起了一轮环境卫生攻坚战。
找准病根才能去除“顽疾”。连日来,各管区村庄迅速展开了对村庄湾塘的调查摸底工作,对湾塘的总数、性质、是否占用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统计。
找准“病灶”就要对症下药。按照“全覆盖、见效果、重长效”的总体要求,各管区、村庄按照属地化管理模式,明确分工、任务和时间节点,利用一个月时间迅速展开行动,对湾塘内的垃圾进行整治清理,还原池塘本来岸绿水清的面貌。
8月15日,记者来到双京村,与半个月之前相比,这里的湾塘有了明显的变化。“看到湾塘整治确实不容易,清理之后,大伙也不好意思再往里扔垃圾了。”
三分治疗七分调养。为确保整治效果持久如新,李哥庄镇把村庄作为第一主体责任,负责湾塘的日常监管和保护;环卫所做好宣传,引导村民对垃圾定点投放、及时清运;综合执法中队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对随意填埋占用、倾倒垃圾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在上周巡查过程中,一辆农用三轮车随意将建筑垃圾倾倒在香港大街北段的铁路沿线,被城管队员当场拦获,并按上限标准进行了处罚。
不仅要还原其池塘的本来面貌,让湾塘重新发挥排涝、蓄水、景观功能。后期还要让有条件的村庄在护坡上栽种苗木,发展水产养殖、打造水上旅游景观,走出一条产业化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之路,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和整体形象。
黄家屯村金利源垂钓场就是最好的示范。这个位于黄家屯村东的垂钓场,拥有80多亩水面,养殖了鲤鱼、鲢鱼、草鱼等鱼类,水质清洁,环境优美,一场场垂钓大赛吸引了周边爱好垂钓的人前来应战。黄家屯书记孙焕成告诉笔者,“将湾塘对外承包出去发展垂钓,不仅维系了良好的生态,同时收入还可以用于下一步的管理、绿化和水的治理。”
金利源垂钓场的“变身”只是一个缩影。大屯社区的“荷塘月色”荷花池,风景如画的亲水池塘在炎炎烈日里给村民们带来了清凉,昔日废弃的湾塘变成环境优美的水生态景区。在纪家庄村,村东的一方600平方米的清水池内金鱼成群、荷叶成片,与河边的垂柳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三年前,这片清水池还是一个农村生活污水的直排大坑,如今被彻底清理改造后,修建起污水处理厂,排水口处流出来的清水可以直接浇地、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