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融合,五位一体,共育“双创力”人才

记莱西市职业教育中心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6-08-22 09:5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一体化育人是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当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公益性与资本逐利性的冲突是主要矛盾。那么,在校企合作上,学校与企业如何有机结合,既按学校所需培养了人才,又按企业所求提高了经营效益,实现双赢?

  近年来,莱西市职业教育中心依托校内实训中心与企业合作共建具有生产和育人双功能的新基地,探索出一条“学校与企业、专业课程与工作任务、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员工、就业与创业”五位一体办学之路。实现教师“双岗双责”提素质、学生“轮岗顶岗”提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双创力人才”。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获全国3金12银6铜;山东省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青岛市一、二、三等奖累计162个;毕业生双证书率100%,中高级资格证书取得率97%;近三年高职本科达线241人,达线率连年位居莱西市第一、青岛市同类学校前列;对口优质就业率98%。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创建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山东省职业高中(中专)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20多个青岛市及以上荣誉称号,学校被确定为全国千所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一体化”办学的认识与思考

  近几年,学校先后与企业开展过“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学校为学生解决了“出路”,企业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劳动力;但在合作过程中,企业需要提供实训场地和教学设施,需要增加材料成本、管理成本,直接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因而降低了企业的合作积极性。同时,在系统化培育人才方面也有着“不对接”、“不协调”、“不积极”等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那么,如何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让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系统化培养的全过程?如何将学校的设施设备、技术、师资、学生、研发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企业效益增长的势能,减少企业投入,提高企业办学积极性?又如何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在真实职场环境、真实岗位任务完成中有效地实现“理实一体”、“教学做一体”,更好地提高人才质量?如何尊重双方需求,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这些都是需要在校企深度合作中探索解决的问题。

  构建“五个”一体化创新点

  基于上述思考,学校着力推进五个一体化办学:一是校企共同打造既符合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又满足实践教学需求的“一体化”实训基地,实现校企一体化;二是将企业的工作任务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专业课程与工作任务一体化;三是把专业教师送进车间,把企业师傅请进课堂,实现教师与师傅一体化;四是把课堂推向企业,把学生送上岗位,实现学生与员工一体化;五是采取创业培训、跟踪指导、创业扶持,实现学生就业创业一体化。

  “一体化”办学的运作

  (一)学校与企业合一,共建一体化实训基地

  学校依托校内实训中心,发挥设施设备优势,与专业相关企业,共建具有生产与教学双重功能的“一体化”实训基地。

  定制招标。根据校企合作有关政策和人才培养要求,在深入调研企业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采取政府公开招投标,组织专家论证资格评审和综合评分,产生中标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如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由“青岛万强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800万元对学校原酒店服务与管理实训中心改造升级,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企业“鑫源阳光酒店”,每年提供专业发展基金不低于15万元,并承担共同育人的法定职责。

  信托经营。学校遴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具有市场潜力可以实现生产经营的专业实训室(实训基地),面向社会招募知名企业、行业名人为合作伙伴,开展市场化管理,让学生在真实职场环境中提升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双方就实训室管理、市场化经营、兼职教师聘任、学生实训等事宜协商签约。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独立承担经营业务所发生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如旅游专业创建的花艺室、旅行社、计算机专业的平面设计室、汽修专业的美容装潢中心等。

  (二)专业课程与工作任务合一,共建一体化课程

  为使专业教学与企业工作过程融为一体,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一体化课程,既能体现知识、能力和素养,又能体现工艺、技术和操作规范。

  企业调研,制定一体化课程标准。专任教师、企业技术骨干、行业专家组成的调研团队,深入行业、企业、高校调研,形成专业调研报告,根据各等级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提炼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方案,构建以项目为引领、以实践为主线的“公共平台+专门化方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开发一体化课程资源。近年来,共建共享全国50门数字化资源课程,6门获青岛市网络精品课程,12门获莱西市精品课程。开发校本教材31本,正式出版29本。构建数字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平台,师生可实现在线学习、互动交流。

  建用并重,推进一体化课程实施。出台《一体化课程实施方案》,在职业活动的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使专业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无缝对接,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三)教师与师傅合一,培养一体化教师

  “一体化”教师兼具教师和师傅素养,一方面负责为学生讲授轮岗顶岗期间所需的专业知识,管理学生;同时又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企业的运营、管理和员工培训。

  教师企业实践。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承担“双岗双责”。  

  师傅走进课堂。各专业聘请行业、企业等生产一线技能型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承担教学任务、教师培训、项目指导、专题讲座、课程建设等。

  (四)学生与员工合一,共育一体化学生

  建立技能人才校企共同培养机制,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要求“零距离”对接。在教室、实训室他是学生,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者;在企业、车间他又是员工,是产品的制造者。

  学做一体,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案》、《高效课堂愉悦学习实施方案》,重点推行项目教学、技能打包、仿真实训和情景模拟等行动导向教学。师生进工厂、下车间,全程参与企业各生产环节的实践活动,做中教、做中学,增长知识,锻炼能力。

  分期分批实战训练。从第二学期开始,按月度分层次、分批次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真刀真枪”的实战训练。通过五步培养法:“学生看师傅干、模仿师傅练、师傅带着学生干、学生练师傅看、学生完全顶岗”。第三学年到企业轮岗顶岗,参加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完全按企业对工人的要求上下班,真正做到学生就是员工,上课就是上班。

  (五)就业与创业合一,共育“双创力”人才。

  校企共同对学生进行岗位培训和职业指导,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自信培育。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组建文学、艺术、体育、社会实践活动等社团;在活动中,内化品质,外化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具备“三心三气”:有孝心、献爱心、立信心,自身树正气、与人讲义气、创业有勇气。

  创新创业自主设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生涯规划教育,新生入学后,组织学生到企业考察,听介绍、看现场、谈体会,进行职业认识;组织“专业与职业”主题班会、优秀毕业生报告会,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与动力;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定位和奋斗目标。  

  创新创业自强扶持。学校成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高二高三阶段为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项目推介、融资支持、网络信息等就业创业服务。支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和证件,开业登门祝贺,营业跟踪指导。

  文/图 孙澳丽 程绍旭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维]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国务院 教育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