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路100号不少"航天人" 神舟入太空他们更关注

2016-10-25 11:0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周口路100号院的部分居民。



  文/图 半岛记者 李晨

  “神州十一号升空了,真是太振奋人心了”“对呀,我们家一早就打开电视等着了,还和人一起倒数呢”……10月17日上午,神州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而在周口路100号院里,不少“航天人”都密切关注着“神十一”升空进展,这些“航天人”就是青岛前哨机械厂的职工,他们作为航天工业部的曾经一员,看到国家航天事业飞速发展也与有荣焉。

  过往事<<< 关注航天事,他们很骄傲

  我们这些人都不是本地人,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从五湖四海过来支援前哨机械厂建设的。”在周口路100号崭新的院子中,今年80岁的谷经顺告诉记者,有的人来自贵州,有的来自河北,但是来到厂里的人仍以沈阳居多,“因为当时沈阳的航空工业最发达,所以过来的人较多。”今年84岁的唐法丛1959年毕业于原北京航空学院(如今的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飞机制造专业,在沈阳工作4年之后就来到了青岛,在以前的航空工业学校担任工业基础课老师,1963年,航空工业学校改制成前哨机械厂,唐法丛就在机械厂里从事技术工作。这些远道而来的航天人来青岛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是刚来的情景他们仍历历在目。“我们刚来的时候,这全是苞米地,有的人找了好久才找到厂址呢!”从沈阳来的王志娟现在说话仍带着“东北腔”。

  走进周口路100号院,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右侧墙面的精美浮雕。周口路100号院是前哨机械厂宿舍,属于航空工业部的下属部门,浮雕上描绘了中国航天工业的发展史。而前不久,洛阳路街道开展楼院整治项目,使周口路100号院“焕然一新”。“我们是真高兴啊,浮雕、小院都弄得那么好,我们在外头坐着也开心!”周口路100号片长、今年72岁的刘玉芳说道。

  17日上午,神州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着实让院里的老航天人们兴奋不已。“我们一大早就打开电视关注了,真是太振奋人心了。”谷经顺笑着说,院里的老人们经常坐在一起谈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我国现在的航天发展仅次于美国、俄罗斯,现在连歼31都有了,我们真是倍感骄傲。”

  新鲜事<<< 有事发“暗号”,全楼都知道

  刘玉芳告诉记者,在他们院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只要是独居老人,如果谁家有啥急事,就可以敲敲自家的暖气管子,这样楼上楼下都能听得到,到时候大伙还能一起帮忙。“我们楼里老年人非常多,他们都开玩笑说我们这是‘老年公寓’,儿女们大多不在身边,所以我们这些老人们就需要相互帮助。”刘玉芳说,“这个暗号还真挺管用,还帮助了不少人呢!”

  “4号楼的老郎患有心脏病,有一次他在家突然发病了,就敲敲暖气管子,结果邻居们听到了就赶过去帮忙,合力把老郎送到医院这才都放心下来。”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刘玉芳告诉记者,这个“暗号”不仅帮助了别人,还维系着邻里之间的感情,“5号楼有对夫妻,孩子早就给他们在外头买了大房子,可他们就是不去住,就是偶尔去打扫打扫卫生,就是觉得我们院子亲哪!

  热心事<<< 工资本给邻居,那是真信任

  在一起相处了半个世纪之久,院里的居民们彼此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地走到了现在。“王喜山是我的对门,他们两口子身体都不好,我们就经常上门照看。”谷经顺告诉记者,吃喝拉撒基本上他们夫妻都会管,而王喜山夫妇也对谷经顺夫妇格外信任,“我已经给他们取了十多年的工资了,他们的工资本都给了我,我们都是老同事、老邻居了,彼此没的说。”

  而已经担任周口路100号二十多年片长的刘玉芳更是院里的热心人。“我们院里有啥事叫她她都帮忙,从来都不推辞。”今年65岁的秦月华说道。“去年5月份,6号楼的秦德春摔到了地上,她女儿早上发现后赶紧给我打了电话,我急忙赶过去和他闺女一起把他收拾利索了送上120,这才放心离开。”刘玉芳说道。

  今年78岁的赵咏兰的老伴患有帕金森症,经常动不动的就掉到了地上。“我这么大年纪了,真是扶不起来他,多亏了陈学森、王万增来帮忙,要不然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 背景资料 ]

  前哨机械厂宿舍


  周口路100号院为前哨机械厂宿舍,建于1982年,1984年居民入住。全院一共6个楼座,共有182户居民。院里的居民们认识有半个世纪之久,他们彼此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就像是一家人。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刘晓明]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