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愿干柳编面临失传 传统老手艺盼传承

2016-11-02 10:28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开栏语

  柳编、剪纸、定秤、花边、打银器、缝布老虎……这些传统老手艺曾经是一个时代的见证,留给人们太多的回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这些老手艺逐渐被人们所遗忘。然而,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或是某一个安静的小乡村,还有这样一群老手艺人,他们坚守着一分行当和责任,用生命全力守护那些印证时代变迁的符号。在此,半岛都市报《墨城新闻》将推出《寻找老手艺》系列报道,通过老手艺人的故事,来找寻他们身上那份最真实的感动。

  [ 寻找老手艺 ] 

  文/图 半岛记者 李春燕

  一把锥子,一根根柳条,在一双布满老茧的粗糙双手的精巧编织下,制作出了一件件形态各异的精美柳编制品。10月31日,记者来到即墨市金口镇山阴村探访,近距离感受了柳编的独特魅力。记者了解到,柳编曾经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红极一时,但是近几年由于需求锐减,利润低,柳编手艺无人传承,目前正面临失传。

  山阴村曾是远近闻名的“柳编村”

  高玉平是金口镇山阴村一个普通的农民,他所在的村子便是在当地非常有名的“柳编村”。据悉,在上世纪七八时代,山阴村大部分村民靠柳编养家糊口,特别是簸箕、升、笸箩等柳编更是名扬方圆十里八乡。10月31日,记者来到高玉平家中探访,只见他家屋里面到处摆放着各种柳编制作的簸箕和升。“这些都是做好的簸箕,准备拿到附近的集市上去卖。”高玉平告诉记者,制作柳编很有讲究,为了保证湿度,他们必须在地窖里制作。随后,高玉平带领记者来到村外一处一米多高的地窖里,只见里面大约有2米多高,4平方米大小,不仅狭小阴暗,而且很是潮湿,两位六七十岁的老人正在里面制作柳编,旁边摆满了一堆堆泡好的柳条,还有一些制作好的柳编成品。

  “柳编制作对温度的要求非常高,不能透风,还要潮湿,而地窖的温度和湿度适合,这样就很好地保证了柳条的湿度,否则就会变干变脆容易折断。”高玉平告诉记者,柳编工艺看起来简单,前期准备却很繁琐,泡料、整理、截料、再泡料、加工……“就拿泡料来说,首先要泡3遍,然后必须过一宿,要不制作的时候柳条心发脆,容易折断。而且季节不同,对柳条的要求也不同。尤其是夏天温度高,泡好的柳条必须当天编好,否则容易长毛变色发黑。”说到编织的工艺,已经编了30年柳编的高玉平如数家珍。

  常年蹲地窖,落下一身病

  “一年除了春节和秋收,每天早晨4点就来地窖干活。”高玉平的哥哥高玉滋告诉记者,即使这样忙碌,一年的收入也差不多只有2万元。高玉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做一个簸箕需要一天的时间,而成本却很高,柳条都是从临沂进货,每斤5.5元,一个簸箕就需要3斤多柳条,再加上尼龙绳、簸箕腿、“舌头”等辅料,成本差不多就要30元,而簸箕在集市上只能卖100块钱左右,这还不算人工费。

  “利润很有限,但是常年在地窖里低头干活,腰腿都落下了毛病。”说着高玉滋把双手伸了出来,记者看到这双手非常粗糙,关节已经变形,上面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口子。“手指关节劳累受潮也都变形了,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手指头还发麻疼痛。”高玉滋告诉记者。

  年轻人不愿干,柳编面临失传

  高玉滋说这点苦还不算什么,最让他心痛的是柳编的现状。“30年前俺们村有70多家干柳编的,现在专业也就我和俺兄弟还有侄子三个人在干了。”高玉滋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现在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高了,而用柳编的人却越来越少了。以前麦收都是用簸箕扬麦子皮,现在有了专业收割机,根本就不需要簸箕了。

  “以前村里家家户户都会柳编,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嫌弃挣钱少还辛苦,都不愿意干柳编,目前村里只有五六位60多岁的老人一直坚持在做。”山阴村党支部书记黄良显告诉记者,柳编是祖辈传下来的老手艺,做出的东西也好看实用,希望它能永久流传下去。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刘晓明]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柳编 手艺 即墨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