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交警体验"马路人生" 下车两分钟冻得打哆嗦

2016-11-25 07:3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图 半岛记者 尹彦鑫

  要说车主遇到什么事最烦心,发生交通事故应该排第一。随着岛城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交通事故也频繁发生,事故处理科的民警往往忙得晕头转向。11月23日晚上,记者跟随李沧交警大队事故处理科民警于文超体验了一把事故处理,在寒冷冬夜从警车里出来不到2分钟全身就被冻透,何况处理一起事故少则十几分钟多则一两小时。交警部门提醒,为避免轻微交通事故造成道路拥堵,车主可走快速理赔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现场一

  摩托车伤人

  没有保险犯了愁


  23日19时40分,李沧交警大队指挥中心通过对讲机呼叫事故科民警于文超前往文昌路中南世纪城附近处理一起摩托车伤人事故。记者跟随其赶到现场后发现,在与文昌路相交的一条东西路上,一名行人倒在地上起不来,一辆鲁G牌照的摩托车也倒在地上,驾驶员在与伤者交谈。

  询问伤者情况后,于文超让摩托车驾驶员拨打了急救电话,随后120急救车赶到现场将伤者送往医院。摩托车驾驶员提供了驾驶证,民警查验后确认驾驶证没问题对现场进行了勘验,并绘制了事故现场示意图。由于涉及伤人事故,于文超将摩托车驾驶员带到李沧交警大队事故科做笔录。驾驶员称当时正在去单位上夜班的路上,由于事发路段没有路灯,并且伤者穿了一身黑色衣服站在路边不动,等自己走到跟前时发现已经来不及了。

  司机说,虽然自己有驾驶证,车辆也有牌照,但摩托车一直没有审验,车辆也没有保险,因此所有费用只能自己承担。民警建议驾驶员尽快到医院与伤者协调并垫付部分医药费,一个多小时后这起事故告一段落。

  现场二

  为了一口气

  小刮擦叫来交警


  21时40分,在九水东路与黑龙江中路路口发生一起刮擦事故,一辆白色别克车与一辆公交车争道抢行蹭在了一起,接到报警后于警官赶到现场。“我走得很正,公交车非要抢行就蹭在了一起。他为什么非要别过来?太气人了!”别克车的女司机对于警官说。经现场检查,白色别克车的后视镜与公交车有接触,民警让女司机将后视镜折叠一下倒车,将两辆车分开。记者发现,后视镜刮擦痕迹几乎看不出来。

  “几乎没有刮擦痕迹,你们协商一下吧。”于警官调解说。“我就是气不过这辆公交车抢行,事故也不大,让公交车司机道个歉就行了。”女司机说。最终在民警的调解下,公交车司机道了歉,事故处理完毕。“非常抱歉,大冷天的还要麻烦你们来处理这点事。”女司机和公交车司机对于警官说。

  



  19:45

  23日19:40,文昌路中南世纪城附近发生摩托车伤人事故。约5分钟后,李沧交警大队事故处理科民警于文超赶到现场处理。此时,气温已经下降到-2℃。

  



  20:10

  处理完现场后,由于涉及伤人,于文超将摩托车驾驶员带到李沧交警大队事故处理科做笔录。

  心声

  交警出警慢?

  有苦倒不出


  不少车主有时会感觉交警赶到事故现场的时间比较长,有时候需要等半个多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严重浪费自己的时间。记者向于警官反映这一情况后,于警官表示也非常无奈:“有时两个事故现场隔的距离比较远,有时报警事故比较多,都会影响我们赶到事发地点的效率。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段,这两种情况同时发生,更延长了民警赶到事故现场的时间。”

  “接警后,我们都会亮起警灯往事发地点赶,在这个过程中按照法律规定警车是可以不受标志标线和信号灯约束的,但有些司机看这种‘特权’不顺眼,不仅不给警车让路,我们超车过程中他们还故意别警车,非常令人气愤。”于警官说,“按照规定,这种行为是要受处罚的,但我们着急往事发现场赶,一般没时间处罚这些司机,同时我还要建议如果是轻微刮擦事故,驾驶员尽量选择快速理赔。”

  于警官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10年在唐山路靠近重庆中路的位置,两辆摩托车迎面相撞,其中一名驾驶员受伤较重,而另一名受伤较轻的驾驶员扶起倒地的摩托车逃逸。于警官赶到现场后,通知急救车前来救人,随后展开了追寻肇事逃逸司机的工作。“到医院对伤者进行询问时了解到,伤者一家人来青岛打工,家里没什么积蓄,孩子也还很小,当时非常同情他们,就将身上的500元钱拿出来给了伤者家属。”于警官说,“我们也是靠工资吃饭,多了也拿不出来,就只能意思一下了。”像给伤者钱这样的情况,于警官和同事们都做过,少则二三百,多则五六百,都是民警帮扶弱小的心意。

  



  21:50

  21:40,九水东路与黑龙江中路路口,别克与公交车争道抢行发生一起小刮擦事故,接到报警10分钟后于文超赶到现场,经协调,双方达成一致。

  ■记者体验 下车两分钟,冻得打哆嗦

  23日晚,李沧区刮着大风,室外温度更是达到了-3℃,在4个小时的随警采访过程中,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冻人”。为了寒夜出现场记者特意穿了全身的过冬装备,秋衣、加绒毛衣、长款防寒大衣全穿上了,但到达现场下了警车,在马路上站了不到2分钟,记者全身就被冻透了,回到车上后直打哆嗦。处理一起最简单的交通事故也要10多分钟,复杂一点的一两个小时都要在路上,这种温度下穿什么衣服都会被冻透,事故处理民警的艰辛可想而知。

  记者在跟踪采访拍照时,拍几张照片就要赶紧将手伸到口袋里取暖,而民警却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准确绘制现场的示意图。

  “我们处理事故在路上进行勘察时不仅要顶着寒风,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观察路上车辆。”自2005年成为一名事故处理民警,于警官这十多年感受最深的就是安全问题,“在马路上不一定会遇到什么样的司机,你不能指望着他们观察你,你要注意他们,有好几次出现场过程中,车辆几乎是贴着我的衣服开过去的。”

  “客观条件的恶劣我们都能克服,但最伤我们心的就是,有的事故司机对我们工作不理解,我们好言相劝,耐心调解之后还落下偏袒的名声。”于警官说。记者了解到,由于司机在事故责任认定方面不专业,在民警做出责任认定后,一些司机认为自己吃了亏,往往对民警冷言相对。

  工作白加黑

  失眠是常态


  很多人对事故处理民警的工作强度不太了解,记者通过与他们交流后了解到,每四天一个通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的。四天一个通班是什么意思呢?“以周一为例,如果周一值通班上路处理事故,也就是‘白加黑’,周二白天还要继续上班对前一天的事故进行处理,这就是要连续工作32个小时,到了周五,第二个通班又开始了。”于警官解释道。

  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事故处理民警都“偏爱”失眠。“由于工作黑白颠倒,事故处理民警的精神高度紧张,经常会莫明失眠,去医院检查,一点问题没有,但精神状态非常差。”于警官对记者说,“更令人难受的是,晚上睡着睡着觉突然惊醒,为什么呢?因为梦见自己的手机响了,打开手机一看,什么电话都没有!这样的次数多了,就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精神衰弱,没有速效药,只能好好休息,可是工作性质又不允许。”

  23时许,记者结束了4个多小时的采访,临走时于警官对记者说出了发自肺腑的一句话:“看了太多事故,我们真心希望发生导致家破人亡的事故少一点,再少一点。司机在路上应该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千万不要存有侥幸心理酒驾或疲劳驾驶等。”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马路人生 打哆嗦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