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汪汪泊村为村民修建了音乐喷泉。 图二:张家烟霞村干净整洁如城区的路面。 图三:姜戈庄村依托玫瑰小镇打造玫瑰旅游休闲村庄。
文/图 半岛记者 高晓飞
笔直整洁的柏油马路,景色秀丽的村庄环境,朗朗上口的村规村歌,熟化于心的文明道德……11月21日,青岛市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现场会在即墨召开,与会嘉宾参观了部分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对即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予以肯定。即墨市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为什么能在青岛相关区市脱颖而出?近日,记者实地探访经济开发区、龙泉街道、灵山镇、温泉街道等6处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探索即墨美丽文明村庄建设之路,看村庄立足自身特色,以品牌立村、文化铸魂,创建“五美十个一”,带动全民打造美丽文明乡村。
品牌和文化,烙印村庄文化韵味 沿街小花园里时令花朵正绽放出美丽颜色,主路旁不同品种的竹子点缀着整齐划一的屋舍,村史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老物件等图文并茂地呈现村庄历史……走进温泉街道西杻河头村,村庄里随处可见竹形态和竹文化元素,无一不在诠释着“竹泉西杻”的品牌定位。
“西杻村辖区内有钱谷山和钱谷山生态庄园的先天资源。因此,我们将村庄特色产业定位为‘生态休闲旅游’,计划打造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西杻河头村党支部书记张正秀告诉记者,在此基础上,村庄综合了产业、文化等要素,提炼形成了“生态原乡,竹泉西杻”的特色品牌,并聘请专业设计团队,设计了Logo标识及品牌文化宣传语,西杻村有了响亮的“名片”。
“这是即墨建设的一处缩影。”即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韩树勋介绍,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即墨市把握“品牌立村、文化铸魂”两大着力点,鼓励村庄深挖村庄历史,根据本村的自然资源、产业、人文等方面优势,找准发展方向,一村一品牌,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比如,灵山镇姜戈庄村确立了“浪漫休闲旅游”的产业定位,龙泉街道柳林村以“清风柳林”为品牌,将村庄打造成以“龙泉·记忆”为主题的民俗文化风情村;汪汪泊村围绕“幸福汪汪泊”品牌理念,利用靠近一汽大众和一汽解放的优势,规划建设集餐饮、休闲、采摘于一体的滨河风情植物园……
记者发现,在建设美丽乡村的探索中,即墨市十分注重村庄特色文化的引领和聚核效应,以“传承历史、延续文脉、现代文明、新兴文化”为目标,围绕本土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宗族先贤、特色产业等方面,进行系统挖掘整理,并通过不同载体加以呈现,进而升华村庄精神和村民品格,最终呈现出乡村的独特文化“神韵”。
村庄“五美”创建,提高美丽品位 在经济开发区考院村,年过花甲的好女婿殷相瑾21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岳母的孝行,早已成为村民们学习的榜样。7000多个日夜,7万多次翻身,殷相瑾从没睡过一晚安生觉。“俺的辛苦能换来老人身上干干净净,精神状态好,俺就十分高兴了。”殷相瑾说,自己待老人好,以后儿子也会待自己好。除了好女婿,考院村还有好婆婆、好媳妇、幸福家庭等等。
“今年村里进行了好人好事上墙,介绍村民身边孝敬老人、团结邻里、热心村庄集体公益等道德模范的故事。”考院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管敦跃笑着说。无独有偶,记者在张家烟霞村也看到道德模范的故事被挂上街头。“现在,俺们村村民人人争当楷模,人人争做好事。”张家烟霞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张敦正高兴地说。
“‘五美’浓缩起来就是‘三美’,村庄美、家庭美、村民美;分解开来,就是从入村时目光所及的村庄美,到街巷美、到家家户户的庭院美,到和谐家人与邻里的家庭美、再到人人心灵美。通过层层美,最终打造出美丽文明乡村。”韩树勋告诉记者,围绕村民们关心的事,让村民们都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固化文明生活方式,将文明建设渗透到村民生活中,逐渐改掉陋习。
建设“十个一”,深化人文内涵 探访中记者了解到,为创建美丽乡村,即墨曾多次组织人员到外地学习。最终,即墨根据自身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特色,总结出“生态、环境、人文”同治共美的创建理念,“品牌立村、文化铸魂”的着力点,并以“大美生态、优美环境、和美人文”为突破点,以“十个一”为载体,探索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这里原本是一片坟地,旁边是九龙河,也是有名的臭水沟,经过动员,村里将坟地迁出建成了休闲健身的幸福公园,将九龙河清淤安置假山打造成了景观河。”在灵山镇姜戈庄村,灵山镇党委书记修振爱指着河中栽植荷花的水缸说,“看,这些是村民自己主动把家中的水缸捐出来装点景观河的。”据悉,村民自发出工2万多人次,累计节省建设资金300多万元。虽然是村级公园,但在全村上下共同的努力下,绿草茵茵、玫瑰相伴,丝毫不逊于城市公园。
“姜戈庄村紧挨玫瑰小镇,因此我们制定了‘浪漫休闲旅游’的产业定位,和‘浪漫玫瑰地,最美休闲村’的村庄品牌,并发展玫瑰藤编、玫瑰馒头等等周边产业,为村集体和村民都带来效益。”修振爱描绘着姜戈庄村的发展蓝图。如今,这份村庄发展蓝图就张贴在村庄永久性宣传栏上。同时,“十个一”载体中,还包括一套标识系统,大到村庄Logo小到路标,都反映村庄的历史文化,“不要形式,不为刻碑而刻碑,而是要处处渗透文化,教育村民文明理念。”
记者在探访中发现,温泉街道西杻河头村、经济开发区张家烟霞村都建设了村史馆,馆内陈列着印有毛主席头像的茶杯笔筒等老物件,配以图片、文字,展示了村情村史等内容,构建了村民集体记忆场所。不少村民参观后感叹道,“原来咱村还有这样的历史和故事啊!”在经济开发区考院村,村里建起了文化礼堂,配有舞台。记者探访时,大爷大妈们正在弹唱即墨的传统地方戏剧种——柳腔。这便是“十个一”载体中的每村一座综合文化中心。
记者采访了解到,从2016年开始,即墨按照“示范带动、分类实施、梯度培育”的原则,每年在全市确定的美丽乡村重点创建村中,开展乡风文明示范培育打造。截至目前,2016年全市30个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已全部达到乡风文明示范村标准。“以3年为周期,第一年基础,第二年巩固,第三年提高,梯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韩树勋副部长自信满满地说,未来,即墨要争创“全国精神文明城市”,让村民们生活得更有幸福感。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