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首个"海绵"蓄水池开建 在八大关佛涛路附近

2016-12-17 14:01   来源: 半岛网-半岛客户端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记者 肖玲玲

  12月16日,作为颇具“海绵特色”的青岛首个市政道路雨水收集池,八大关佛涛路附近开始建设第二个蓄水池。据悉,该项目共两个蓄水池、一个渗透池,主要是对佛涛路北端部分道路雨水及青岛植物园南侧、太平山山体南麓约15公顷面积汇水面进行雨水分流收集,“蓄水容量达345m3,可以满足1万平方米绿地20天的浇洒用水。”

  开建首个海绵蓄水池

  青岛是我国沿海地区严重缺水城市之一,目前年用水量达到2.2亿立方。地势三面环海,河浅流短,含水层厚度不大,加之蓄水量小,雨季洪水一泄而过。整个青岛年降雨量为1亿m3,仅占补给量的50%,所以,建设一些小型蓄水设施,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对于开发本地水源意义重大。位于佛涛路的雨水收集综合利用项目就是这样一个蓄水设施,但它又有其特别之处——加入海绵元素,成为青岛首个市政道路雨水收集池。

  12月16日,记者来到八大关佛涛路附近,发现水杉林中被围起一片,里面正在紧张地施工当中,一个两米多的深坑里,工人们正在往铺好的布面上一层层摆放着黑色模块,“这是PP模块,它的作用一方面是支撑土方,一方面它里面是中空的,水可以保存在其中。而坑里铺的布则是防渗土工布,也是为了更好地存水。”现场施工的相关负责人胡兆鹏告诉记者,为了不破坏环境,他们主要是利用树与树的间隙布置PP模块水池,所以水池都呈长条状,“就是挖掉了一些草坪,等建成后我们会把草重新种上。”

  



  三个水池能蓄水345m3

  据胡兆鹏介绍,该项目主要是对佛涛路北端部分道路雨水及青岛植物园南侧、太平山山体南麓约15公顷面积汇水面进行雨水分流收集,“从太平山上流下来的雨水会进入带有流量溢出功能的安全分流井,再经雨水截污挂篮、弃流装置、精密过滤装置,到达佛涛路附近时已经非常干净了,但以往这些水都是直接排到海里,非常浪费。”所以,为了利用这部分水源,他们便建设收集池在雨水分流前将雨水截留,“总共三个水池,两个蓄水池,一个渗透池,地势从北向南依次降低,第一个蓄水池满了流到第二个池子里,第二个满了就流到渗透池,都满了可以通过渗透池排出去。”胡兆鹏告诉记者,三个水池总共能蓄水345m3,“可以满足1万平方米绿地20天的浇洒用水。”当然,除了浇灌植物,还可以用来清洗道路。那收集池埋在地下,该如何取水呢?

  “我们会在地面上设置雨水提升泵。”胡兆鹏表示,洒水车只要通过提升泵就能把水引出来,“一辆洒水车能装20m3水,一次蓄满的水得装满近二十车,还是很可观的。”他告诉记者,PP模块和防渗土工布的使用年限能达到40年,“可以想象一下,蓄水40年能省下多少水。”

  



  还将建设“海绵湿地”

  据介绍,目前正在施工的是第二个蓄水池,“第一个已经完工,埋在了地底下,渗透池也正在开挖中。”胡兆鹏告诉记者,预计到元旦前后,三个收集池就都能完工,“之后还会在水池上方的地面上安装自动喷洒系统,一方面可以浇灌周围的植物,一方面可以向大家展示下‘海绵’特色。”

  当然,“海绵”蓄水池还不是项目的全部。胡兆鹏表示,他们下一步计划在佛涛路西侧建设一块100平方米左右的“海绵湿地”,“深约20厘米,带有自然蓄水功能,自然渗透,自然蒸发。”当然,打造“海绵湿地”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增加蓄水功能,而是为了提升景观,“那里本身是一块荒草地,不是很美观,我们打算在建好的‘湿地’上种植一些特色植物,如生长在滩涂上的狼尾草等等。”

   [编辑: 张珍珍]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海绵 蓄水池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