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广阔
鄱阳湖是候鸟迁徙地之一,每年冬季几十万只候鸟前来越冬,湖内还是江豚等珍稀动物栖息地。关于鄱阳湖枯水期建闸蓄水的消息传出后,许多环保志愿者担心水面升高影响生态。近日,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纪伟涛接受采访时说,“就算草不够吃了,适者生存,白鹤也会捕鱼,或者到农民田里去吃玉米、红薯”,对于影响江豚洄游,他表示“2米左右就能游过去”。(12月19日《新京报》) 因为出发点不同,民间有质疑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站在官方的角度来看,则应该做出回应和解释,而且还可以参照这些不同意见,来对工程建设方案进行修改、完善,以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取得环保志愿者的理解与支持。
然而,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面对质疑所做出的一番不专业的回应,却引起了社会各界更大的质疑。白鹤是国家一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12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等级。据公益组织让候鸟飞栖息地项目负责人表示,世界上目前几乎所有的白鹤都在鄱阳湖越冬,这也是环保志愿者对这项工程高度关注的原因所在。但到了这位副主任的嘴里,一切似乎都变得无关紧要、云淡风轻起来。用他的话说,就算草不够吃了,白鹤还可以捕鱼,或者是到农民田里去吃玉米、红薯。
这样的回应,在真正的环保志愿者和生态学家看来,简直到了“无知者无畏”的程度。按照动物保护专业人士的介绍,白鹤在繁殖期可能进食鱼虾等补充蛋白质,但是在鄱阳湖越冬期间,是不吃鱼的。另外,这位副主任还“建议”白鹤可以到附近农民的地里吃玉米、红薯,一则即便白鹤同意,那么农民会答应吗?二则白鹤是到鄱阳湖过冬的,不是来秋游的。当地农民的觉悟是否高到了秋收的时候,留一部分玉米和红薯在地里,供白鹤前来取食?
我们无意嘲笑这位官员生态环保知识的缺乏,毕竟谁都不是什么都懂,什么都专业,但是当公众对地方政府某些工作的质疑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那么地方政府在对这些质疑的回应和解释上,也就应该坚持专业化的方向,提高回应的含金量。因为只有这样,回应才有价值和意义,也才有望得到质疑者的理解、肯定与支持。反之,不专业的回应,则会让人觉得这是在强词夺理,缺乏沟通与交流的诚意,这对当地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显然是一种损害。
我们不可能指望每个官员在每个问题上都是专业人士,但在做出正式的官方回应之前,可以向专业人士进行咨询,也可以请专业人士代为回应,这都远远好于乱回应,也更好于不回应。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