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青岛市金融办获悉,截至2016年11月末,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历年发放贷款金额累计超过500亿元大关,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近九成,支农支小融资力度迈上新阶段。
小额贷款“正规军”不断壮大
小额贷款公司是经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批准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主要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地方金融组织。青岛市小额贷款公司自2008年底开始试点以来,全市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从试点之初的3家发展到了目前的49家,注册资本金从1.9亿元达到87.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在70%以上,小贷机构数量、注册资本金总量、单体资本实力都已位居全省第一。目前,全市小额贷款公司有民营、国有、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结构,为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信贷产品和服务,经营区域完全覆盖六区四市,行业竞争充分有序。
普惠金融“先行军”社会贡献突出
普惠金融就是要让所有人平等享受金融服务,其中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体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在国家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之前,小额贷款公司就为众多缺乏抵质押能力的“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成为普惠金融的“先行军”。青岛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数据非常突出地显现了这一点 。截至2016年11月,全市小额贷款公司累计为上万户“三农”和小微企业发放近4万笔贷款,累计金额500余亿元。其中 ,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分别为125余亿元、320余亿元,超过贷款总规模的88%,累计向政府交纳各项税收5.5亿元,解决就业人口近千人。
与门槛低、效率高等优势相比,高利率则是社会诟病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方面,“社会上很多人都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小额贷款公司,认为我们是高利贷。”黄岛区阳光新天地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孙绪鹏说。而在实际的信贷过程中,并非如此。目前,青岛小额贷款公司放贷的年均利率是12%左右,但多数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是随借随还,这让小微、“三农”们的实际资金成本更低,这在客观上,平抑了市场的利率水平,从而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财务成本。“我们的资金是随借随还的,很多客户就用两三个月,实际的财务成本并不高,如果去银行借,则期限固定。”多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记者了解到,高风险与高收益相匹配,与银行相比,小额贷款公司更高的放贷利率也与其服务客户的高风险性相匹配。
行业发展亟需政策呵护
近日,人民银行发布了《2016年三季度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截至9月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无论是公司数量、实收资本、从业人数还是贷款余额与上半年相比,都呈现减少趋势,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进入瓶颈期。在青岛也出现类似情况。
要化解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瓶颈,除了小额贷款公司要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寻求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等行业内部原因外,还需要政策的支持。“小额贷款公司身份不明确。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并未纳入金融机构管理,仅是作为特许行业的工商企业,享受不到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税收和运营中的优惠待遇,提高了运营成本,制约了小额贷款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如小额贷款公司不能享受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所得税优惠政策,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能税前列支,增加了小额贷款公司运营成本。”多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据悉,按照国家有关税收法律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办理各项贷款业务取得的贷款利息收入,适用“金融保险业”税目,应缴纳5%的营业税;作为企业法人,应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股东根据公司章程规定分得的税后利润,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并且同为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新型组织,小额贷款公司在税负等方面不能像村镇银行一样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研究院院长贝多广此前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小额贷款行业未来的发展路径需要政策支持。比如政府建立配套的机制支持小额贷款公司这类微型金融机构,或将小额信贷机构纳入到正规的普惠金融体系当中,允许其负债经营,改善商业模式。
城市信报记者 陈邵华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