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主城区联动 勾画大青岛未来新蓝图(图)

2017-01-23 10:15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空间发展战略在2012年举行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首次提出后,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三城联动”,它以胶州湾为核心,通过东岸、西岸、北岸三大主城区建设,形成功能互补、相互依托、各具特色的都市区,使之成为大青岛的核心区域。经过五年的实践发展,全域统筹呈现新格局,东岸、西岸、北岸三大主城区互补相依携手前行。令人振奋的是,去年年初,《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获国务院批复,青岛的城市地位得到提高,定位更加明晰,城市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大青岛格局奏响历史最强音符。

  在中国的城市发展进程中,青岛一直走在前列:上世纪初,青岛位列“广大上青天”五口通商城市之一,享誉全球;新中国成立后,青岛仍然是重要外贸港口城市;改革开放新时期,青岛跻身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如今,随着《规划》获批,青岛未来城市发展定位再次提升。这一着眼于青岛未来城市发展路径的城市规划,勾画出一幅宏大绚丽的未来城市蓝图。

  五年来,坚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五年来,坚持创新驱动、人才优先,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

  五年来,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全域统筹呈现新格局;

  五年来,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焕发新活力;

  五年来,坚持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美丽青岛建设再上新水平;

  五年来,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群众生活得到新改善;

  五年来,坚持文化强市、文化惠民,城市软实力实现新提升;

  五年来,坚持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民主法治建设实现新进步……

  五年,是挑战!全球经济低迷,国内经济发展处于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面对困难和挑战,全市人民团结一心,认真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蓝色引领、全域统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五年,是跨越! “十二五”期间,青岛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全市生产总值跨越四个千亿元台阶,从5666亿元增加到9300亿元,年均增长9.7%。生产总值健康度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位,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

  五年,是辉煌!过去五年我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推进蓝色引领、全域统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进程中取得重大成就。

  如今我们站在新的起点,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在即,青岛早报推出“辉煌·跨越——迎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我们将从“城市梦想 百姓故事”的角度出发,与全市人民一起,在回望过去的同时,展望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全域统筹

  大青岛格局获国家批复


  2012年召开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确定了青岛未来的空间布局,即“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大青岛”的宏伟版图至此轮廓清晰。

  全域统筹,强化大青岛理念,加快推进城乡统筹、陆海统筹,不断拓展发展空间,继续推动城市组团式科学发展。统筹全域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和管理体制,加快大青岛北部区域崛起,缩小城乡差距、南北差距。早在2012年底,青岛不再有四方区,也不再有胶南市,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新市北区和黄岛区,让青岛统筹公共资源、提高效率、衔接西海岸,发展蓝色经济有了更好保障,让“大青岛”格局初显。

  2016年年初,《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规划》确定,2020年,青岛的城市边界将出现重大变化,其中青岛主城区不再仅仅是市内四区 (市南、市北、李沧、崂山),新的主城区规划为东岸城区、北岸城区和西岸城区三个主城区,未来将成为大青岛的核心区域。青岛由过去定位的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提升定位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无疑,《规划》让青岛的城市地位得到提高,定位更加明晰,城市内涵也更加丰富。

  五年来,青岛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全域统筹呈现新格局。城市空间布局趋于科学合理,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趋于清晰明确,组团式、生态化的海湾型大都市建设格局全面展开。围绕国家战略和蓝色经济的新要求,《规划》确定青岛的城市性质由“中国东部沿海较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及旅游胜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升为“国家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关键词·协同发展

  区域各司其职协同发展


  过去五年,从宏观战略层面来看,西海岸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蓝谷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红岛高新区跨步发展,集中了数条千亿级新型工业产业链的“一谷两区”已经成为青岛未来经济活力增长的重要动力。

  同时,打造组团式、生态化的海湾型大都市,青岛各区市、重点功能区在寻求自身的定位:蓝谷和西海岸新区、红岛经济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蓝谷核心区获批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12个重大科研平台加快建设,对建设海洋强市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国家级新区——西海岸新区,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国家政策试点全面实施,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成为带动全市发展的增长极;红岛经济区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科技生态人文新城初具规模;市南总部经济中心区、市北中央商务区、李沧交通商务区、崂山金家岭财富金融聚集区、城阳轨道交通产业区等加快建设。即墨汽车产业基地、胶州临空经济区、平度南村家电产业园、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区域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区域“各司其职”,协同发展又各具特色,组团发展产生的1+1>2的叠加效果,为下一个五年城市设计和谋划打下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区域均衡

  县域经济发展潜力释放


  老城更新,新区建设,城区北部崛起,南北城区差距缩小,东西城区均衡发展……对于青岛来说,统筹协调的蓝图已经绘就。

  2011年,青岛出台城市历史上首个全域发展规划,“全域统筹、三城联动”城市布局的展开,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得到了空前释放。过去的“十二五”期间,青岛坚持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分治的局面,把县域纳入了与主城区更为紧密衔接的“同城发展时代”。

  身为县级市的即墨“幸运”成为海洋科技新城蓝色硅谷的承载地。其他3市也不甘落后,按照全域统筹的战略,发挥各自的区域优势、资源优势,走出了各自的特色发展道路。在2016年工信部所属的赛迪公司发布的 “县域经济100强”榜单中,青岛4个县级市全部入围。另外,2016年,全省共有124个县市区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其中过百亿的有6个。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大青岛 蓝图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