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肖玲玲
“这里人行道板缺失,车行道这块出现陷裂”……2月13日,在武昌路上,市南区市政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道路的巡查,将采集的路况信息建立电子档案,“覆盖市南512条道路,一路一档。”市政公司养护科负责人程笑冬告诉记者,档案建好后,他们会探索开放公众平台,市民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到道路施工等路况信息,方便出行。
工作人员正在测量人行道。
为512条路建立电子档案 拿电子量尺等数字化测量工具测量道路,不时地记录着路况信息……2月13日,市南区市政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武昌路上忙碌着,“我们正对武昌路进行巡查。”工作人员郭鹏告诉记者,他们从1月份起对市南辖区的512条道路及附属设施进行巡查摸底,“对道路长度、宽度等基本信息以及人行道板松动、车行道坑洼等病害情况进行采集。”市政公司养护科负责人程笑冬告诉记者,道路巡查摸底是每年的必备工作,但与往年相比,今年最突出的特点是这512条道路将拥有独自的电子档案。
“以往都是综合性的纸质档案,所有道路信息都记在一本大本子上。”程笑冬表示,而现在,他们要为每条道路都建立一份档案,实现“一路一档”,而且还是电子档案,“目的就是实现精细化管理。”他告诉记者,他们会对512条道路的起止点、道路平面形式、车行道和人行道材质等具体信息进行记录和拍照留底,而后形成统一格式的综合报表,整理归档,建立完善的道路信息数据库。
记录道路病害动态信息 在当天对武昌路的巡查摸底中,工作人员不时地相互交流着,发现有人行道板缺失、晃动,车行道出现陷裂等情况都会即时记录下来,“像人行道板缺失这种小问题,当天记录下来反馈后,预计第二天就能修复。”郭鹏告诉记者,而对于道路陷裂、坑洼等问题,他们会根据破损程度记录汇总,再制定统一的修复计划。
“如果因为不影响道路通行的小问题就大张旗鼓地施工,反而会给市民带来不便。”程笑冬告诉记者,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先对小问题道路进行预养护,如果发现有扩大趋势则立即修整,所以掌握各阶段道路情况至关重要,“区别于纸质档案,电子档案是动态的数据库。”所以,通过电子档案除了可以确认道路上每个病害的位置,还可以了解到不同时间段路面损害程度等信息,据此制定全面的施工方案就可以事半功倍,“一次施工就可以对数个病害进行统一修复,避免重复施工和资源浪费,也不会为市民带来多余的通行障碍。”
市民有望获知实时路况 据介绍,以往的道路档案记录的都是比较基本的信息,电子档案的建立则强调每条路各自的特色,精细化管理,“例如路面的材质,周边的景观环境等等,都需要记录下来。”程笑冬表示,道路施工前一般都得提前去现场调研路况信息,以前可能只能当场确定路面材质等信息,有了电子档案可以提早获知,现场调研则更有针对性,“尤其是一些有‘故事’的道路,可能用了比较特殊的道板,提前考虑到可以制订更精准的施工方案,而且还能提高效率。”
另外,建立电子档案除了能在制订统一施工方案方面减少为市民带来的通行不便,市南区城管局还将依托这一档案资料管理信息化举措探索建立公共平台,向市民开放,“我们会将每条道路的信息公开发布。”市民可以在手机上查询到道路是否处于施工状态,避免绕路。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依托电子档案的完成,据程笑冬介绍,目前他们已完成巡查道路382条,预计2月底全部巡查完毕,他们也将根据巡查测量工作所收集的数据,对市南区2017年的市政设施制定整修和养护计划。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