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笑笑 报道
半岛都市报4月28日讯 4月28日,由即墨路街道主办的棚户区改造房产大集暨政策咨询会在富地广场举行。据悉,今年市北区第一批计划启动8个集中片及部分零星片中,即墨路街道涉及的棚改项目最多,包括了甘肃路二期、东阿路片区、热河路片区、青岛湾四期等4个集中片,吴淞路29号甲等9个零星片棚户区改造项目,共涉及居民3471户。其中,馆陶路和上海路-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都被列入保护规划,进行保护性修缮。
甘肃路上的一处老楼院亟待改造。
上午9时,富地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很多前来咨询的市民,在各个咨询台前排起长队。记者看到,现场竖有展板,对即墨路街道棚户区改造的最新情况进行了公示。据了解,本次大集为期三天,不仅有房屋征收项目的工作人员答惑解疑,耐心为居民讲解棚改征收政策法规,还有专业房屋导购员在现场接受咨询,针对拆迁居民具体诉求提供购房建议、介绍合适房源。
“此次启动甘肃路二期、东阿路片区、热河路片区、青岛湾四期等4个集中片和吴淞路29号甲等9个零星片棚户区改造项目,共涉及居民3471户,计划将于5月全面启动。”即墨路街道办副主任聚彬说,截至今年年底,即墨路街道将完成所有棚户区改造。
在即墨路街道征收改造项目中,部分棚改项目列入了历史文化记忆示范片区,在房屋征收后,将按照庭院、里院等建筑结构风格以及建造年代等重新分类,进行修复改造。以不破坏原有的历史风貌、文物古迹为前提,修旧如旧地保护。
其中,馆陶路和上海路-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都被列入保护规划,甘肃路所在区域属于上海路-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上世纪20年代,这一带居住了很多来青做生意的广东人,所以曾一度被称为“广东街”。和别的棚改片区不同,甘肃路上的老楼在一百多年前建成初期,都是大商人的住宅。
75岁的王尚芳老人住在甘肃路12号,属于甘肃路二期改造范围,她已经在此居住了60多年。“我们住的这栋楼,叫杨家大楼,住的是姓杨的人家,是做大生意的,整个家族都住在这里。我父亲当年也做买卖,是为数不多的住在杨家大楼的外来户。”王尚芳说,如今,“有条件的都陆续搬走了,现在剩下20多户了,大部分是租房的”。
“大家伙早就盼着改造了,有条件的都搬走了。”王尚芳说,他们几个老街坊都想要货币补偿,然后准备去子女家附近买个房子住。得知甘肃路上的老房子被列入保护计划,几位老住户都很高兴,“以后还可以回来看看”。
据了解,针对历史保护区范围内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市北规划将对公共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延续街区历史肌理,植入旅游、教育、文化等新的城市功能,打造历史文化记忆片区。目前,市北区已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青岛设计院等对即墨路历史文化记忆片区进行规划,对房屋进行保护性修缮。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