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肖玲玲 徐杰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伟
12年前,一个10岁小女孩串门拜年的小举动让政府开始办起了“邻居节”,而且在岛城生根发芽,一年年地延续了下来。去年,青岛市第十二届邻居节作为全市性的百姓地方节会拉来序幕。今年,5月13日上午,以“邻里一家”为主题的青岛市2017年邻居节在五四广场举办启动仪式,邻里好故事、图书漂流计划、分会场连线互动……一系列活动传递着邻里间的温暖情义。
13日上午11点,青岛市2017年邻居节启动仪式在小学生们国学经典名篇的郎朗诵读声中拉开序幕。仪式包含邻里好故事、图书漂流计划、分会场连线互动、演唱邻居节主题歌《邻里一家》。在“邻里好故事”环节,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逄秋香、陈亮家庭,市南社区微信联盟互助平台代表,国外友人代表青岛ALLATARS乐队,志愿者代表“最美手语姑娘”贾晓慧、“感动青岛”道德模范袁成本和袁桂芳夫妇、青岛回忆管家,分别从“睦”“邻”“友”“好”四个维度,讲述自己的邻里故事。在“图书漂流计划”环节,以“悦读?共享”为主题,启动邻居节图书漂流计划。由青岛出版集团提供的300余种、上千本图书将在全市各社区居民中传阅,引导广大市民多读书、读好书。在“分会场连线互动”环节,现场连线市北、城阳、莱西三个区市的分会场活动。仪式结束后,市南区正式启动“吾邻高手”广场舞大赛、百姓市集。
搭档老邻居,一起上舞台 “我们早上7点多就过来了,好多人连饭都没吃,来了就排练了好几遍。”中午11点半左右,香港中路舞蹈队的领队王恩玲告诉记者,他们带来了广场舞《新卓玛》,据她介绍,舞蹈队是在三天前接到的表演通知,虽然时间有点紧,但20名队员都练得很起劲。“我们在领队的指导下加紧练习,领队喊得嗓子都哑了。”队员晋红军指着王恩玲说道,她们俩都是江苏路社区的居民,是好几年的老邻居了,“和老邻居搭档来参加邻居节表演,心里很高兴,也很兴奋。”
同样搭档老邻居参加表演的还有珠海路街道的刘慧萍,她和自己十多年的老邻居姜红随街道的心悦舞蹈队一同演出。这次她们带来的节目非常别致,叫“幸福快乐海带舞”,“是市南区原创的广场舞,体现的是咱青岛的海洋特色。”刘慧萍挥动着手中的绿绸带说道。据悉,心悦舞蹈队这次来了30人,身穿迷彩服、头戴贝雷帽的她们在人群中非常扎眼。而从上午10点记者来到现场开始,一直到11点40分,她们一直在不停地排练,“从七八点过来,一遍遍已经练了无数遍。”队员姜红告诉记者,一遍遍排练并非她们对舞蹈不熟,而是因为她们前一天晚上临时接到调整队形的通知,“当时太晚了没法排练,只好早上早点过来加紧练习。”领队张捷直言,她们要以最好的状态,“把最好的舞姿展示出来。”
现场做手工,义卖献爱心 当天在五四广场,除了舞台上的精彩节目,舞台下的百姓市集也吸引了很多市民的目光,别致的帽子、可爱的毛线娃娃、漂亮的手工饰品……各色小玩意为邻居节增添了一抹亮色。而在这集市中,有一个摊位非常引人注意,在烈日炎炎的夏日,这个摊位上摆放的竟然是围巾,而摊位前坐着的两位老太太正低着头专心致志地勾着毛线,这是什么情况?原来,这个摊位是八大湖街道老年幸福中心设置的,这些围巾是街道50多位老人亲手织就,“这次是拿来义卖的,卖的钱再买更多毛线,接着织围巾,一直织到冬天天冷的时候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该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两年已经捐了1000多条幸福围巾,“送给了青海玉树还有临沂的孩子。”今年还将再接再厉,争取织更多围巾,“这次我们带来150条,都是今年织就的。”
而摊位前忙活着的两位老人分别是泰州路社区71岁的李建美和74岁的刘序云,她们正在织的不是围巾,而是刷碗巾,橙色、红色草莓状的刷碗巾非常漂亮,“都是用专门的刷碗线织的,好看又实用。”刷碗巾毫无疑问也是义卖,卖的钱则“充公”买毛线做公益。李建美和刘序云也是多年的老邻居了,“我们俩一起过来参加邻居节也算应景。”另外,她们也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将这种邻里情传达得更远,传达到更多地方。
欢聚在一起,家人一般亲 而在邻居节李沧区的分会场,13日上午,一场盛大的派对也在兴城路街道沔阳路社区拉开了帷幕。包饺子、百家宴、趣味运动会、自组织招募……沔阳路社区“新邻里e+亲”邻居节,成为了居民们欢聚的盛会,“远亲不如近邻,住在一起就是一家人,邻居节让原本不熟悉的邻居走出家门,欢聚在一起,社区成为一个和睦大家庭。”小区居民兰春艳笑着说。
在社区的一处小广场上,社区里的“美食群”“舞蹈队”“宠物群”“摄影群”等居民自组织也利用邻居节招募新成员,每个小组前都围着不少感兴趣的居民,大家因为共同的兴趣拉近了距离,说说笑笑好不开心。“去年刚退休的时候自己很不适应,孩子在外地工作,感到很落寞,根本就不想出门,都快得抑郁症了。”舞蹈队的李老太告诉记者,在舞蹈队里姊妹们的开导下,她每天都跟大家聚在一起跳舞,还组织出去游玩,前几天刚去了草莓采摘游,“不论谁家有困难我们都会一起帮忙解决,虽是邻居,但比亲姊妹还亲!”李老太笑着说。
吃着百家宴,心里乐开花 除了共同的兴趣爱好外,当天在沔阳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百家宴会场也热闹非凡,近百位居民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各自从家中端来烹制的一两道美食,摆放在长长的桌子上,围坐在一起互相品尝,记者看到,桌子上摆放了100多道菜品,既有丰盛的海鲜大餐,也有晶莹剔透的腊肉系列,还有精美的糕点和新鲜的水果盘。“大家互相切磋厨艺,一起交流,还跟很多邻居们加深了感情,心里非常开心。”居民刘老太说,当天还有社区的一家饭店也送来了几道菜。
记者了解到,沔阳路社区的“新邻里e+亲”邻居节将会持续半个月时间,结合临近的母亲节、端午节等节日,接连为社区居民带来精彩的节目和活动。作为一个2015年刚成立的“生人”社区,尽管只是举办的第二届邻居节,但沔阳路社区居民参与的热情却非常高,邻里之间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让人感慨。兴城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介绍,这得益于街道打造的“三事”工作平台、“新邻里 e+亲”等工作亮点,通过盘活社区资源,引进社会资源,实现社区居民从“生人”到“熟人”,逐步成为“亲人”、“家人”、共同成为社区“主人”的转变。
青岛邻居节发展历程被天津设计成高考试题 青岛市“邻居节”最早由原四方区根据小市民孙睿涵倡议举办的群众性文化民俗活动。2004年春节期间,四方区海伦路街道10岁小姑娘孙睿涵在姥姥鼓励下,在单元楼里串门拜年、问候祝福,邻居们相互之间认识熟悉和待客热情程度不同,让她感触很深。随后,孙睿涵受此启发,在区里组织的“童眼看世界、关注身边事”金点子征集活动中,提出开展“邻居节”的建议。当年,四方区政府采纳这个建议,在海伦路街道试点举办社区“邻居节”,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2005年,经过研究论证,四方区在全区开展“邻居节”活动。2013年,四方区和市北区合并为新市北区,“邻居节”逐渐成为覆盖新区的百姓节日。经过十多年完善拓展,从最初几个街道社区、十几项活动,到全区19个街道130多个社区、每年近500场特色活动,规模不断壮大,理念深入人心。其他区市也开展相应活动,比如市南开展“社区邻居节”、城阳开展“市民节”、即墨开展“邻里节”等。经过多年发展,“邻居节”逐步形成良好运作模式和成熟活动载体,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响亮品牌。
2015年11月,《光明日报》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北区委区政府举办“守望相助·和谐邻里”研讨会,与会领导、专家对邻居节给予一致好评,建议在全市推广。
2016年,青岛市在总结推广市北区经验、广泛开展调研论证基础上,确定每年举办一届邻居节,各区市轮流作为主办方和主会场,青岛市文明办全程指导并共同主办,进一步整合全市资源,积极打造精神文明创建新亮点。
同年4月19日,青岛市2016年邻居节启动日活动在市北区举办,围绕“邻里一家亲”主题,通过命名邻里广场、设置邻里石,发布邻居节主题歌、节徽,开展“浓情百家菜”“赏百家花”“读百家书”活动,与区市分会场连线互动等方式,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各区市坚持常办常新,结合各自实际,分别开展形式丰富、特色鲜明的群众性文化、民俗、体育活动。同时,采取走访慰问、关爱帮扶、民生服务、就业指导等惠民利民措施,组织党员干部走基层、访民情,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邻居节期间,各区市累计开展活动1800余场次,参与群众25万余人次。
青岛市2016年邻居节成功举办,不仅得到广大市民普遍欢迎、积极支持和踊跃参与,在全国范围也引发热烈反响。天津市2016年高考,将青岛市邻居节发展历程、重要意义设计成文科综合试题,再次让“邻居节”受到广泛关注。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