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衣服破了或小了多会被扔掉,而缝纫机也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线。可在市北区合肥路街道裕环路社区,邻居碰到衣服需要缝补的,都会找到热心的杜正兰,她也有求必应 。一台用了45年的缝纫机,串起浓浓的邻里情。
买缝纫机花半年工资用45年舍不得扔
5月16日,在裕环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一场别样的展览拉开帷幕。皱巴巴的粮票、老式黑白照相机、古色古香的樟木盒子……街坊四邻从家里带来一样样老物件摆放在桌上,不为拍卖,只为讲述老物件里浓浓的邻里情谊。当天,街道邀请了80多位老邻居参加,他们带来了上百件老物件,勾起了邻居们的温馨回忆。
在众多老物件当中,一架老式缝纫机格外引人关注。缝纫机的主人叫杜正兰,今年66岁,虽然年纪大,但她用起缝纫机来仍得心应手。她家里的这台“蝴蝶”牌缝纫机虽然比较“老”,至今已有45个年头,比她的孩子岁数都大,却被杜正兰收拾得干干净净。
在一般人眼里,做衣服搞缝缝补补这样的活都是女人干的,可缝纫机在矿工出身的杜正兰手里也非常“听话”。穿针引线、缝补衣裳等活,她在缝纫机上操作起来非常顺手。在别人看来,家用缝纫机已经是“古董”了,早就该淘汰了,可杜正兰却把它当宝贝一样“伺候”着,这台缝纫机陪伴了她40多年。
杜正兰回忆说,当时生活条件差,缝纫机是紧俏物品,有钱没票一样买不到。“当时我老伴儿在矿务局机关工作,当时他是单位里最年轻的,刚结婚的时候,领导关心我们,给了这样一个福利,他那时候一个月工资37块钱,我们拿着购物票,花200块钱买了一台当时很高档的‘蝴蝶’牌缝纫机,用了40多年,机子有点小毛病的话,都是我们自己动手修理的。”
只要邻居有需要缝纫机就会动起来
说起杜正兰,邻居无不竖起大拇指:“杜正兰可是个热心助人的好人,平时特别喜欢帮助人,她家里的这台缝纫机,不仅帮了邻居的忙,而且还把社区锣鼓队的衣服缝补给包了。”原来,经历过多次搬家,孩子不止一次劝她赶紧把缝纫机给扔掉,可回想起多年来给同事邻居缝补衣服的场景,杜正兰始终把它带在身边。
“刚买缝纫机的时候,那时确实是个稀罕物,没有几家有的。那个年代生活条件也不行,同事有个衣服破了的情况,都会找来缝补,那个时候家里可热闹了,经常有人来缝补衣服。大家在一块聊个天拉个呱,同事关系也都非常好。”杜正兰说。
据老伴儿苏玉廷介绍,只要是同事找来,每次杜正兰总是热心帮忙,从不收一分钱的报酬,自己贴钱买针线。“搬到社区之后,家里还有缝纫机,但自家用的少了,封存了一段时间,后来,大概是2010年的时候,社区开始组织锣鼓队等活动。她们的衣服都是买的,可训练多了难免会磨破,这个时候缝纫机就又派上用场了。”
据介绍,不仅免费帮左邻右舍缝补破衣服,邻居需要将大衣服改小、长衣服改短的,她也是有求必应,从不推辞。邻居说:“我们居民楼住着热心的杜大姐,是我们的福气,她用一台缝纫机,串起了绵绵邻里情。”杜正兰说:“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如既往地为邻居们免费服务下去。”
文/图 城市信报记者 张鹏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