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付晓晓
工作、生活和情感压力的重重包围之下,失眠、抑郁或焦虑侵袭着越来越多的人。国家卫计委近日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高达17.5%。数以亿计的人“心病”待医,心理咨询师成为急需人才。在日前结束的2017年上半年全国(省)新职业统一鉴定考试中,心理咨询师再度成为“最热”职业,青岛市报名人数达到3175人,占全部报考总数的一半。
“互联网+”时代,当传统的心理咨询方式无法满足人们需求的时候,网络心理咨询兴起。对于那些害怕走进心理诊所或在本地找不到心理咨询师的人来说,网络心理咨询成为一种替代选择。“心病”能否网上医?网络咨询平台鱼龙混杂,如何认清咨询师资质也许是咨询者需面对的首要问题。
制图/王倩
羞于见面,
咨询者求助网络 高中尚未毕业,小林被父母送到了美国留学。独自一人身处异国他乡,语言不畅和文化冲突带给她深深的孤独。两个多月后,小林回国了,打算退学、不再回去。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包围着她,无处排解之时,她在微博上联系了心理咨询师潘鸣。
潘鸣从业十年,在青岛有一家心理诊所,同时在微博开设心理专栏,有近50万的粉丝,小林就是其中之一。由于不在青岛,小林选择以语音方式做心理咨询。按照约定时间,小林将微信语音拨向潘鸣,待潘鸣接通后,一场持续1小时左右的网络心理咨询开始了。
相比传统的面对面咨询,这种“声音的交流”不受时空限制。近几年,潘鸣接到越来越多网络心理咨询案例,平均每天至少2例,甚至超过了面询案例。“有些来访者不知道如何在当地找到咨询师,或者不好意思找咨询师,只好求助于网络。”潘鸣说,他的来访者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长期关注他的微博,对他有一定了解和信任才找到他。如果在青岛本地,潘鸣会建议面询,如果在异地,语音或视频都可以做心理咨询。由于文字携带的个人痕迹太少,他一般不接受文字咨询。
“在国内,不少人对心理健康还存在误解,认为表达或宣泄情感是脆弱的表现,这导致很多正遭受着痛苦的人即便察觉自己的问题,也羞于到心理医院或诊所就医,生怕被别人知道。”潘鸣告诉记者,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私密的屏障,来去自由,不留痕迹。对于一些咨询者来说,与人面对面交流会使他们紧张、恐惧,面对心理咨询师也不例外,在此情况下,网络心理咨询成了初始阶段更为合适的咨询方式。
人才紧缺,
专业网络平台涌现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医院主任李玉焕的预约已经排到了半年以后。“忙不过来”是医院精神心理科室的常态。李玉焕所在的心理医院是山东省内唯一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公立医院,有8名医生,门诊病床每天爆满,每位医生的预约都排到了两个月以后。
国家卫计委日前公布了一组数字,调查显示,我国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达17.5%,其中抑郁障碍患病率3.59%,焦虑障碍患病率是4.98%,总体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全国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不足2000家,精神科医生只有2万余人。专业精神科医生的短缺,让心理咨询师成为了一个热门职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每千人拥有一个心理咨询师是“健康社会的平衡点”,这样来算,全国需要130多万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培训市场从2003年起每年增长50%,迄今有约90万人获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但真正专业的从业者远远少于这个数字。
据李玉焕介绍,2016年发布的青岛市精神障碍第四次流调结果显示,18岁以上人群中精神障碍的现患率为16.17%,而青岛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不足100人。
庞大的缺口之下,网络心理咨询成为一种替代性选择。除了咨询师通过个人途径接受网络咨询,近几年,“壹心理”“简单心理”“鸭梨心理”等专业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大量涌现。这些平台上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心理咨询师,用户可以在线预约面对面咨询、视频咨询或语音咨询,根据咨询师资质不同,价格由每次100元到2000元不等(一次通常为50分钟或1小时),主要集中在每次300元至1000元,与线下心理诊所价位相当。
李玉焕表示,判断心理咨询师是否专业,除了具备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等执业资格,也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看受训背景,咨询师需要系统、长期、持续的心理咨询训练,并在执业过程中持续学习;二是看督导,接受一定时数的个体及团体督导,是咨询师专业水平的保障;三是看个人体验,咨询师需要接受个人体验,即自己接受心理咨询,保证自身的人格健康从而保证来访者的咨询;四是看临床个案小时数,通常来讲,在严格设置的心理咨询学习受训系统中,600小时以下为入门级咨询师,600~1500小时为相对成熟咨询师,1500小时以上为成熟咨询师。
记者了解到,各专业网络心理平台都有严格的咨询师筛选标准。“简单心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平台上的400多名咨询师都接受过两年以上欧美系统训练,平均个案经验超过2000小时。“咨询师注册前需要提交一份至少12次的个案报告,由专业督导进行盲评审核,达标后还要接受专业面试。资料也将在平台公布,接受大众监督,如发现造假,平台保留下线该咨询师的处理权利。”
资质难辨,
网络咨询不可全信 李玉焕告诉记者,“心理咨询师资源分布存在地域差别,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资源相对充足,二三线城市专业心理咨询师相对较少,网络心理咨询使心理咨询不再局限于方圆数里之内,选择咨询师的范围更大。”公开资料显示,在“壹心理”平台上,全部注册用户超过600万人,在使用过付费咨询的用户中,选择语音咨询的用户占86.1%,视频咨询占7.2%,面对面视频占6.7%;在“简单心理”平台上,付费咨询已经超过10万次。网络心理咨询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网络心理咨询流行的背后,一些问题也悄然滋生。网络心理平台鱼龙混杂,对咨询者选择咨询师造成了一定的干扰。除了五花八门的心理网站,就连淘宝也在售卖心理咨询。记者注意到,以心理咨询为业务的淘宝店铺收费每小时20元至上千元不等,一家店铺往往有不同收费标准的咨询师,定价主要依据其资质高低。
作为体验,记者在淘宝上选择了一家好评率100%、各项指标评分最高的心理咨询店铺,带着提前设计好的失眠、焦虑问题与客服进行了沟通。该店咨询师分普通、中级、高级、专家、教授5个档次,定价每小时100元至800元不等,根据客服推荐,记者选择了首次咨询50元半小时体验。在记者要求之下,客服发来了一位张姓专家的资料,并出示了他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记者添加对方微信通过语音进行咨询,对方让记者做了一个焦虑抑郁值测试,并试图通过提问找出失眠原因。整个过程比较顺利,不过记者无从验证对方身份信息是否属实。
另一家主打情感类咨询的店铺自称店内“指导老师”均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记者以失恋、需要情绪疏导为由,选择了20元一小时的文字咨询进行体验。客服推荐的咨询师先询问了记者恋爱过程、分手缘由,然后问了年龄、星座,从星座角度对恋情进行分析,又与记者探讨有无复合可能,最后给出的结论是:走出失恋最好的方式是找个新欢。整个谈话在记者看来更像闲聊,当记者要求其出示资质证书时,对方以“证书放在父母家”为由搪塞了过去。
“心理咨询不是陪聊那么简单,也不是情感咨询,更不是为了给出建议。”李玉焕告诉记者,心理咨询师要掌握倾听、提问、反应、面质、解释的基本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不是要告诉来访者应该怎么做,而是与他一起探索自我,发现潜意识对他的影响。”李玉焕说,“在网上找心理咨询师,一定要先认清对方的资质。”
效果有别,
重症者要转面询 “简单心理”联合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网络心理咨询已被证明有效,有研究将面对面咨询、视频咨询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在治疗过程和效果上差异并不显著。不过具体到实际体验,记者采访的多位心理咨询师均表示,面对面咨询效果最好。
刘思慧就职于北京一家拥有20多名心理咨询师的心理机构,负责机构与各网络心理平台的对接。该机构的心理咨询师平均每天接到3个网络心理咨询案例。不过,用户预约之后,咨询师会先进行前期的沟通排查,根据对方情况确定咨询方式,而非完全交由对方自行决定。“重症来访者、夫妻或亲子等团体来访者,一般不建议对方网络咨询。”刘思慧说,尤其是对于一些参与度较低的来访者来说,双方在实际空间里的“不在场”很容易使咨询“散掉”。
张甲秀从业5年,只接过五六个网络心理咨询的案例。在他看来,网络心理咨询有很大的局限性,远没有面对面咨询效果好。“有实际空间上的区隔,没有身体的在场,总感觉轻飘飘的,你无法细微地观察对方神态、肢体的变化。”为此,他一般要求网络咨询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每年有不低于10次的面对面咨询,尤其是重症来访者。对存在严重心理障碍、无法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来访者,他通常会在网络咨询持续一年或两年后,邀请对方转向面询。
不过,张甲秀依然看好网络心理咨询的前景。“毕竟专业心理咨询师缺口大,而且我们国家地域辽阔,跨地域长途奔波不方便,网络咨询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与此同时,科技的进步也将助推网络心理咨询的发展。据了解,3D、VR(虚拟现实)技术未来将应用于网络心理咨询,以营造强烈、逼真的在场感,进一步缩小网络心理咨询与面对面咨询之间的效果差距。
[编辑: 杜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