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军
蚊子太多、洗澡要用盆冲、没有游乐场、没有WiFi、不能打游戏……仅仅在乡下爷爷奶奶家待了5小时,12岁的四川遂宁男孩牛牛就决定瞒着父母徒步回城。独自走了20公里后,牛牛在距遂宁城区仅4公里的一个镇上被派出所民警“拦截”。(6月21日《成都商报》) 不少从农村打拼出来的家长,希望假期带孩子回老家,让孩子通过接触农耕参加劳动,磨练意志。应该说,这一初衷不错,然而真正实施起来,却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家长们的无奈可以理解,但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而不是最终让孩子对农村产生反感。
很多地方的城乡差距仍然巨大。城市中长大的孩子离开高楼广场、手机网游,去农村与鸡鸭为伍,与蚊子作战,难免会感受到巨大的不适应。家长假如一厢情愿地强迫孩子“挪窝”,不尊重孩子的意见,难免会遭遇抵制。而孩子也很难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磨砺教育的初衷恐难达到。
不过,物质文明发展至今时今日,多数农村的孩子也已经很少干农活,而是和城市中一样娇生惯养。差距更多地表现在生活方式层面,比如洗澡要用盆冲等。在这种现实下,让孩子回到了农村,很难让其得到正能量的激励。家长所谓的“磨砺”,也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引发不了共鸣。
当然,笔者绝不是说带孩子回农村不好,只是想提醒广大家长,不妨以一种更轻松的姿态回去。比如,让孩子欣赏山清水秀的农村风光,熟悉传统的农耕生活,融洽与老家亲人的感情,在劳动的乐趣中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在此基础上,磨炼意志,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而且,农村不是磨砺教育的唯一选项,在城市中也同样可以。鼓励孩子做家务,不事事代劳,不养尊处优,暑假期间尝试做一下志愿者,都是不错的选择。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