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省政协召开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作界别协商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各类人才1477万余人,但人才大而不强,分布不均,人才工作还存在平台不多等问题,缺乏“大师级”人才。
据了解,近年来,山东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各类人才1477万余人,占人口总量的10.9%,2016至2017年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专家56人,共计205人,新增国家“万人计划”专家79人,共计113人。
但目前,我省高层次人才还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虽然全省人才总量比较大,但能够跻身全球、全国前沿”大师级“人才还比较稀缺。从数量上看,我省现共有住鲁院士45人,而在江苏省,仅南京大学就有院士32人,驻浙江省的浙江大学有院士38人,分别接近我省院士总量。此外,从省内东西部地区相比,人才水平还很不平衡,全省现有的45名全职院士中,青岛市有26人,占全省二分之一多以上。从全省高层次人才的年龄、专业领域看,结构不合理不优化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青岛市的26名院士中,有19人士海洋专业领域,平均年龄77.6岁,绝大多数超过了科研创新的黄金期。
此外,高层次人才工作还存在平台不多,“红利”不大的问题。从承载平台来看,截至2016年底,山东高新技术企业的总数4692家,广东省则达到了19857家,在人才市场发育方面,我省众多科研成果没有及时得到转化,有一所重点高校,每年专利约有300至400项,但实现成果转化的仅30项左右,不足10%。在发明专利方面,在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内企业,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前十名的企业中,我省均无一家。
对此,省政协委员中共特邀界别活动组建议,设立我省产学研转向孵化启动基金,定期召开产学研对接大会,推进高层次人才科研成果的转化。此外,建立集中统一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作机构,抓好我省高层次人才“智库”组织。在人才引进的精准度上,建议对境外人才和年龄较大的人才,根据本人意愿柔性引进、项目引进的方式,激励来我省创业。制定出台省级层面有含金量帮扶政策,鼓励各地市积极作为,力争3至5年内,各地市都拥有一批一流高校分校和科研院所。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