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特色精品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曲业芝 摄
半岛全媒体记者 郭振亮
从净美畅亮的城区主干道,到宽敞整洁的街巷道路;从现代大气的滨海公园,到清新别致的魅力村庄……2017年以来,即墨以品质即墨、宜居即墨建设为引领,站在青岛现代新区目标定位,着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不断提升环境舒适度、城市美誉度和市民满意度。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碧水荡轻波,红叶洒山坡。这个秋天,走进蓝谷红叶景观林,就能看到此般美景。已完工的东部红叶景观建设工程,共栽植了黄栌、红叶桃等树种80余万株,随着项目的后期推进,红叶景观林将成为即墨生态景观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生态环境新提升。”是青岛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之一。为全面提升城市的内涵和品质,即墨秉承城市“双修”理念,在生态景观提升上狠下功夫。龙泉湖公园、滨海公园等8处大中型休闲公园和枣杭公园等13处街心健身休闲公园的开工建设,构建起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城市健身休闲生态公园体系。持续推进墨水河、龙泉河综合整治,随着河道两岸道路建设和绿化美化逐步完工,墨水河沿线将建成市民生活健身的生态长廊。推进西部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和规范运转,加快生活垃圾分类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推广利用清洁能源,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海绵城市。建立“村集、镇收、市运、市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实行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卫生保洁、垃圾处理、考核督察的统一实施和管理,成功创建为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市。
乡村环境日益美丽宜居 “我们这个地方过去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现在,水泥路都铺到了家门口,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路不好走了。”即墨龙山街道南泊村民孙大姐说这话时,充满了自豪。这是即墨村庄街巷硬化工程带来的新变化,2017年以来,即墨已经完成121万平米的农村街巷硬化工程,这项民生工程的进行,让村民的赞叹声传遍大街小巷。今年以来,即墨已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33000座,启动64个村庄内供水管网提升改造工程,新铺设、改造村外管道10千米,推进农村植树增绿,新造林3120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在青岛市上半年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考核中,即墨位列第一名。
城市管理不断精细化 以前,在鹤山路与朝阳路交叉路口处和振华街自发形成了一个马路劳务市场,给周边市容秩序带来极大困扰。针对这一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即墨疏堵结合建设专业劳务市场,对新市场采取“只管理,不收费”的服务方式,实现了民生与市容的双赢。新建劳务市场只是即墨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缩影。今年来,即墨以建设智慧城市为总抓手,构建以城市管理为核心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深入开展违法建设治理行动,推进城镇环境秩序综合整治工作,开展广告招牌、夜间亮化等专项整治。拆除各类违法违规广告设施25000余平方米,清理窗花贴字16000余处,给1500余家门店粘贴了玻璃门防撞条。清理了庄头市场、黄河三路等5处马路市场,推进鹤山东路综合治理和管理社会化运作,建成小韩村等7处便民市场,疏导占路经营摊贩1200余家。
加大民生投入为民排忧解难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民生所在,政之所行。即墨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注重以解决民生需求为先、功能性整治为主。2015年以来,先后投资8200万元,加大老旧楼院整治改造力度,整治改造74处老旧小区,实现了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居民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改造提升50处城市社区服务站,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公共便民服务。同时,结合违法建设治理工作,今年重点对24个居民楼院进行清理整治,处置私搭乱建、圈绿毁绿违法行为800余起,消除了消防隐患和邻里矛盾纠纷。对朝阳路等群众呼声较高的背街小巷进行整治,修补坑洼、破损的道路路面、人行道,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和街巷容貌环境,提高城市交通“微循环”能力。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