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题越多,背离素质教育越远

2017-11-28 08:38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王学义

  一道看似简单的小学数学题引发了朋友圈热议,家长们开动脑筋都来一试身手,却算出了四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不是答案不唯一,而是前三种都是错的。问题就出在家长们大多没留意题干中的多处“陷阱”。有网友吐槽:“给小学生出题弄这么多小心机和套路有必要吗?现在孩子可真累!”(11月27日《扬子晚报》)

  这道题乍看的确很简单,先是有人得出答案“19”,而后有人算出“30”,后来冒出“20”,最后有人给出了“16”。之所以答案不同,原因主要在于,是否发现了“加号角度不同”,以及图中有不易察觉的“哨子”。小学生和家长们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坑”里。

  在学生和家长纷纷叫苦的同时,这道题也被质疑为“奇葩”。有家长不解:这不是“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吗?怎么放到了数学题里?练习这样的题有什么用,考出来的分数又能代表什么?然而,在一位专家看来,这是一道很典型的数学题,在数创大赛等比赛中就有这样的类型,考察的是“整体和局部不同的问题,数学思维中很重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此类题对锻炼提升青少年思维品质是十分必要的”。

  专家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命题的初衷。乍一听似乎很“高大上”,但稍一琢磨便会发觉难以服众。因为,数学题所主要考察的并非“眼力”,这一点本应是常识,就算说得天花乱坠,也难掩“跑偏”之实。

  家长与专家观点迥异,折射出的是关于教育共识的严重撕裂。在部分出题者看来,类似题目本是“神题”,是一种教育创新,需要学生突破常规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而在很多家长看来,“奇葩题目”已经成为一种折磨。尤其是在小学生的课外作业中有大量这样的题目,没有任何逻辑可言。孩子也许会看出一点蛛丝马迹,但对成年人来说则是一场灾难。做不出这种作业,会使孩子眼中父母的威望过早丧失。父母想要维持“权威形象”,不得不上网抄答案,而这本身就是“恶的示范”。

  必须明确,素质教育需要创新,也需要“寓教于乐”,但创新要讲究科学性和合理性。出题的目的,主要在于考察和巩固学过的知识,而非“拼眼力”“脑筋急转弯”等。假如出题一味剑走偏锋、哗众取宠,只会使之沦为单纯的竞争,这也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应试教育,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初心。“奇葩题目”越多,背离素质教育也就越远。对此,亟待建立健全对题目的相关审核机制。根本而言,则是要清除命题背后的“奇葩思维”,重树对常识的敬畏。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焦琳]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奇葩题 素质教育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