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大展演昨起在4个社区广场拉开帷幕

2018-02-26 07:0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演员们在进行抖空竹表演。



  

不少市民带着马扎凳子前来观看演出。



  

市民参加猜灯谜活动。



  

浮山新区大鼓表演。



  ◎有力气 8名小伙9面大鼓,赢喝彩不断

  25日上午,绛州鼓乐表演专场表演在富源广场精彩开演,一下子就“震”住了现场的观众。其中,《牛斗虎》威武勇猛,《老鼠娶亲》诙谐幽默,《鼓魂》大气磅礴,《秦王点兵》刀光剑影……19岁的演员朱志刚与其他7名小伙为观众奉上的就是《鼓魂》。只见台上共有9面大鼓,伴着一声声低沉的吼声,8名小伙快速而有节奏地用鼓槌击打着9面大鼓。时而雄壮激昂,如万马奔腾;时而急促欢快,扣人心弦。鼓点复杂多变、节奏强烈,表演热烈、粗犷豪放,一场4分钟的表演下来,小伙子们虽然光着膀子,但脸上都渗出了汗珠,也赢得了阵阵喝彩。“每次《鼓魂》表演结束,都会累得气喘吁吁,这个节目非常耗费体力。”演员朱志刚喘着粗气告诉记者。

  上海绛州鼓乐团47名演员都来自山西,27岁的权春雷是团里演员中年龄最大的,已经练了11年的绛州鼓乐。他在压轴戏《秦王点兵》中,与其他演员一起,用多种鼓为观众演绎一幕气势磅礴的历史故事。

  ◎有坚持 一直在演出,过年都没回家

  “绛州鼓乐”作为山西省新绛县一种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着上千年历史,具有擂大鼓、花敲干打、演绎故事三大特点。2006年,“绛州鼓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我们正月初四刚从澳大利亚参加完中国新年音乐会回国,正月初五在山西进行专场演出,然后马不停蹄地就赶来青岛了。”上海绛州鼓乐团副团长权文君说,25日当天他们将起程赶回山西,“演员们都没在家里过年,歇几天后还要去安徽演出。今年6月份还要去芬兰参加国际艺术节,11月份参加加拿大电影节。”

  权文君笑着说,他们一年中大多数时间不是在外地演出,就是在参加演出的路上。上海绛州鼓乐团成立12年了,仅近3年来出国演出就至少有200场。“绛州鼓乐发源地在绛州,现在叫新绛县。我们鼓乐团成立时在山西,后来搬到了上海,又创造了视频鼓、激光鼓等。”权文君介绍,他们演出用的鼓有几十种,如将鼓、排鼓、立鼓、二排鼓、小鼓等,最大的直径达3米多。

  ◎有功夫 唱京剧30年,说话都一口京腔儿

  25日上午9点半,时代广场上令广大京剧迷们翘首以盼的精彩节目开演,“这《豆汁记》是典型的传统折子戏,非常有趣,是我最爱看的戏之一!”老戏迷、67岁的王光亮告诉记者。只见舞台上,青衣、小生、丑角陆续上场,演绎这典型的古代爱情戏之一。台下戏迷看得入迷,台上演员演得精彩,这精彩离不开背后的苦练。

  “为能呈现出最美的京剧,我们苦练了仨月。”青岛京剧院院长张克岱告诉记者,京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国粹,我们要传承,更要将它发扬光大。每一场表演在呈现给观众之前,都要经过演员对词、乐队说唱、练点、草排、响排、彩排等阶段。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实实在在是京剧演员们的真实写照。不光如此,常年唱京剧,京剧演员们说起话来都一口京味儿。“我家是济南的,从十几岁开始学京剧,到现在30多年了。”张克岱说,因为上台唱京剧,演员间的对话都是北京话,日积月累,倒是成就了他的一口京腔,“唱京剧的基本都这样,只要一开口就能听得出来。”

  ◎有实惠 猜对一个灯谜,能换俩大萝卜

  25日上午9点,京剧大戏还未开演,人们的目光先被时代广场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吸引住了。一串串小灯笼下还挂着一张张红纸。原来,这是登州路街道办事处文化站为广大市民准备的灯谜。

  “玫瑰今凋后,梅花始放彩。(打一中药)”“四角方方,常随常往,伤风咳嗽,数它最忙。(打一日常用品)”“另有变动(打一字)”……各种灯谜一亮相,就吸引了市民的关注,大家纷纷拥向灯笼处取下红纸,读着谜面冥思苦想,一有灵感便向周边的人交流答案。不过,也有人“偷懒”,自己想不出答案便上网搜索。登州路街道办事处文化站纪站长告诉记者,他们为时代广场会场准备了320个灯谜,每天上午、下午各40个,活动共持续4天,“猜中灯谜的市民拿着答案现场兑换兑奖券,凭券可以领到两个大萝卜作为奖品。”他告诉记者,不管是自己猜的还是网上搜的,只要答案准确都给奖品,“猜灯谜其实就是为了博大家一乐!”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