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日庄镇东白石山村:一个小乡村的人才大计

2018-03-21 07:2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葡萄种植专家孙元茂在为刚冒花蕾的葡萄藤打杈。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永端

  乍暖还寒,但孙元茂已经穿着单衣在他的葡萄大棚里为刚刚冒出花蕾的葡萄藤打杈子。

  49岁的孙元茂是莱西市日庄镇东白石山村村民。13年前,他还是无一技之长的农民工,现在已蜕变为农业种植专家。

  “车、冰箱、空调,我10多年前哪敢想这些。”孙元茂说,“现在都变成了现实。”孙元茂只是东白石山村富裕起来的农户之一。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的背后离不开农村的人才支撑。多年来,东白石山村重点在人才的培训与培养上下功夫,人才让这个村有了质的飞跃。该村作为莱西这个农业大市的典范村,去年还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称号,这是莱西唯一一个。

  “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连提‘乡村振兴’,”山东省人大代表、东白石山村党支部书记孙永建接受半岛记者采访时称,“总书记的新提法新要求,为村里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乡村将让城里人更向往。”

  土生土长的人才

  13年前,孙元茂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只得外出打工。

  “那时我儿子还很小,孩子需要上学,一家三口要吃饭。”孙元茂说,当时全家就那几亩薄地,单靠种粮食是富裕不了的。为了生计,他和老乡一道奔波于一些建筑工地做建筑工,一年下来想存2万块钱都得勒紧了裤腰带。

  “在外打工风餐露宿,下的是死力气。”孙元茂说,当时的他也曾想回村里发展,但找不到发展的方向,只能在外混日子。

  2005年,村里开始引导农民种植葡萄。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在外打工的孙元茂的耳朵里。

  对于当时的孙元茂而言,种植葡萄的技术他一窍不通。但他觉得,不懂,可以学。只要肯钻研,一定能由生到熟再到巧。

  孙元茂回到妻儿身边,扑下身子和土地打交道。

  回到家后,他拿出了5000元钱去外地学习了葡萄种植技术,之后就开始在自家的土地上种植起了葡萄。

  “当时尽管学了技术,但经验不足。”孙元茂说,“葡萄苗埋多深,不同季节施什么肥,什么样的杈子该掰掉,哪些花蕾该去除,葡萄苗如何嫁接,这些都得学。”

  孙元茂有个特点,只要看准了的事都会锲而不舍,种植过程中遇到不懂的他就去莱西市区买来书籍进行查阅,并将自己摸索出的一些葡萄种植经验记录到笔记本上。当一些和他一起种植葡萄的农户因为技术欠缺而拔掉了葡萄苗种植传统农作物时,他的葡萄却在三年的摸索和积累经验中,获得了大丰收。

  当初,孙元茂的葡萄苗完全靠购买,有时一年购买葡萄苗的资金就超过2万元。爱钻研的他就想到,如果自己会培育苗木,不但节约苗钱,而且还可以将培育的苗木低价卖给乡亲。

  孙元茂觉得自己的想法可行,于是开始钻研不同葡萄品种的嫁接方法。经过两年的试验,他嫁接的葡萄苗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而且结果率也显著提高。

  显然,此时的孙元茂已经从早年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工,成为地地道道的葡萄种植专家。

  那些拔了葡萄苗的村民,看着孙元茂的葡萄为他带来了不菲的收入,纷纷走进了他的大棚:“你种的葡萄怎么长得这么好?”于是,孙元茂将自己的种植经验毫无保留地讲给这些乡亲听。而不少村民,又返回来种起了葡萄。

  孙元茂不仅将自己摸索出的经验告知乡亲,他还时常走进乡亲的葡萄地里亲手教他们如何管理葡萄。

  “要想让农民整体上脱贫,需要成规模地种植。”山东省人大代表、东白石山村党支部书记孙永建说,“村里有了孙元茂这个种植专家,村两委开始发动村民大规模种植葡萄。”

  逆向思维,让村民蜕变

  身为农民,孙元茂最崇拜的人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不但让水稻增产,他还培育出了海水稻。”在孙元茂看来,当一些农作物尤其是一些水果种植到一定年头,就必须改良,“品种上改良,成熟的季节上也需要改变。”

  先前,孙元茂和乡亲种植的是露天葡萄,后来他建起了温室大棚,在大棚里尝试种葡萄。

  “温室大棚的葡萄,要比露天葡萄提前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上市。”他说,因为这一个月到一个半月成熟期的差异,会让葡萄价格翻番。显然,成熟期的提前,让东白石山村的农民又辟出了增收的新途径。

  数年来,当绝大多数种植户将巨峰和红提两个品种作为种植的主品种时,东白石山村的农民却逆向思维,种植起夏黑葡萄。

  “夏黑葡萄所具有的早熟、无核、高糖低酸、香味浓郁、肉质细脆、硬度适中的特点是其他葡萄所不能比的。”孙元茂说,而当各地因种植同一类葡萄而导致滞销时,他们村种植的新品种葡萄却脱销。这样一来,农民就不愁没钱赚。“种水果不能光是单一的品种,”孙元茂说,“你得时常求变,农民也得跟上市场和时代的变化。”

  生活在农村的农民,都不能保证种植单一的水果和粮食作物必定会大丰收。若是葡萄遇上“小年”,老百姓靠什么赚钱?在这点上,孙元茂和村里的其他村民同样走在了其他村的前头。

  以孙元茂为例,他不仅种植了12亩的露天和大棚葡萄,还种植了5亩的梨树以及5亩小麦和玉米。

  “若是葡萄不赚钱,还有梨、小麦和玉米。”孙元茂说,他从城市的建筑工地回到乡村,每年的纯收入要超过15万元。靠技术赚钱,在自己家门口赚钱,心里踏实。“开上了车,用上了空调。”孙元茂说,这在13年前想都不敢想。

  半岛记者在孙元茂家中看到,孙元茂一家居住的是一个四合院,堂屋前沿装饰成了阳光玻璃房,屋里瓷砖地板干净异常,室内养着数十种花卉。除了这些,孙元茂的桌子上还放着一些农业类书籍。多年来,孙元茂从没有放弃学习知识,知识创造了价值,知识让他蜕变。

  “全村富了才叫富”

  在东白石山村,还有村民靠养殖发家致富。

  采访中,村民孙元凤拿着一把镐头疏导水渠,灌溉露天葡萄。“水都引到了地头上。”孙元凤说,“只要接上管子,阀门一拧,水就哗哗流进地里,现在农民种地不是原来肩挑牛拉的时代了。”种了8亩葡萄的孙元凤家每年纯收入在8万元以上。

  莱西还有着养牛的传统。“我小时候记事时,那时村里还养黄牛。”村民丁瑞全告诉记者,“养黄牛主要是用于农耕,等牛老了再用于屠宰卖肉。”

  养牛农耕吃肉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

  “养黄牛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活现状。”丁瑞全说,真正打破传统的是现任村支书、村民孙永建。

  “那时乳业在中国开始盛行。”孙永建说,他看好这一产业,于是在村北的一个荒地上规划了一个奶牛场开始试养,养奶牛让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孙永建也为此成为东白石山村发展奶牛产业第一人。

  看着孙永建养奶牛赚钱,30岁出头的丁瑞全也看到了发财的机会。

  丁瑞全除了向孙永建讨教养殖经验外,他开始扑下身子从“0”学起。

  “当时主要还是靠自己摸索和积累经验。”他说,后来他发现这样已不能满足养殖的需要。

  “养个三头五头还行,等奶牛养到二三十头时,”丁瑞全说,“经验已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了。”与果农孙元茂一样,他买来了奶牛养殖书籍,在汲取书籍中的营养的同时,还参加莱西市畜牧兽医局和乡镇组织的奶牛养殖培训。多年的自学和不间断培训,让丁瑞全成为乡里奶牛养殖的行家里手。“最多时我养了近百头奶牛。”丁瑞全表示,近百头奶牛,每天挤奶再送到乳品加工厂,每年纯收入超过20万元。

  丁瑞全是东白石山村靠奶牛发家致富的代表之一。之后,村里开始号召村民大规模发展奶牛业,并请丁瑞全现场说经。在短短几年里,村里的奶牛养殖户遍地开花,养殖总量一度达到了1000多头。这对于只有500多口村民的东白石山村而言,意味着平均每口人养殖两头奶牛。规模奶牛养殖促生了奶牛产业合作联盟,先前传统的人工挤奶模式,变成全自动化机械挤奶模式。

  “村民大规模发展奶牛业,与丁瑞全这个‘奶牛专家’的带动分不开。”孙永建说,“一个村民富了那不叫富,全村富了才叫富。”2005年之前的东白石山村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而如今的东白石山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3000元。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