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关于失眠的这些误区 你中了几个?

2018-03-21 09:43   来源: 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睡眠质量关乎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人患有睡眠障碍。但由于有些人对睡眠障碍认识不足,导致睡眠障碍接受治疗率很低,不少人也因找不到有效的就诊途径,从而拖延病情。有调查数据显示,在面对失眠的时候,仅有13%的成年人曾和医生沟通过这一问题。

  两年都感觉没睡着过,她怀疑自己病入膏肓

  



  女儿出生半月后 一夜只睡俩小时

  张倩的失眠要从三年前她女儿的出生说起。今年29岁的张倩介绍,“女儿不知道为什么从出生开始就特别爱哭,白天也不怎么睡,就一直哭。”这让本来睡眠就不太好的张倩心烦气躁,女儿出生第15天的时候,张倩开始彻夜失眠。

  接下来连续两天的时间,张倩一共也只迷糊睡了两个小时左右,这让她心里直打鼓,有些发慌。

  从此以后,张倩就开始被失眠折磨,经常一夜只能睡两三个小时,甚至彻夜清醒。“一看到床就紧张,怕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睡的时候听见哪里有声音就生气。”张倩说,因为睡不好,也没心思照顾刚出生的女儿,“一心就想着我的睡眠,只要能睡好,我什么都愿意付出,只要睡不好,我就觉得生不如死。”

  张倩去了不知道多少次医院,西药、中药都试过,甚至曾经情绪崩溃到不得不注射了一支安定剂才睡着。“看到网上有说多少天包有效的药物,就花了7000多元买来吃,哪有心思判断真假。”不只是药物,张倩还买来一摞关于如何静心养性的书籍读,请每小时收费500元的催眠师催眠,喝灵芝水等保健品,都没有见效,“后来我发现大哭一场之后,能睡上三四个小时,我就经常找催泪电影来看。”

  “身上像有虫子爬,头上像顶着大锅盖”

  和张倩一样因睡眠障碍而痛苦的人并不少见,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球约有10%-49%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不同国家失眠发生率有较大差别,高达38.2%的中国城市居民(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女性失眠发生率是男性的1.4-2倍。

  聊城的张女士今年30多岁,两年来感觉从未入睡,同时伴有全身乏力、发麻,“身上像有虫子在爬,头上也像顶着个大锅盖”,张女士痛苦地表示,“每天都会感到头疼、头晕,一天能吐好几次。”四处求医、尝试各种办法都没有效果。

  “我是不是已经病入膏肓了?”在山东省立医院东院睡眠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振华的诊室里,张女士问道。当天晚上,睡眠中心工作人员为张女士做了多导睡眠图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张女士躺下半小时后就进入了浅睡眠状态,整夜虽以浅睡眠为主,但确实是睡着了,而张女士却仍然认为整晚都处于清醒状态。刘振华解释道:“临床上,我们称这种失眠为主观性失眠或者矛盾性失眠。”

  据介绍,睡眠分为四个阶段,入睡期、浅睡眠期、深睡眠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期,这四个阶段循环交替,一个周期大概在90-120分钟。“张女士一直停留在入睡期和浅睡眠期,无法进入深睡眠期,所以她才感到入睡困难,像一直没有睡着。”

  经过一系列的评估检测,最终张女士被诊断为抑郁焦虑情绪引起的睡眠紊乱。“她认为自己的病给家人带来了太多麻烦,于是生活中处处忍让,导致她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丈夫对她的病灰心后也离她而去。”刘振华说。

  失眠患者就诊率正在逐渐增高

  由于医疗水平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睡眠障碍认识的提高,因睡眠障碍就诊的患者已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近年来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山东省的医疗机构中,三级医院每月进行睡眠监测的人次为36-100例不等,二级医院则平均每月监测8-12例。

  “目前我们睡眠中心每天接诊20个左右的患者。”刘振华表示,“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睡眠相关疾病的认识不足,或者不知道有相关科室的存在,找不到有效的就诊途径。”有调查数据显示,在面对失眠的时候,仅有13%的成年人曾经和医生沟通过这一问题。

  “睡眠障碍往往会伴随躯体不适,当有头痛、头晕、记忆里下降等症状时,很多人首先考虑去看神经科;有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时,他们会选择呼吸科;有经常性的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表现时,他们可能就会去心理科。” 刘振华说,有些医生也忽视了睡眠障碍的危害,这不仅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还可能造成治疗的延误。

  关于失眠的这些误区,你中了几个?

  对于睡不着的人来说,失眠像夜夜出没的怪兽。为了打败这一“怪兽”,吃药、逼着自己硬睡,失眠者几乎什么招儿都用了。

  



  不过,在睡眠诊室的医生看来,社会公众对失眠的了解还是少之又少。3月18日,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临床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唐吉友解读了关于睡眠的几大误解。

  误区一:睡不着也成宿地躺着

  六十多岁的冯女士失眠有一段时间了,每天晚上,她十一点上床休息,睡得好的时候顶多睡三四个小时,不好的时候只能睡两个小时,有时候整宿地睡不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窗帘上透进来亮光。

  经过问诊,唐吉友主任给出了建议。他说,冯女士没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还是先从睡眠习惯入手调整,有了睡意再上床睡觉,睡不着就起床做做家务,不要睡不着还在床上硬躺着,失眠时还卧床会胡思乱想,情绪焦虑,越来越睡不着,但睡不着起来不要玩手机、看电视,光线刺激以及看到感兴趣的内容,更会加重失眠。

  “这是人们对失眠的误区之一,睡不着躺着硬睡。”唐吉友说,不过,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失眠时,不建议起床活动,会对健康产生危险。

  误区二:怕睡不着,八九点就躺下

  陈女士也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连续几年了,每天晚上八九点就早早地就躺在床上,但是入睡怎么也得一两点,一晚上的睡眠时间也就三个小时。她说,听收音机倒是能让她瞌睡,但是一上床又清醒了。

  “你的睡眠习惯得改改。”唐吉友对她说,有些人怕睡不着,晚上早早就上床,其实这并不利于睡眠,一般晚上10点半休息就可以了,还有的人一看电视就瞌睡、一听收音机就瞌睡,其实屡次瞌睡会降低睡眠驱动力,真正该睡的时候又不困了,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一看电视就瞌睡,一上床就失眠。

  “有人认为一晚上睡够八小时才正常,其实睡多睡少完全因人而异,年轻人与老年人对睡眠的需求量肯定不同,只要不影响第二天的生活就算是睡足了,不必为少睡几个小时纠结。”唐吉友说。

  误区三:从不药物“管理”,不敢吃或乱加量

  程老先生80多岁了,年轻时睡眠就不太好,这两年血压高、冠心病,腿也开始疼,睡眠更是雪上加霜。十余年来,他一直吃一种助睡眠的药物,每天都吃,实在睡不着就给自己加量,但吃药也越来越没有效果。

  唐吉友说,老年人睡不着与睡眠生物钟紊乱、活动少以及身体慢性病都有关系,单纯依靠习惯调整很难解决失眠问题,但是在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管理”,不滥用药也不要不敢用药,有些老年人不敢吃助眠药物,怕吃了产生依赖,又怕吃了会影响大脑等等,是药物都有副作用,但只要在医生指导下的合理剂量内,极少有严重不良反应的例子,如果不吃药硬扛,失眠导致情绪焦虑、慢性病加重,对身体的影响将会更加严重;还有的人睡不着就随意加量,睡前吃,半夜醒了也吃,这就是滥用药物。

  在义诊现场,唐吉友根据程老先生的综合健康状况,为他更换了更适合他的睡眠药物。那么怎么算是“药物管理”呢?他说,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健康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很重要。

  误区四:睡不着就看“神经科”

  李女士也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她说,每天晚上她10点半上床,两点才能睡着,5点就醒了。“她睡着后会不会说梦话?”唐吉友询问同来就诊的老伴得知,李女士晚上经常说梦话,还会大声地哭叫。

  唐吉友认为,她的失眠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神经性问题,而是伴随着某些精神症状,建议先进行睡眠监测,同时配合精神治疗。

  他说,所有药物都解决不了“病”的问题,只能解决一晚上睡不着的问题,真正失眠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找到失眠的根本原因,循序渐进地调整。

  专家:褪黑素仅起安慰作用,不建议用它治失眠

  “助睡眠精神好”、“快速调整时差”、“睡眠不佳者必备”……人们经常在朋友圈见到微商宣传褪黑素的助眠效果广告,在很多网上购物平台,也有众多褪黑素产品在销售,有些月销售达到数千笔。

  “褪黑素是掌管我们睡眠昼夜节律系统的法宝,它是脑内合成的物质,具有催眠的能,”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米国琳介绍道,褪黑素容易受到光线的影响。“天黑了,我们的大脑开始分泌褪黑素,随着褪黑素浓度逐步升高,我们逐渐有睡意。天亮后大脑就会发出指令,停止分泌褪黑素,随着褪黑素的减少,我们就会醒来。”

  刘振华表示,对于因倒班工作、倒时差引起的睡眠节律障碍,补充褪黑素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多数情况,如因躯体疾病、心理问题等导致的失眠,褪黑素的作用非常有限。“褪黑素只是一种保健食品,我们不主张自行服用褪黑素来治疗失眠。”

  “褪黑色产品本身没有多少治疗失眠的作用。”米国琳也说道,之所以一些失眠人群服用后认为有效,很可能是类似心理安慰剂的效果,“在评估一些睡眠障碍药物的治疗效果时,服用安慰剂的那部分人群,也会有20%左右的有效率。”

  此外,国外曾有研究人员表示,市面上很多褪黑素产品剂量太高,因此有的会造成低体温、释放过多泌乳激素导致不孕的后果,此外还有降低男性性欲的副作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低剂量服用。

  米国琳提醒说,遇到失眠等睡眠障碍,一定要到专业、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不要随意购买保健品、安定类药物自行服用,“安定类药物具有很强的成瘾性和耐受性,门诊上我曾遇到每晚服用5-8片安定药物的患者。”临床发现,佐匹克隆类药物也容易形成心理依赖,“有人一次吃上10片”,米国琳说道。

   [编辑: 张珍珍]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