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3月21日电题:“葡萄愚公”有了“三代传人”
新华社记者席敏、邵琨
春风拂面,正是万物生长好时节。当山东寿光市的大棚蔬菜喷红吐绿时,27岁的孟德隆蹲在葡萄大棚里,望着吐出一串串葡萄粒的新苗乐了。
在孟德隆眼前,去年和父亲孟令波新培育的4个葡萄品种初见成效。嫩绿的叶子掩映下,成串葡萄沉甸甸地坠在枝头,个头已长到拇指头大。
改革开放后,当寿光大棚蔬菜叫响全国时,寿光市纪台镇孟家官庄村的老孟家就种起了葡萄,成为当地早期万元户之一。种葡萄容易受到气候和市场波动影响,老孟家曾和别人合伙种葡萄,因品种气候不适应和资金跟不上,将家底赔得精光。
“技术不过硬,还是只能靠天吃饭”。从那以后,老孟家就将精力放在葡萄培育技术上。他们找到国内外30多个葡萄品种,研究、嫁接、比对,一年又一年地盼着新品种挂果。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久而久之,老孟一家就成了乡亲们眼中的“葡萄愚公”。
现在,孟德隆掌管着家里的葡萄试验大棚,里面有老孟家培育的16个葡萄品种,最高亩产超过1万斤。在他的大棚里,玫瑰香、茉莉香等各种香型的葡萄品种都成了抢手货。
此前,孟德隆在当地一家企业有一份稳定工作。看到身边农村变化越来越大,孟德隆心思越来越活了。他觉得,和过去靠天吃饭不同,现在凭借技术在农村一样大有可为,也更有成就感,而且两代人苦心研究的技术不能没了传人。前年他说服了家人,毅然辞职回到农村老家,一头扎进葡萄大棚。
为了尽快掌握技术,孟德隆自学了12本葡萄种植专业书籍,还随时在家里上网查阅最近的技术动态和市场行情,从网上向外地的“葡萄高人”请教。他说:“过去爷爷和父亲都要坐长途车上外地学技术,现在我足不出户就能从网上求师学艺,能学到的知识更多了。”
如今,研发更多适应气候和市场的葡萄品种,已成为孟家三代人的共同愿望。孟德隆说,在老孟家有3个“阵地”:已经75岁的爷爷孟祥吉负责研发露天葡萄品种,50岁的孟令波专注于研发大棚葡萄品种,他则负责对新葡萄品种进行培育和管理。一家三代人同台竞技,让孟德隆乐在其中,每天总是很早就钻进了大棚。
“葡萄愚公”的辛勤没有白费。近两年,孟家三代人潜心研究出的葡萄新品种,连苗带技术一棵卖10元钱还供不应求,山东各地和青海、安徽等地不少平原山区种上了老孟家的葡萄品种。利用土地流转的契机,老孟家流转了40亩地,重新大规模种植葡萄,平均亩产葡萄超过8000斤。
老孟家注册了一家公司和苗木推广服务中心,每次签合同时,都郑重其事地盖上公司公章。孟德隆说:“家里生意做大了,谈买卖就得用公章了,咱得讲信誉。”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老孟一家人都很兴奋。今年春节前,孟令波新建了两个葡萄试验大棚,还打算再流转100多亩地建一个葡萄研发基地。
孟令波今年打算对大棚进行智能化改造,利用互联网扩大自己的“朋友圈”,打响老孟家葡萄品牌。他说:“现在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生产条件也得更先进,借助品牌影响力就能让更多人吃上老孟家的葡萄。”
[编辑: 张珍珍]